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咨询战略] [凭书悟道] 战略性控制观:精读《控制》

[复制链接] 25
回复
697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12-12 22:4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一个熟悉的公司出现了内部斗争,董事长担心总经理的权限过大对自己已经形成威胁,开始通过安插亲信等手段,来逐渐削减总经理的权力,据说搞的鸡飞狗跳。也难怪,在很多中国企业当中,任用心腹是最常见的“控制”手段,采购主管用自己的外甥,财务主管用自己的老婆,不一而足。

对于比较正规的企业而言,计划和预算体系算是常见的管理控制系统。这一部分相信大家都有切身感受,就不多说了。近来流行的基于流程和组织的KPI体系设计,也算是这里所说的管理控制系统的延伸。

然而这两种控制系统似乎还不能解决很多企业“火箭式上升、雪崩式垮塌”的问题。现实当中,随处可以发现企业老总在业务发展顺利时信心极度膨胀,盲目涉足多个行业最终导致企业衰败的例子。是不是企业没有上述两种控制手段?是不是有了上述的两种控制手段就能够解决这些企业的问题?

韦尔奇说,GE的每一项业务一定要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王石先生说,万科不做利润超过15%的生意。这算不算是一种“控制”?如果是的话,它又应当归于哪种范畴?

显然,我们需要更高的智慧,来看待企业的控制问题,套用个时髦的词汇,企业需要的是战略性控制系统。那么,战略性控制系统与传统的计划和预算控制系统是怎样的关系?它包括那些工具或手段?

先把问题搁在这,我们转移一下话题。记不得是哪位管理大师说过,二十一世纪该是中国管理智慧照耀世界的世纪。这句话也不完全算是恭维,最近出版的管理类书籍当中,好象都喜欢拿太极图来说事,即使没有拿太极图说事的由普华永道出版的《管理悖论》当中,也蕴涵着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理。

深奥的问题往往表现为矛盾的对立统一。在这一点上,很多管理大家走到了一处。爱迪斯在《企业生命周期》当中研究的核心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企业如何在灵活性与可控性之间达到平衡?而西蒙斯在其《控制》当中开篇就提到,十多年前他开始撰写这本书时带着的问题就是:管理人员怎样在创新与控制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咨询当中,在很多企业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企业的绩效考核表格当中有“加/减分项目”一栏,减分很容易理解,做错事当然要挨处分,加分就比较有意思,比如有重大创新等等。

有人认为,这样的栏目设置是有问题的,把本来很完美的表格搞的不伦不类,导致主观判断增加,影响考核的科学合理性。“存在即合理”,部分管理人员认为,考核表上的内容毕竟有限,如果没有这样一栏,那些在日常工作职责之外有所创新的员工,其贡献如何体现出来?

甚至还有的企业在表格当中增加“合理化建议”一栏,要求员工定期提出建议。姑且不论通过考核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合理,但是这种表格的设置,其实反映了企业运行当中的真实一面:一方面,企业需要员工按照既定的目标循规蹈矩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又鼓励员工不断寻求创新甚至作出必要的尝试。

传统的“控制”总与以下这些词汇相联系:自上而下制订战略、标准化与高效率、按计划产生的结果、实现既定目标及循规蹈矩。但竞争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面临太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力与创新精神对企业成功变得至关重要。传统的“控制”观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新型的控制观必须表现为一些看似相悖的要素之间的平衡,如自由与限制之间、授权与责任之间、自上而下的命令与自下而上的创新之间、尝试与效率之间等等。

企业运行当中,需要处理好的是哪些重要的相悖要素?一个战略性控制系统,应该包括哪些工具?

(待续)

26
发表于 2008-5-6 10:28:4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书名是什么?就是控制吗?很想读读,望楼主指示!
25
发表于 2008-5-3 20:37:28 | 只看该作者
刚来上海时工作的一家新家坡企业就是这样子的: 老板和老总互相提防。。。。。。最后大家不欢而散! 
24
发表于 2008-4-28 14:03:40 | 只看该作者

基于矛盾的管理观,忽然明白了和谐的真正含义;绝不仅是辩证法所提的观点

原来世界没有对错,只是矛盾的不同表现?

23
发表于 2008-4-22 15:00:55 | 只看该作者
好精彩 
22
发表于 2006-4-27 20:41:4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曾经这么给一个好的管理者下定义:

一个在原则和灵活中游刃有余能为企业持续发展带来利益的管理者

呵呵,企业的发展总是在寻求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不仅仅是监控,还有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产业链,运营模式等等

21
发表于 2006-4-16 11:15:5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大都如此,企业 发展的初期阶段,内部员工很多是亲戚同学或朋友,即家族式管理,只有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对新的更为规范的管理模式才变得更加迫切。

[em01]
20
发表于 2006-4-13 00:02:00 | 只看该作者

我到是这样认为的:公司里应该分为两类人,一类是按照规章制度来做事的;一类是处理例外事情,把例外事情变为规章制度的人.

19
发表于 2006-4-12 17:51:39 | 只看该作者

 初来乍到,潜水几天,感觉应该报到,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见木人兄谈及控制,随便说几句:

    我是由技术转行进入管理,当初做技术带徒弟时,很多人见我比较尽心教他们,叫我留一手,免得以后没有吃饭的地方,而我一向认为如果我带的徒弟能比我更强,那是我的荣幸。同时,由于技术工作的特殊性,我一般不会对我得徒弟提任何硬性指标,免得他们为了完成任务而设计不完善从而导致企业更大的损失。所以至今以来,当初陆续带的20多个徒弟经过几年逐渐都成为行业的精英,而我的确不再在技术类岗位工作,很多人认为应验了他们当初的话,而我自己却知道,从他们走向成功的同时,我学到了比他们更多的东西。

也许说远了,情况是这样,我进入管理经过了3个老板(跳槽),由于我一般从技术入手,在公司掌握着最核心的东西,所以对公司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理解。在公司逐渐壮大的过程中,老板与我无可避免发生了一些冲突,根源就是木人兄所言的控制与反控制。目前这个老板是我所经历的比较能接受新事物、比较有胸襟、比较不看重眼前利益的人。两年前我和他一起将公司从30人发展到现在近300 人,期间发生冲突时我最爱讲当初我做技术的事,最终他接受了这些观点:1,任何独立的企业和个人都能离开对方发展地很好;员工如果能发展绝对不要设置任何障碍,相反,应该多给予他们学习与发展的机会;2,任何企业一般不能发展地太快,否则很难进行包括市场、内部人员、财务上的有效控制,宁愿所有一切在自己可控范围内,而不愿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做风险超过40%(刚来时我为他整理了一份关于公司发展的风险因素表)的事。有了这两点前提,公司基本上都能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同时我也能有条不紊的让公司按我的思路进行下去。

关于木人兄说的书,我没看过,事实上,管理类的专业书籍我基本没看过,我习惯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如《孙子兵法》,古往今来的战争案例中吸取我所需要的东西,同时结合我当初搞技术的经验进行转换。在我的脑海中:商场就是战场,企业管理就是如技术一样,都有其我们必须去遵守的规律。

也许语气有点自大,而且我现在也没有将企业做的更好。但我始终认为,只要是人,就可以沟通,包括老板,包括员工。当然,在沟通时最好表现自己的诚意,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管理的根本就是有效沟通。一孔之见,请大家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2 17:53:54编辑过]
18
发表于 2006-4-12 17:35: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很有代表性,在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里,人治永远大于法治.这并不是问题,而是一个现实,是我们解决管理问题的基础,问题是,我们如何在现在基础上,更好的实现控制,这一点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董事长安插亲信削弱总经理的权限,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它反而又不成为问题,是我们解决问题-如何控制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上,如何实现有效的控制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