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金龙汽车的路越走越窄是为何?[原创]

[复制链接] 0
回复
86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4-26 09:0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龙汽车是中国最早的合资客车公司,早在1993年一年才做一辆汽车,2001年,金龙客车产销量10200台,销售收入31.28亿元人民币,销量和销售收入都占到全国客车市场份额的近1/6;2002年,金龙客车产销量13922台,销售收入40.9亿元人民币。2001年以来,金龙客车连续3年保持了客车行业产销量第一的市场位置,成为中国客车市场的标杆。金龙客车目前市场保有量40000台,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客车保有量最多的客车品牌。 但是金龙汽车为何不见盈利,原因有以下几点: 自相残杀:厦门金龙与1998创元集团与厦门金龙合资组建的苏州金龙公司、厦门小金龙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 为何独有厦门金龙不能赚钱,而销量不减。大家知道金龙汽车的所有部件全部来自协力厂商,一日笔者与金龙的某部门经理闲聊, 问:“听说金龙现在欠协力厂商不少钱,如果有一天倒逼怎么办?” XX经理回答:“那也没办法,这里的厂房是租的,金龙没有固定资产”。 问:你们的销量全国第一,为何没有盈利?“。 XX经理回答:”我们的管理费用过高,部门经理年薪都在30万以上,普通工人也在7-8万,老总好几百万。“ 问:”没有盈利和你们的采购成本有没有关系?“ XX经理回答:”当然有,人非草木,感情在中国哪里都存在,比如总经理沈伟和供应商瀚盛游艇(以前叫玻璃钢游艇厂)的总经理胡乃盛是同学,这个玻璃钢制品现在苏州金龙的采购价是每公斤25元左右,厦门金龙是45元,其中原因你想想就知道。为什么一个制造游艇的企业不做游艇却把做汽车制品当作主业,当然也许他没有游艇订单,但是他每年就做金龙的外壳就能赚3000万左右的利润。其他的配件就别说了。” 然而厦门市政府眼看苏州金龙越来越大,却因为前几任总经理的失误,苏州金龙已经独立,厦门小金龙被私人控股,尽管金龙的销量不减,但是已经路越走越难。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