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识别人才的技巧和方法

[复制链接] 0
回复
88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3-5 10:5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还有一句经典名言说,"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不论是"千里马",还是"金子",在这个世界上,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身怀绝技的人不在少数,但缺少的是一双发现人才的眼睛,缺少的是具有一双慧眼的"伯乐"。人才就在眼前,金子就在脚下,但就是没有人发现。

  千里马之所以能在穷乡僻壤、山路泥泞之中、盐车重载之下被发现,是因为幸遇善于相马的伯乐。千里马若不遇到伯乐,恐怕要终身困守在糟粕之中,永无出头之日。许多潜人才都是被"伯乐"相中,又为其创造了一个发展成长、施展才华的机会。才获得成功的。

  当然,伯乐也不是没有,但有了伯乐还不行,还得是真正的好伯乐。有些伯乐也会看走眼,会把"黄铜"看作是"黄金"、会把"跋足马"看成是"千里马",所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如果放在企业里,恐怕就要改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真正的好伯乐就更不常有"。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伯乐,首先要掌握一些识别"千里马"的技巧和方法,以下几点值得参考:

  (1)通过言语表达来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境界

  潜人才都是尚未得志。他们在公开场合说官话、假话的机会极少,他们的话,绝大多数是在自由场合下直抒胸臆的肺腑之言,是不带"颜色"的本质之言,因而就更能真实地反映和表达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刘邦和项羽在未成名之前,见到秦始皇威风凛凛地巡行,各说了一句话。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则说:"彼可取而代之也!"两个都有称王称霸的雄心,却表现出两种性格,刘邦贪婪多欲.项羽强悍爽直。短短的一句话,刘、项两个人的志向表露得清清楚楚。

  (2)通过行为举止来判断一个人的志向抱负

  一个人的行为,体现着一个人的追求。一个讲究吃喝打扮的人,所追求的是口舌之福和衣着之丽;一个善于请客送礼的人,所追求的是吃小亏占大便宜;一个干工作吊儿郎当,迎候领导者却十分周到殷勤的人,所追求的是个人私利,等等。任何一个人,一旦进人了自己希望进入的角色,就会为了保住角色而多多少少地带点"装扮相",只有那些处在一般人中的人才,他们既无失去角色的担心,又不刻意地寻觅表现自己的机会,所以,他们的一切言行都比较质朴自然。领导者若能在一个人才毫无装扮的情况下透视出他的"真迹",而且这种"真迹"又包含和表现出某种可贵之处,那么大胆地启用这种人才,十有八九是可靠的。

  (3)通过名声和信誉来考察一个人的品德修养

  善识人才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受"语浪言潮"所左右。对于已成名的"显人才",不跟在吹捧赞扬声的后面唱赞歌,而应该多听一听反对意见;对于未成名的"淆人才"所受到的赞誉,则应该留心在意。这是因为,人们大多有"马太效应"心理,人云亦云者居多,大家说好,说好的人越发多起来,大家说舜,说弄的人也会随波逐流。当人才处在潜伏阶段,"马太效应"对他毫不相子。再者,人们对他吹捧没有好处可得。所以,人们对"潜人才"的称赞是发自于内心的,是心口一致的。用人者如果听到大家对一位普通人进行赞扬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古往今来,许多人才都是用人者听到别人的赞誉后而得知的。刘备就是在听到人们对诸葛亮的赞誉后,而"三顾茅庐"请得贤才的,周文王也是在百姓的赞誉声中,得知渭水边的贤才姜太公的。"潜人才"多出身卑微,而出身卑微的人一旦受到人们的赞誉,就是其价值得到了"民间"的承认,用人者就要大胆地启用。
摘自:http://www.8dgl.com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