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一场收购与反收购的较量

[复制链接] 14
回复
775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5-20 14:3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会飞的猫 于 2011-5-20 14:55 编辑

         一场收购与反收购的较量
                       2011-5-18
                  文_本刊记者徐军 摄影_佘秧洪

  黄志方董事长接受《南方企业家》杂志独家专访
  首次披露新三思并购的台前幕后及三思纵横的前世今生


  日前,经《南方企业家》杂志的多次盛情邀请,三思纵横董事长黄志方在公司总部接受了一次专访,期间就有关“新三思”被“MTS”并购及“三思纵横”诞生的诸多内情进行了全面披露。
  这是黄志方董事长首次就“新三思”被并购这一轰动中国试验机行业的事件接受国内媒体的公开采访,也是黄志方董事长在沉默多年之后就该事件的首次真情坦言。
  《南方企业家》杂志2011年第5期已经全文刊登了本次采访,题为“一次收购与反收购的较量”。以下即为《南方企业家》杂志的全文转载——

  一场收购与反收购的较量

  一方是全球最大的试验机企业,一家有着60年历史的美国公司MTS。
  一方是中国最大的试验机企业,一家只有12年历史的中国民营企业新三思公司。
  MTS在全球的销售额有4亿美金,新三思在中国的销售额仅为0.32亿美金(约2.3亿人民币),双方的实力差距至少在10倍以上。因此,MTS在2008年轻而易举的全资收购了新三思公司。
  但戏剧性的变化在于MTS公司收购了新三思公司之后,新三思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黄志方不甘束手就擒,以其一个人的力量发起了一场收购与反收购的较量。
  一手创建的公司被美国人收购,黄志方犹如在到达了辉煌的顶峰后突然被人从峰顶推了下来,他拒绝了美国人开出的优惠条件,毅然决定再来一次创业,晚上独自在住宅小区内的花园里漫步,望着满天的星星,自己对自己说:“这是一个人的战争”。
  黄志方曾经带领几个部下爬过深圳蛇口的大南山,当大家爬上去之后又走下山来,已经走到了山脚下,大家感到意犹未尽,三言两语商量之后,决定再爬一次,结果又爬了上去,然后才从容不迫地走下山来。
  黄志方说,我根本没有想到,那次偶然的两上两下的爬山经历竟然在自己职业生涯当中重现。
  三思纵横深圳总部靠近大门的墙上写着企业二十一条军规,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战斗气息。这些军规是董事长黄志方亲自写的,这位历经风雨的中年男人,语气中透露出自信和傲慢。
  黄志方由公务员下海经商,一开始就当董事长,他的商业知识都是靠自己摸索。“我不相信任何别人的经验,任何事情都要用自己的眼睛看,靠自己去感觉,去思考。”黄志方通过看书、讨论来研究管理,经常自己跟自己讨论,“为什么要这么干?”“怎样才能干好?”最开始,黄志方自己订立管理人员制度和员工工资,然后就这样实行,其实自己心里也打鼓,究竟靠不靠谱。但这些制度一直很好地被沿用至今。
  “企业家是教不出来,而是天生的。”然而,一贯自信心爆膨的黄志方却在股权上摔了一跤。这一跤差点让他翻不了身。三年前,由于股权分散,作为董事长的他没有掌握绝对控股权,被其他股东联合起来逼迫将已经成为行业龙头的企业“新三思”卖给了外资。
  可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失去自己企业的黄志方,再次从零起步,暗地里实行系列计划,重新创办了一家企业“三思纵横”,跟被收购“新三思”对抗,并逐渐占据上风。收购“新三思”,已经列入黄志方的计划。如果成功实现,形势就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
  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黄志方抽完了一包烟,深邃的眼光时常静止,仿佛又置身于当时那场惊涛骇浪的商战之中。

  股权隐患
  黄志方最开始搞了个贸易公司,第一年挣了5万。第二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天水三思的几个朋友拿了个搞试验机的项目找他入伙,他们啥都没有,但有技术。黄志方不懂这玩意,见他们都说好,就糊里糊涂地跟着一起干,公司取名“新三思”,商标“sans”。
  黄志方也不爱这个行业,心想就陪你们干个三五年,还是回到自己的贸易老本行。公司从没想过要做多大,在黄志方看来,公司有个三五十号人,一年营业500万左右,哥们几个一年能分个十万、八万就很不错了。
  事实上,新三思是国内试验机行业起步很晚的一家民营企业,然后进去之后才发现这个行业的规律和秘密——这个行业的人都不会干。“新三思”以后起之秀的迅猛之势超越了一家又一家国内的其它试验机企业,仅仅八年就跃过亿元大关,只用了十年就成为了行业龙头企业。
  黄志方说,中国的民营企业生命实在短暂,从新三思诞生到新三思被收购,从1996年到2008年,仅仅过了十二年。回忆起过去的辉煌历史,自己在市场上率领部下金戈铁马、纵横驰骋,黄志方特别的兴奋,但跳跃的思维很快就把他拉回到现实当中。
  为什么公司在如日中天的时候会被美国人收购呢?为什么公司不选择上市呢?
  黄志方说,公司发展到了一个阶段,尤其是一个比较辉煌的阶段,创业团队的各个成员心态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人从开始就没有什么远大志向,只是抱着挣钱发财的想法,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有的人觉得革命已经成功,不愿意继续卖命苦干,希望可以平稳度日享受生活了,各种原因不一而足。恰好公司的股份结构又不合理,给了美国公司一个可乘之机。
  “新三思”在创业初期,稳定下来的为5个人。第一大股东黄志方占股25%,第二大股东20%,最少的2%。当时,对于股权分配,也没太当回事,大家嘴上说一下,然后就去工商部门办手续。后来,公司实行股权激励,分两期在员工里面挑了10个骨干,吸纳为新股东,另外分了些股份给基层员工。最终,十五个股东占股85%,员工占股25%。黄志方的股份稀释为18%。
  公司一开始就实行股份制,不像其他企业绝对控股。但正是由于股权分散,作为董事长的黄志方并没有掌握绝对控股权,被其他股东联合起来逼迫将已经成为行业龙头的企业“新三思”卖给了外国公司。黄志方后来总结:不论分股还是不分股,要处理好控股权与利益关系。可以设置只有股权而没有决策权,防止把老大赶走。

  被逼卖厂
  试验机行业的全球局势是,欧美市场基本定型了,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几个新型市场还处在增长之中,市场还没有瓜分定型。几个巨头要想继续拓展市场,只有把目标放在中国,最快速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收购兼并了。在众多觊觎者中,全球试验机行业的龙头企业美国MTS,十几年前在中国就设有办事处,它图谋捷足先登。
  在收购对象选择上,国企因为体制问题,操作起来很麻烦。而作为国内行业龙头的民企“新三思”账目清晰,年销售额两亿多元,发展迅猛,正在准备上市。MTS开出十分诱人的收购条件——3亿多元的现金收购,全部现金支付。
  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十多个股东产生了意见分歧,一部分人想卖,一部分人不想卖,还有一部分人无所谓,处于中立。三方人数大约各占三分之一,相互争执。作为董事长的黄志方,卖厂相当于卖掉自己一手带大的儿子,当然坚决不同意。
  2007年,新三思已经开始运作上市,黄志方希望股东们将目光放长远,一旦上市成功,公司和个人都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但在劝慰说服的过程中,黄志方犯了一个大错,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上市,他特地请来深圳一家券商给股东们上课,然而,这家券商在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之后,欣喜若狂,他们非常明白这样一家公司的价值,但是为了在IPO之前降低券商财务投资的成本,抬高自己的工作价值,故意夸大了政策、财务等风险,使得本来就倾向于卖的股东们听了后,吵得更凶了,“这么麻烦,卖了算了。”
  由于几个要卖的股东搅局,公司已被搅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这些一心要卖掉公司的股东甚至威胁不惜要打烂公司分家。原来处于中立的中间派被搅得心烦意乱,也动摇了,反过来劝黄志方,“卖了算了。”
  人心已经散了,黄志方倍感心灰意冷,觉得强行镇压没有意义了,于是明确宣布,不再管理公司的任何事务,公司卖掉与自己无关,卖多少钱与自己无关,毅然转身回家了。
  签字那天,美国人和其他股东早早地在一间咖啡屋里面等着。“我一进去,就能感觉到他们那种迫不及待的氛围,公司股东一方和美国公司一方,都眼睁睁地看着我,似乎恨不得按着我的手签字,我的心里是既悲愤又难受……”。黄志方永远记得那一天——2008年4月28日。
  合同书上的收购资金黄志方看都没看,这对他来说没有意义了,只是个数字而已。签完字后,美国人迫不及待地赶当天的飞机回去报喜了。
  回忆起这一段公司被强迫收购的历史,黄志方感慨万千。
  在黄志方最后签字之后,公司被美国公司收购了,但是,黄志方个人还没有和美国公司签署任何协议,包括对他的禁止约束协议和聘用协议。
  美国人想当然地认为黄志方一定会在高官厚禄的吸引下为美国人做事,接下来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一山难容二虎的问题,为此,他们专门聘请了一家管理顾问公司,前来中国处理收购新三思之后的黄志方如何与美国公司在中国地区的总裁之间的管理关系,该给黄志方一个什么样的高管职位。
  黄志方拒绝了为美国人打工的可能,明确表示,我永远不会拿MTS的名片。公司被收购我是被逼无奈的,但是我个人是不会卖的。
  美国人三番五次找黄志方商谈,让他签署三份个人合同——保密合同,不竞争合同,不拉拢原下属合同。黄志方都拒绝了,为了彻底吓退对方,黄志方开了一个高价,要求一份合同一百万美金,三份共三百万美金。显然这个条件超出了美国MTS公司当初的财务计划,对方不肯答应,说董事会授权的最高金额是五十万美金,事情就这样僵持不下。
  黄志方开始谋划东山再起,那段时间,他一直跟朋友和律师讨论,探讨着美国人还会用什么办法来控制自己?自己又应该用什么招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
  在僵持了一个月之后,无可奈何的美国人终于决定放弃,当黄志方从美方的代表口中听到:美国总部可以考虑但暂时还不是最终决定,黄志方可以不签署这些合同。
  “哇!我心里狂喜啊,这下自由了。”黄志方听到这个消息后表面依然装出平静的样子,但是内心却是一阵狂喜,“我对自己太了解了,我肯定能重新站起来。”那一天黄志方非常深刻。

  暗度陈仓
  心急的美国MTS犯了两个严重性的错误,一是在签署收购协议的时候,并没有把收购公司的协议和对黄志方的竞业限制协议捆绑在一起约定同时生效,由此给了黄志方个人充分的谈判空间和故意开出高价的机会;二是竟然没有做好品牌调查,他们居然不知道珠海有一家掌握“三思”中文商标权的企业。这两点为黄志方的东山再起,提供了有条件。
  珠海三思有两个商标,中文“三思”和英文“SUNS”。在国内销售,当然是使用中文“三思”商标让客户接受度高。得知美国MTS方面放弃与自己签个人协议的第二个月,2008年7月,黄志方迅速与珠海三思签订收购协议,支付定金200万,总收购额三百万。珠海三思成立于2002年,是个只有五十人的小企业,连年亏损,陷入困境的老板急于脱手,还怕黄志方反悔。“我是看准他的心理了。”黄志方说。
  2008年8月8号,双方正式签订收购合同,9月24日,黄志方带了八个人进驻接收。10月7日,黄志方任命的总经理到珠海三思上任。2009年1月15日,黄志方在法律上完成收购珠海三思的一切手续,2月中旬对外发布收购消息,4月7日开产品发布会,一套快速而紧促的组合拳,在行业内产生了轰动。
  黄志方特意选择在9月24日进驻珠海三思,比MTS进驻新三思还要早了3天,这是具有深刻含义的日子。
  黄志方此前一年之内的系列行动都是秘密进行,没有跟任何人透露过,为了保密,更是为了防止美国MTS捣乱。
  黄志方以珠海三思为基础,重新招募了一批员工,一些原来“新三思”的老员工,包括一些高管,听说黄志方东山再起,纷纷放弃了美国公司的优厚待遇,前来投奔,加盟三思纵横。因为产品一样,黄志方去找原来的渠道和客户时,他们都愿意支持真正的民族品牌。与此同时,被收购的“新三思”,在美国MTS的主导下,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据称,美国MTS全球亏损了1个多亿。企业不景气,越来越多的员工跑到黄志方这边来了。
  2009年5月份,三思纵横开始筹备上海分公司,7月1号正式开业,整个公司当年销售额2200万,去年业绩又翻了一番,达到五千万。今年,有可能突破亿元。
  黄志方的目标是,三年内上市,在中国做老大,接着打到国外,五年时间在全世界做到前四,五位。而收购原来的企业“新三思”只是在小计划内。
  许多人认为黄志方东山再起只是为了出一口气,黄志方自己的解释是,我用十年的时间把这行业带动起来了,行业内的人没人不知道我。但这个辉煌太短了,犹如一颗流星一样,我希望我能在这个行业闪耀的时间更长一些。另一方面,我自己一直喊民族品牌,结果却被外资收购了,不打倒它,重新收购回来,别人会骂我卖国贼啊!
  “现在只是半个故事,等我完成收购新三思时,这个故事就圆了。”黄志方说。
  (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15
发表于 2012-12-26 15:53:3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怎么不见更新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7:47:29 | 只看该作者
wnh728 发表于 2012-1-14 09:59
美国佬ZF会让收购吗!!

肯定不会的!

美国佬是典型的执行双重标准的国家。既想当XX,又想立牌坊。
13
发表于 2012-1-14 09:59:14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佬ZF会让收购吗!!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22:55:04 | 只看该作者

三思纵横新年致辞

发布时间:2012-1-4



  转眼又到了新年旧年交替,每年的这个时候,“元旦”总是醒目的提示着我要对我的朋友们说些什么,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

在商场上,我谁都不怕,但我相信很多对手怕我。

我却有些怕我的朋友,尤其是那些一直关注和关爱我的朋友,我总怕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每到岁末年初,我总是急惶惶地向他们汇报我在过去一年的成绩,试图说明我一直在尽心,已经很努力了,我的成绩还能说的过去。

2011年,对我而言有着里程碑一样的特殊意义,走过2011,三思纵横创业刚满三年,在我的领导下公司已经非常完美地走完了创业阶段,并且开始进入上升发展的通道,我们只用了三年的时间走完了新三思曾经用了八年才走完的路,三思纵横顺利地回到了行业前茅的位置。

三年来,三思纵横的用户已经超过1000家,大客户超过60家,保持联系的意向客户超过一万家,公司员工超过200人,以两院院士师昌绪先生为首的专家顾问团队将近20人。

这一组并非刻意串成的数字,这于我而言,都是一颗颗关爱备至的心,是一股股强大的力量,他们让我在感恩与感动中前行,同时推动着三思纵横前行!

我很清楚,这样的优异成绩,绝非我黄志方一己之力,全因那些一直关注与关爱我的朋友们,让我坚持在理想的道路上,从未放弃!

我从不关心对手,我只关心自己的公司和我的朋友们。

我关心我自己的公司能不能如朋友们所愿尽快地回到行业龙头企业的位置,因为很多朋友都在为三思纵横这个民族工业的标杆企业重新成为行业龙头在添砖加瓦、助推一臂之力。

2011年,我们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而又耀眼的业绩:

■2011年全年销售超过8500万元。

■新一代产品高温持久蠕变试验机全面超越了旧一代产品的水平,当年销售超过1000万元。

■新一代大能量落锤冲击试验机产品全面超越了旧一代产品的技术水平, 5万焦耳、8万焦耳、10万焦耳落锤冲击试验机都已进入交付使用阶段。

■可以全程测量的电子引伸计全面超越了同行业的水平。

■新一代全自动机械引伸计全面超越了旧一代产品的水平。

■新一代高温炉试验环境系统全面超越了旧一代产品的水平,温度可以达到更高的要求,均温带可以做到更长。

■新一代高低温箱试验环境系统全面超过了旧一代产品的水平。

■新一代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控制器已经实现了连续8个月零故障申报。

■新一代电子万能试验机的测控软件已经实现了连续9个月零故障申报。

■我们正在研制国内最大吨位的三轴五面协调加载液压试验机。

■公司人均产值超过40万元

■营销中心人均销售超过200万元

■出现了几名个人销售业绩超过一千万的优秀销售英雄。

■出现了许多第一年个人销售业绩超过300万的销售新兵。

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追求的就是一种超越,一种后来居上式的压倒式超越,一种从骨髓深处的超越,一种从内到外的全面超越。

感谢那些爱我的、以及恨我的人。

我很幸运,我命很好,我常常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上帝如此对我恩眷,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在我身边,有那么多爱我的人:张运府、李清太、李跃、胡春、雒智强、黄卫华、钱正国、刘劲飞、刘亚东、朱华林、曾霞文、董舫、郭剑波、金艳、康珍珍、李克娜等等,三思纵横的所有员工,他们把他们最为宝贵的东西——信任全部交给了我,这些都是让我受宠若惊、诚惶诚恐的无价之宝,承载着这些信任,我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我的家人自不待言,我的十几位家人对我的爱已经到了溺爱和泛滥的程度,我从内心非常非常地感激他们。

我要感谢许许多多的朋友,至少有几百位行业内的真朋挚友,他们信任黄志方、信任三思纵横,他们在无私地帮助和支持我们,出于爱护他们的原因,我无法在此对他们一一表示感谢!

我还要特别地在此感谢我的老师,两个值得我永远敬重和信赖的老师,一个是试验机行业内的前辈李培三先生,一个是弃商从教、桃李满天下的许伯源先生,他们两人对我的关注和关爱始终如前辈待后辈一样,每当我遇到重大的困难或者难题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可敬可爱的两位老师,我都会向他们请教,他们也从不吝惜地给我指导和帮助。

我知道有很多人恨我,我也感谢那些恨我的人,他们帮我擦亮了双眼,他们给予了我辨别能力,他们在我面前树立了个做人的反面样板,他们一直在无声地告诉我,什么样的人是不可信的、不可用的、不可交的和不可对他们施以任何恩惠的人,他们也在时时都在提醒我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他们同样给了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时时都在警醒自己,我就是要让他们的眼镜跌得七零八碎,要让他们把自己说过的话吃回去,他们永远也看不懂黄志方的棋,包括美国人在内。

我就是我,我不会掩饰自己。

我也无需掩饰自己,就像我从不掩饰喜欢曾霞文朱华林一样,因为她们几乎从未让我失望,冰雪聪明、善解人意、能力很强、情商极高。

即将过去的2011和已经过去的三年,三思纵横几乎从零开始,几乎从我一个人决定打一场战争开始,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突出的业绩,三年三个台阶,一个人的战争已经发展成为有200多名同事和我并肩作战,但是这些对我来说,对关注我的朋友们来说,真的只能算是一个好的开始,我时常在内心回味童主任、陶主任和胡主任给我的鼓励:你能东山再起,这本身又是一个传奇!这种肯定、这种鼓励对我真是莫大的肯定和激励。

展望2012,又是一个充满激情、令人憧憬的一年,1.5亿的销售目标足以让全体营销将士热血沸腾,营销总经理李跃和他的营销团队已经做好了全面冲锋的准备;三思纵横的另一个驱动是技术驱动,我们拥有行业内最为优秀的三个总工程师刘亚东、钱正国和陈跃龙,2012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将会超过销售收入的6%,三思纵横要从产品的根本、技术的根本、品质的根本全面提升中国试验机行业的技术水准,“赶超”两字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产品上和技术上。

三思纵横的列车仅仅走过了第一站,我很清楚我和我的同事们依然任重道远,依然肩负使命,中国的试验机行业总要有企业家、总要有企业有胆量挺身而出,高举民族工业的旗帜,敢于和国外品牌直面竞争,不管输赢也要勇于担当,敢于打出中国企业的气势和精神,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中国的本土上彻底打垮美特斯,让曾经发生的那场收购永远成为一场经典的笑话。

祝三思纵横的两百多名同事在新的一年继续充满激情和活力,在三思纵横的旗帜下继续勇往直前!

祝三思纵横的所有朋友们在2012年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生活快乐!

祝中国试验机行业的同行们在2012年继续取得更大的发展,几花独放不是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

11
发表于 2011-12-2 15:14:05 | 只看该作者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10:40:21 | 只看该作者
三思纵横重返中国试验机行业第一梯队
——访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方先生


仪器信息网 2011-6-7

  早在20085月,试验机行业跨国巨头美国MTS系统公司宣布并购中国试验机龙头企业新三思集团(以下简称:新三思),但戏剧性的一幕也就此上演。同年12月,新三思集团创始人黄志方先生在深圳正式注册成立了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思纵横)。在短短2年时间内,三思纵横产值便已高达5000万元,并有望在2011年突破亿元大关;同时,三思纵横在今年3月份实现了全员持股,上市规划“呼之欲出”,公司发展“势如破竹”。
  前后两个“三思”试验机企业有何异同?三思纵横如何实现快速增长?以及当前国内试验机行业又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形势?近日,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 就上述问题专门采访了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方先生。

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方先生

取新三思之“精髓” 成就三思纵横之“崛起”


  采访过程中,黄志方先生表示,作为国内试验机行业的领头羊,毫无疑问新三思是有经验值得借鉴的。而三思纵横正是踩着新三思的“肩膀”,从而实现了迅速崛起。那么,三思纵横继承了新三思的哪些“精髓”?又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
  Instrument :新三思从创办之日到在鼎盛之时被MTS并购,前后历时12年。作为新三思的创始人,请问您今天是如何审视这一段历程的?
  黄志方先生:“新三思是在1996年创办,可以说是国内试验机行业起步很晚的一家民营企业,但却凭借后起之秀的迅猛之势超越了一家又一家的国内其他试验机企业。2004年新三思产值突破亿元大关,2006年跃居成为行业龙头企业,但这家民营企业的生命却很短暂,2008年被美国MTS公司收购了。”
  “新三思在很多方面都很成功,但我也承认,新三思的成长完全是懵懵懂懂的野蛮生长。创业初期大家只是抱着赚钱的念头,几个创业成员是在对企业认识懵懵懂懂的情况下走到一起的;在公司产值过亿、成为行业龙头之后,高层管理队伍的思想并没有随之升级,全新的价值观没有建立,清晰的企业愿景也没有形成,对公司战略决策问题分歧较大。而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一旦公司出现风吹草动,内部积累的矛盾就容易爆发。当然,这也是我作为公司的最高管理者的严重失误,一些重大的发展战略思想始终停留在我自己的脑海里,传导培训不够,思想统一也不够。”
  “另外,新三思不像其他企业绝对控股,一开始就实行了股份制,而这也正是我犯下的另一个严重错误。公司股权结构过于分散,我没有掌握绝对的控股权,一旦其他股东联合起来,我便失去了控制公司的能力。所以后来我总结,不论分股与否,必须要有至少一个独立董事,处理好控股权与利益关系,或者可设置只有股权而没有决策权;再者最好再有一个第三方的财务/战略投资者,哪怕只占5%的股份,但一定要对公司有足够的影响力。”
  Instrument:两个“三思”都是您一手创建的,并且都非常成功,请您谈谈两个“三思”的异同(发展模式、产品技术等方面)?
  黄志方先生:“新三思能够发展成为试验机行业最大规模的公司,毫无疑问它是有经验可以借鉴的,但是它毕竟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民营企业,一个完全凭我自己探索管理、一个人琢磨出来的公司,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和教训。可以这么说,我当时还是犯下了一些错误,另外还有一些好的思路受限于一些条件没能得以实施,而这次我重新创建三思纵横,一定要站在新三思的肩膀之上向前发展,吸取经验教训,不能重蹈旧辙,希望能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三思纵横基本继承了原来新三思的三条产品线,只有一些小小的改动,深圳公司生产电子万能试验机和专用试验机,上海公司则生产电液伺服试验机;我们还继承了新三思营销带头领跑的模式,再加上现在的营销团队几乎都是过去的班底和人马,执行起来轻车熟路;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了新三思的企业文化,这是新三思最为精髓的部分。”
  “我们重点改进的则集中在研发投入和运营管理方面。新三思的研发投入虽然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就整体来说仍然属于投入不足,研发管理不强。而在试验机这个工业品行业,扎实的产品基础是公司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所以我现在比过去更加关注产品技术,经常通宵达旦地研究技术问题,有的员工戏称我为‘首席工程师’,我很得意于这个称呼。只有做好这个‘首席工程师’,三思纵横的基业才能更加长青,产品才能更加贴近用户。”
  “另一方面,我现在高度重视运营管理,保证公司的运行质量是我的首要任务。过去我经常会不自觉地迷信‘速度’,这使得公司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而这种状态积累到一定程度,企业风险就会显现。现在,我更关注的不是速度,而是运行质量,目前三思纵横整体运营效率要比原来的新三思高出了几倍。”

三思纵横试验机成品区

直面“人性”挑战 “三思纵横”运筹帷幄谋上市


  自2008年成立,三思纵横仅用2年时间便走完了新三思7年走过的路程,2010年销售额已突破5000万元,三思纵横重返中国试验机行业第一梯队行列;20113月公司实施全员持股战略,随后在5月又全资收购上海三思纵横,意为上市铺平道路。
  Instrument:请介绍一下“三思纵横”目前的发展情况?
  黄志方先生:“三思纵横现有员工180人,总部则位于深圳,旗下拥有珠海公司、上海公司和三思国际(中日合资)三个控股与合资公司,形成了三个产品公司的集团化架构,2011年三思纵横销售收入则有望破亿。我们对公司在行业内的位置相当清楚,如果单用销售规模进行衡量,三思纵横今年完全可以进入行业前三名。”
  “从创立之日起,经过短短的8个月,三思纵横就恢复了电拉、液压和专机三条产品线,分别提供中高端应用的全系列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等几乎所有主要的力学性能试验设备,目前我们已经完全恢复了新三思时期的所有产品线,并在中国的主要城市设有12个办事处和6个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全面贴近的服务。”
  Instrument:请问您在创建“三思纵横”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与挑战是什么?
  黄志方先生:“在三思纵横创建以及近两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技术、管理、市场、营销方面都没有太大的问题,而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则是人性的挑战。”
  “我要东山再起,再度创业,那些昔日的同事、朋友却变成了今日的竞争对手,这就使得我们双方不得不面对一些新选择。不过让我很欣慰也很感激的是,胡春、李跃、黄卫华、高彦东、雒智强,还有许多原新三思的员工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跟随我创业。可以说,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一支具有高度使命感的团队,三思纵横才能够用2年时间走完新三思7年的发展路程。”
  “另外,新三思被收购后,许多客户来深圳看我,或者打来电话安慰我、鼓励我,让我有了再次创业的勇气和力量,我深深感激他们,现在许多用户继续选择使用我们的产品,我想这也是三思纵横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原因。”
  “事实上对我而言,这同样也是一种人性的挑战。如果承认失败,我可以退出这个行业,尽管这个行业曾带给我许多荣耀;如果只是为了钱财,我完全可以选择进入投资、房地产等更赚钱的行业。从高峰跌到谷底,我相信这是对我人性的挑战,因此我对自己说,我还要重新爬上顶峰!”
  Instrument:对于“三思纵横”近期与远期的发展,您有着怎样的规划?
  黄志方先生:“对于三思纵横未来的发展,我们有几个重要的目标,也可以称其为几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近期要上市,我们要成为国内力学性能测试领域的真正上市公司;二、要成为国内行业第一,我们预计这个目标很快就能实现;三、还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目标,也是我们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
  “在上市规划方面,我们已迈出了两个重要的步骤。首先,2011年3月三思纵横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始实施全员持股战略,这是我们追求全员持股共享公司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战略。目前已有三分之一的员工在公司投资入股,员工股份在公司总体股份比例中已占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其次,2011年5月三思纵横全资收购了上海三思纵横,这样上海公司就由一个参股公司变成了全资子公司,从而避免了一些不应有的关联交易。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引入券商,并且以券商牵头,组织投资、法律、财务等多个方面的资源,共同协助和努力实现公司的上市目标。”

三思纵横试验机调试区

试验机市场前景看好 但行业整合期尚未成熟


  毋庸置疑,曾经是行业“领头羊”的新三思对中国试验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代替的推动作用,那么,发展势头迅猛的三思纵横又将为这个行业带来什么?此外,面对中国试验机市场当前的“混乱”状态,被誉为“试验机行业传奇人物”的黄志方先生又是如何看待试验机行业的整合期?
  Instrument:请您谈谈您所创建的两个“三思”对中国试验机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黄志方先生:“新三思对中国试验机行业的影响和贡献是巨大的,可以这么说,新三思把中国试验机行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至少缩短了十年的距离。”
  “在技术方面,新三思率先研制并在国内市场推出了单空间电液伺服试验机、液压平推对夹夹具、三闭环测量控制器等产品,总体提高了中国试验机行业的技术水平,推动中国试验机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在管理方面,新三思开创了试验机行业许多全新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全行业的向前发展。可以自豪地说,新三思在行业内开创了一个时代,并曾一度成为行业的标杆、学习的榜样。”
  “新三思曾经是中国试验机行业的骄傲。但今天,我和我的团队共同创建了三思纵横,而三思纵横必然也会对中国试验机行业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目前,三思纵横已经成为国内试验机行业名列前茅的企业,我相信,如果三思纵横能够实现三年过亿的销售目标的话,那它必将对行业的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Instrument:未来试验机行业是否会进入行业整合期?以及您如何看待国内试验机的市场前景?
  黄志方先生:“目前国内试验机行业厂家众多,中小企业更是遍地开花,但我认为试验机行业还没有到达整合的时期,短期内也不可能达到需要提高行业集中度的阶段,因为整个试验机行业目前仍然缺少一些非常强势的品牌,再加上试验机种类如此繁多,即使有几个强势品牌也无法完全覆盖所有种类,而这就为一些小企业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总的说来,我对试验机市场的未来前景非常看好,主要理由是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强势品牌仍然不足,有限的几个中档品牌也不能满足市场的扩张需求,这也呼唤在众多中小企业中能够诞生一批更优秀更能干的企业家,带领企业做大做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后记:
  作为曾经在中国试验机市场“叱咤风云”的新三思,在推进我国试验机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方面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黄志方先生所言:“新三思把中国试验机行业与国外同行的差距至少缩短了十年的距离”。虽说无论是外行还是内行作为收购方,业内收购都属正常的市场行为,但仍对新三思品牌的“陨落”深感惋惜,希望这起收购案能够将国外试验机的先进技术带进来,推动国内整个试验机行业的发展。
  另外,新三思被收购也给国内其它试验机企业留下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希望国内试验机生产企业能够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改善企业经营理念,创造属于中国的试验机品牌。正如三思纵横这般,立足市场与用户需求,一举在2年内突破5000万元产值大关,并获得中国材料学界泰斗、两院资深院士师昌绪先生为其题词:“三思依旧纵横天下”。

采访编辑:刘玉兰


  黄志方个人简历
  黄志方,男,48岁,本科学历,198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
  19839月,甘肃天水,电子工业部第八七一厂生产工程师。
  19896月,南下深圳。
  19915月,广东深圳,深圳市政协办公厅秘书处主任科员。
  19966月,创办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
  20085月,深圳新三思集团被美国MTS收购。
  200812月,东山再起,创办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
发表于 2011-6-2 07:37: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ohuihui0226 于 2011-6-3 14:33 编辑

欲知更多有关MTS三思的内部猛料, 请联络1234567,刘大妈转告,嘿嘿
8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21:2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会飞的猫 于 2011-6-1 11:32 编辑

想不到,MTS收购新三思这几年,波折真多。

转飞猫回复王老哥的贴子:

  1、飞猫比较倾向于在公司高速发展时期,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与利益共享的机制。山西晋商的“财股身股制”,值得今天的人们深思学习。
  另外,飞猫个人更倾向于“山西晋商的身股财股制”+“巨建国老师的白领泰勒制”,两者若能有效综合之,一正一反刚好配套,可形成更为科学有效、系统规范的管理体制。
  身股财股制,一言之就是加强了企业利益的共享性,大大提高了内部人心的凝聚力、稳定性,提高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对员工有利。
  白领泰勒制——巨建国的管理方法,促使了企业内部作业的标准化、模板化,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外部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了企业对外部的市场竞争力。对股东有利。

  2、这一点不讨论,俺不熟悉。

  3、未来的市场,三思纵横与MTS在一定时间内,将形成国内市场二虎相争的格局。二者的人员,都是彼此熟悉的,其营销管理体制具有相当的雷同熟悉之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因为MTS收购、整合新三思的部分失利,导致三思一举成名,导致一些营销技术管理人员流向其他企业,从而导致试验机行业其他企业,了解到这个行业的规律和秘密——这个行业的人将逐步会干了,从而使整个试验机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4、这一点估计不存在。黄董既然敢接受记者采访,说明对法律风险等有了充分的预计和准备,坦然从容应战,扩大了三思纵横的声誉和影响力,从而一举成名。而且,MTS从09年开始就在网站首页发布“美国MTS公司并购新三思集团之律师事务所声明书”,但黄志方却没有签订保密协议、同行业竞争协议……,MTS何以约束他人呢?MTS可以下手的地方,飞猫浅以为是技术专利方面。

  5、这一点,是商场上常有的事儿。新三思被MTS兼并,并非出自黄董的本意,乃被逼于无奈。毕竟,新三思公司的发展是喜气逼人的。黄董拿着被MTS收购的资金,柳花暗明的东山再起,源于他不屈居人下、不甘于现状的首领性格习惯。MTS兼并新三思的二大失误,正如黄董所说:“心急的美国MTS犯了两个严重性的错误,一是在签署收购协议的时候,并没有把收购公司的协议和对黄志方的竞业限制协议捆绑在一起约定同时生效,由此给了黄志方个人充分的谈判空间和故意开出高价的机会;二是竟然没有做好品牌调查,他们居然不知道珠海有一家掌握“三思”中文商标权的企业。这两点为黄志方的东山再起,提供了有条件。”

  历史,往往会惊人的不断重复着。
  MTS收购新三思的案例,让飞猫不由想到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强势威胁收购全美所有炼油商的发展策略。他选择的第一个征服目标不是不堪一击的小公司,而是在科利佛兰最强劲的对手克拉克-佩恩公司。吃掉克拉克-佩恩公司,就意味着洛克菲勒将取得世界最大炼油商的地位,将为迅速把科利佛兰的炼油商、全美炼油业捏合在一起充当强力先锋。MTS收购新三思的案例,与洛克菲勒的强势兼并策略实乃异曲同工。
  同样的,洛克菲勒与MTS在兼并之路上,出现了同样的错误与失败。洛克菲勒最为痛心的一次被骗,也是发生于科利佛兰。洛克菲勒告诉那些濒临倒闭的炼油厂主,由于愿望和战略上的考虑,他买下了许多毫无价值的工厂,它们就像陈旧的垃圾,只配扔到废铁堆里。
  让洛克菲勒痛心的是,一些炼油厂主拿到钱后便与他为敌,肆无忌惮地撕毁与他达成的协议,卷土重来,用废铁变成金子的钱购置设备,重操旧业,并公开敲诈洛克菲勒,要他再买下他们的工厂。在那一刻,洛克菲勒的心情糟透了,他甚至自责他不该太诚实,不该太善良,否则他也不会落到四面楚歌、一筹莫展的境地。

  不过,黄董与洛克菲勒昔日的收购对象而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7
发表于 2011-5-31 02:58:09 | 只看该作者

啊哈

本帖最后由 luohuihui0226 于 2011-6-3 14:32 编辑

啊哈
啊哈
啊哈
啊哈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