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其它分类] 利率调整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复制链接] 1
回复
421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4-9 18: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利率与房地产行业的关系
中国近年来最热门的经济话题莫过于股市和房地产问题。中
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安居乐业” 的说法,在传统思想的中国人眼
中房子自然是养老的必需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升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速度的居
高不下,使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市场化改革后的空前繁荣,由
此可见房地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
因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但现
今房地产业的繁荣也使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过热的势头,也给经
济安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对房地产市场加强调控现今
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
利率政策是央行货币政策中最常见的、最有效的调节工具,
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因此利率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货币
调控方式,毫无疑问也就成为政府对房地产这个“准金融”进行
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准备金利率的变动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
自2006年以来,央行七次提高利率,仅2007年一年里就10
- 31-
次提高利率由9%调整到14.5%,2008年上半年提高四次利率调
整到15%,但经过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准备金利率于2008
年下半年又下调至14%左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调节资金
供求杠杆的利率的不断调整必定会给整个房地产市场带来一定的
影响。
(一)利率调整对购房消费者的影晌
准备金利率的提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中国百姓存款利息的
增加。但对购房消费者来说,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购房者贷款
支出。
一方面,对已购房者来说,利率的调高增加了他们每月支付
的购房成本,主要是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的利息支出
会有所增加,但从总体上看影响有限。
另一方面,对潜在的购房者来说,购房成本的增长,又会减
弱他们进入市场的欲望。这里所说的潜在购房者主要是投资购房
人和自住消费购房人。如果利息的波动,尤其是利息上升幅度较
大时,消费者购房支出相应增加,会导致潜在消费者降低购房欲
望甚至转为持观望状态,从而导致房地产业的萧条,影响整个经
济增长速度。
(二)利率调整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找商业银行贷款融资
目前还是大多数开发商的主要筹资渠道,因此利率调整决定了房
地产开发商的融资费用和财务成本的增减变化。当贷款利率持续
大幅度上升时,开发商的财务成本也相继增高,在房价保持不变
的情况下,增加的成本又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转嫁到房地产价格
上,因此开发的收益相应就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可能会
减少房地产的投资,这样会使房地产的供给量就会下降。但是这
种影响我们也要分对象来看,一方面,对于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
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不会有重大的影响,因为09年时据统计有三
成的上市房地产企业的平均负债率在70%左右的水平,但其中有
40%多的负债是通过销售的预收款反映的,而其余的不到30%的
负债是有利率因素的影响,对于这20%多的贷款利息的影响对于
房地产商而言是微乎其微的。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信用较差、开
发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小开发企业来说,其筹集资金主要还是来
源于银行的贷款,利率调整会无形中大大的增加财务费用的支
出,使项目资金的运作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小规模的房地产开
发企业就会遭到淘汰。这又有利于推动房地产行业的结构优化和
调整。
(三)银行利率变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从理论方面而言,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银行利率与房地
产价格呈现反比例关系,当利率提高时,其他投资方式的收益会
增加,使投资者对房地产投资年行为减少,投入资金量的减少会
导致房地产价格缺少支撑力,相应房价会下跌;其次对于开发商
而言贷款利息成本加大,而在物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部分增
加的成本又不能转嫁到房地产价格上,在房价不变的基础上,资
金的成本增加相应会让投资的收益降低,房地产市场会出现明显
的降温,导致价格回落。相反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各方面对
资金的需求量加大,经济开始振兴,投入房地产的资金也越来越
多,从而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
三、我国利率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控制失效原因分析
从我国在1995年.2003年的减息过程中,房价出现了呈现稳
定的上涨,表明了我国利率的变动与房价的反比例关系;然而在
2004年.2007年的加息过程中,我国的房价不仅没有下降,反而
出现了快速的上涨。房价的非理性的上涨,使我国利率政策对我
国房价的控制作用失效。其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利率政策对房价的抑制作用具时滞性
在调整利率的过程中幅度较小,对于房地产市场所造成的影
响微乎其微,从本质和决心上难以起到控制房地产市场繁荣,抑
制价格的作用,并且利率政策存在着时滞性,使得我国利率政策
手段的实施并不能马上起到预期的调控效果,甚至其实际结果与
预期目标背道而驰。
(二)高回报率是房价上涨的主要成因
2002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已经多次被评选为全国十大暴
利行业之首,房地产开发商追求高额利率,国际地产利润率一
般在5%左右,而我国的地产利润率高则到100%以上,甚至有高
达200%的,早在“2006胡润百富榜”上,登上前十名“中国首
富”中,有6人是靠房地产一举暴富。这六人的“身价”财富,
都在1O0亿以上,最高的达到了160亿,可以说,这几年大陆的首
富的宝座,基本上是在几个开发商之间“转来转去” 。央行调息
对房地产行业造成的融资成本的增加,相对房地产企业的高额回
幼 视点
2010 02 | j
报来说,其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三)市场需求是难以通过调整利率控制的
20IO年,大家都持观望态度出现只看不买的现象,房地产
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是旺盛的市场需求所造成的;随
着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于住宅消费需求和
住宅投资需求大幅度增长的阶段。2005年.2006年商品房的供求
比小于1,当时的销售面积超过竣工面积。2006年,城市人口的
膨胀必然带来对住宅需求的增长。在201O年1月5日,在清华大学
首发的《2009年中国城市住宅发展报告》提出,我国正处于快速
城镇化阶段,未来较长时间内,城镇人口持续增长对住宅的刚性
需求仍然强烈。并且人民币升值使得更多的资金涌人房地产市场
从而形成新的投机需求。针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利率上升所带来
的房地产投资增加的成本通过抬高房价将其转嫁给购房者来得到
补偿。
(四)我国利率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抑制作用逐步渗入
贷款利率的上调将同时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双方发挥作用,在
我国贷款利率上调会使开发商的借贷成本和购房者的购房成本都
增加,导致房地产供给减少的同时房地产需求也会减少,因此引
起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因素方无法明确界定。
其次,我们以上观点已经表明利率调整在短期内对市场需求
的影响并不明显。基于这两方因素,小幅度的房价上升能够满足
购房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当利率提高时,在房屋呈刚性需求背景
下,地产商将贷款利息成本通过抬高房价转嫁给购房者。但房价
的上升持持续化的趋势,涨幅超过了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和支付
能力,市场需求就会急速下降,价格也会随之走低。
综合上述原因的分析,利率的上调对我国购房人对住房的
需求起到抑制作用不大,反而会使投资购房人出现提前消费的倾
向,对房价的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结论与启示
利率是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的工具之一,而房地产行业身为
“准金融”行业,利率政策对其起到一定的影响。利率政策本身存在着时滞性,从表面看我国利率政策对房价失效,但是从利率
政策的后续影响来看,虽然利率调整并不能直接决定房价,但对
房地产价格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例~I2007年十次的加息
使利率增长到14%左右,房地产的价格却成同比例的持续上升,
但从长期趋势看,2008年的房价下跌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了上
年持续加息的影响所造就的。
要保证房地产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还是需要国家利率政策
的调控,但在利用利率政策调控的过程中,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
验结合我国的国情下决心加大力度,并且我们要重点研究利息政
策的时滞性特点,以供国家能够更大发挥利率政策对房地产市场
的调控作用,从而控制过高的房价,产生积极的降温作用,使房
价回归理性。

该贴已经同步到 wbg6789的微博
沙发
发表于 2011-5-10 14:10: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有参考价值....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