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斟读故事精华]AGAIN, 200 YEARS

[复制链接] 16
回复
259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10-19 23:5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百年的轮回  

1

从1644年明朝灭亡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相距长达196年,然而在这近二百年的时间里,满清贵族统治的中国走了一个漫长而无谓的“轮回”。而这次轮回点对于二百年前的区别在于:一个国家和民族长期被动挨打受奴役的噩梦刚刚开始,在整个地球上,华夏民族开始沦落为一个长期受宰割、受压迫的巨大整体。   满清的目光、胸襟与手腕   是什么造就了这一不争的事实?尽管在进入新千年中国的当今,歌颂康熙、雍正、乾隆的作家在大红大紫,歌颂那个时代的电视剧在轮番热播,大量的官员和民众也在喋喋不休剧中人物的尔虞我诈和翻云覆雨,但我仍愿意站出来泼出一盆又一盘的洗脚水:这应该是一个被基本否决的时代!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回忆和分析,这样我们才能弄明白:这世界历史上格外重要的二百年,这重新定位世界格局的二百年,这西方世界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二百年,大清国到底在干什么?中华民族为何走了一个“圆”?  让我们将聚光点对准满清――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与满清的政治策略极其相关,我们能做到的是:尽量抛去那种怨恨和鄙视的情绪,尽量以一种平和的眼光去打量这群人。   以不少世人的眼光来看,满清入主中原其实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趁火打劫”,然而不幸的是他们成功了――而且是大获成功。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从消灭南明政权到平定“三藩之乱”,满清统治者没费太多周折就彻底坐稳了江山。相比于中国历朝历代而言,清帝国政权的稳定性十分突出,对此就连西方不少研究中国的学者也大为惊奇:入关时人口只有百余万的满族人,不仅征服了几十倍于己的汉民族,而且在这个以汉民族为主的国家里,舒舒服服地当了二百多年的“主子”。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奇迹”。然而,也正是这种“奇迹”,给了西方诸强称雄世界、瓜分世界的绝佳良机!   在清朝的二百多年间,因为还是处于一个以汉民族为主的国家里,人口相对极其稀少的满清贵族那根“警惕的弦”就始终醒着。尤其是更高层的满清统治者,无论如何雄才大略还是如何懦弱无能,对汉人、对汉民族都是格外地警惕,这警惕里自然含有蔑视、恐惧和敌意。于是,为保住一姓(爱新觉罗)一族(满族)之私,满清贵族一门心思稳定自己的政权,又一门心思在琢磨汉人、研究汉人、遏制汉人――因为汉人不光是他溥天之下的广大臣民,更是随时都可被取而代之的对手。   在这一点上,无论中国的历史学者还是西方的中国问题专家,都承认满清统治者的手腕要远远高于元朝时的蒙古统治者。前者不去触动汉人上层阶级的利益,甚至把自己打扮成儒家文化的倡导者、弘扬者,并基本沿用了明朝的政治生态,打造出一套“满汉全席”式的政治“合作”――当然,这种“合作”是以满清贵族为主、以汉族士人为辅的。但就是这种不平等的政治合作关系,竟也让众多的汉族士人感到满足。这样,通过汉族士人来统治整个帝国的金字塔就稳稳当当地建成了。而前朝的蒙古统治者则不然,他们赤裸裸地把汉民族(北方的汉人与南宋遗民的南人)做为被欺压奴役的对象,甚至毫不掩饰对汉民族的敌意和蔑视。他们宁可让西域人甚至外国人来充实中上层的官僚集团,也不愿同汉人的“臭老九”们合作。失去这种“政治中介”的结果,使蒙古人入主中原坐稳江山的时间就大打了折扣。   相比于历朝历代,满清统治者们要收敛一些,要节俭一些,要勤政一些,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满清统治者做人为政更加虚伪、手段更加残暴、心胸更加狭隘,这的确也是不争的事实。满清统治者对汉人采取的手段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我们看到,这个历史并不悠久、文化尚处荒蛮、生活上还大多处于半是牧民半是战士的民族,其统治者对于如何稳定政权、如何对付汉人,其实极富心计。怀柔和笼络自然是统治者的基本功之一,然而其民族作为国家的少数人,满族统治者时刻紧盯着汉人,警惕着汉人。依他们看来,任何事务都要试其与他们满清统治的稳定而定,否则无论其发展前景如何广阔,无论如何有利于国富民强,只要可能会带来对其政权的不安定因素,大都会被勒令阻止而夭折的。更有甚者,他们极其重视思想文化领域的风吹草动,汉人们星星点点的思想异端在他们看来都是极其危险的,他们会立即干净利索、毫不手软剪除,更多的时候甚至是“瓜蔓抄”式株连无辜,直至“斩草除根”而后快。满清统治者对于觉醒者尤其警惕,容不得一点的蛛丝马迹,见不得一点的风吹草动,不光如此,还要“防患于未然”,为“稳定”而捕风捉影,而风声鹤唳,而血雨腥风。为一姓一族之私,从而遏制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软化一个民族的骨骼,奴化一个民族的心理。其流风遗韵所及,以至于今天我们在热播的电视电影上看到的,仍是那个时代让人作呕的主子与奴才的嘴脸图。     在当今不少人对康熙雍正乾隆们所谓“政绩”、所谓“盛世”、所谓“千古一帝”而啧啧称叹喋喋不休之时,我愿意充当一个不受这些人欢迎的角色,去泼脏水,去揭脓疮,顺便再向这些文化群小们当头棒喝:一群当不够奴才的混蛋!    极端自私的专制让国家民族没有机遇    我觉得,满清统治者整体上的“忧患意识”比较强,只是这“忧患意识”首先考虑的并不是国计民生和国富民强,而是将一姓一族之私凌驾于国家民族之上,关注的只是如何让其满清政权“稳定、稳定、再稳定”,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机遇也就必然接二连三地“涛声远去”了,正可谓极端自私的专制让国家民族没有机遇。 

17
发表于 2006-2-25 22:02:4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观点新颖,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把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简单的全都归咎于满族人,确实太偏颇了点。我是一名汉人,成长于孔孟之乡,个人以为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的迂腐以及汉民族自身性格上的某些劣根性,才是我们要客观正视的。

16
发表于 2006-1-18 14:25:18 | 只看该作者
不錯
15
发表于 2005-6-15 01:51:3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才拜读这个帖子。一个字:爽!!! 伙计,一斤牛肉,两斤老酒,哈哈...

可是,如今每每看到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轰隆隆的挖掘机、装卸机、大型吊机几乎清一色的进口品牌、国家的重点科研项目关键芯片无法国产、诺贝尔获奖者尚无一位中国公民的时候,心情沉重!!! 为什么,为什么泱泱大国13亿人就如此...

睡狮醒了,但醒来的路还很长……

成功来自于专注! 但愿我们的立法者、政策制定者们,在起草国家法律法规、地方及行业规章规范的时候,能超越党派利益、阶层利益、地方利益、行业利益、部门利益,专注于制定出能促进共和国人们(还不能全称为公民)专注于民富国强之实事的法规,能保障人们专注于民富国强之实事而非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制度体系,那么,我们的路径就绝不是仅个圆!而我们前进螺旋的螺距也将更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5 2:55:59编辑过]
14
发表于 2005-6-11 20:14:08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视野来看感觉有点不太舒服似的

[em04]
13
发表于 2005-6-11 12:30:1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12
发表于 2005-4-6 15:54:42 | 只看该作者

朝代不应该是一个圆,如果是这样的话,社会将不会进步,但愿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这一个圆.

11
发表于 2004-11-4 16:44:09 | 只看该作者
换了个角度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10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4 08:12:40 | 只看该作者

[斟读故事精华]AGAIN, 200 YEARS

alex兄弟真是个明白人。赞
9
发表于 2004-10-22 14:09:54 | 只看该作者

蒋经国大概还在年轻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他自己后来有没有做到,我们不去评说,但他提出的这个境界实在是一个政治家应当追求的目标。

但回首往事,为了一己之私利,箝民之口、锢民之心、束民手足,又岂是满清贵胄所独有的治国方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3 8:43:02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