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主要目标

[复制链接] 11
回复
223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3-4 13: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网络:《成功金句》 主要目标

你的人生想要什么?你能付出什么作为回馈?
成功的人只想自己要的――而非自己不要的。
不要管过去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你将来要做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你自己的一生要的是什么,你还想得到什么?
智者除了有所为,还能有所不为。
为自己想要的忙碌,如此即无暇担忧你不想要的。
不要怕目标定得太高,你可能需要退而求其次。
如果你不会知道自己要什么,别说你没有机会。 地平线的乱想: 你的人生想要什么?你能付出什么作为回馈? ==〉没有付出,何来回报。本来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但是大家都希望不劳而获,于是很多烦恼便由此而生。
成功的人只想自己要的――而非自己不要的。
不要管过去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你将来要做什么? ==〉所以无论过去是失意的还是得意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创造自己的未来。
如果你不知道你自己的一生要的是什么,你还想得到什么? 智者除了有所为,还能有所不为。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为自己想要的忙碌,如此即无暇担忧你不想要的。
不要怕目标定得太高,你可能需要退而求其次。
==〉求高得中,求中得下,求下就会什么都得不到。
如果你不会知道自己要什么,别说你没有机会。
==〉想起至尊宝的那句名言:曾经有。。我没有去珍惜。。。真的是没有机会吗,还是机会就在眼前却看不到?

12
发表于 2010-5-6 17:12:00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同样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

 

以上各家之言内容都相当有参考价值。

 

我的另一层体会是,懂得价值很重要,而懂得价值在自己身上的实现性更重要,不容忽略,如果人的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无法实现的境界中多少是件遗憾的事。而“英雄”是我们给予他们成功冒险后的尊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6 18:07:28编辑过]
11
发表于 2004-3-24 13:03:00 | 只看该作者

再转个故事和大家分享

真正懂得你价值的人在哪里

庙里有两个和尚 一个是老方丈,每天都在读书念经 一个是小和尚,每天都在砍材挑水 有一天,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跑去找方丈:“方丈、方丈,我想读书……” 方丈看了看小和尚,什么也没有说,回到房间里搬了一块石头出来:“这样吧,今天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市集上去卖。但是记住一点:无论别人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和尚想不通:一块石头让我去卖,而且说,有人买还不给卖?可是,没有办法,小和尚只好拿着石头下山了。 在市集里,从清晨到下午,没有一个人来瞧这块石头。快日落的时候,有个妇女走了过来,看了看石头、看了看小和尚问:“小和尚,你这石头是卖吗?” 小和尚说:“是啊!” “这样吧,我出五文钱买你这块石头。因为它的样子很别致,我想买回去给丈夫写字的时候压压纸,这样不容易被风吹走。” 小和尚想,一块石头能卖五文钱啊!但是,方丈不准他卖啊!所以,小和尚只好说:“不卖、不卖!” 妇女急了:“我出六文钱!” “不卖、不卖!” 妇女没有办法,只好摇摇头,走了。  傍晚的时候,小和尚带着石头回到山上。 方丈问:“怎么样?” 小和尚遗憾的说:“今天竟然有个妇女愿意出六文钱买这块石头艾~~~。但,你说不让我卖,我只好没卖!” 方丈问:“你明白了吗?” 小和尚奇怪的回答:“不明白啊?” 方丈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搬着石头就走了。 小和尚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砍材。 过了一个月,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又来找方丈:“方丈、方丈,我不想砍材,我想读书!”方丈看了看小和尚,还是什么也没说,回到房间里搬出那块石头。“这样吧,这次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山下的米铺老板那去卖,但是,还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 小和尚想不通:还让我去卖啊,上次人家出六文钱都没卖!但是,没有办法,方丈就是方丈啊。小和尚带着石头下山了。 来到米铺店,见到了米铺老板。 米铺老板听说小和尚是来卖石头的,拿着那块石头端详了半 天说:“这样吧! 我没有多少钱――我出500两银子买你这块石头!” 小和尚吓了一大跳,一块石头植500两银子啊! 米铺老板解释:“你不要看它只是一块石头,其实,它是一 块化石,我愿意出500两银子来买这块石头!” 小和尚连忙说:“不卖、不卖!”抱这石头赶忙回去找方丈。 见了方丈,说:“方丈、方丈,米铺老板说愿意出500两银子 来买这块石头,说是一块化石艾~~~” 方丈问:“你明白了?” 小和尚回答:“不明白。” 方丈又是笑笑,什么也没说,把这块石头搬走了。 小和尚又没办法了,只好还去砍材。  再过了一个月,小和尚实在受不了了,再去找方丈:“方 丈、方丈,我想读书,我不想砍材,也不想卖石头了!”方丈笑着看小和尚,还是什么也没说, 回到房间里搬出那块石头:“这次呢,你还是去卖石头。不过,这次是卖给山下珠宝店的老板,还是记住:无论他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小和尚受不了了:这么贵的一块化石,让我拿着去卖,还说人家出多少钱也不卖! 可是,看着方丈严肃的样子,小和尚只好小心翼翼的带着石头下山了。来的珠宝店门口,告诉门童,说有块石头带给老板看看。 珠宝店的老板正穿着裤衩睡午觉,听说一个小和尚带石头来卖,连忙跃起,只穿了个裤衩就奔了出来。看到小和尚连忙把石头拿过来端详半天,问小和尚: 这块石头是你的吗?” 小和尚说:“是啊!” “你是这个山上的小和尚吗?” “是啊!” “是老和尚让你来卖的吗?” “是啊!” 珠宝店老板叹了口气,说:“这样吧,我也没有多少钱。我只有三家珠宝店、两家当铺和一些田产,我愿意拿我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 小和尚吓的“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这么值钱啊!” 珠宝店老板解释:“你不要看它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其实,它只是外面包 裹了一层石头的样子,里面是一块无价之宝的宝玉!就好象古代的‘和氏璧’ 一样,在买开采前只是外面包了一层石头而已。我愿意用我所有的财产来换这块石头!” 小和尚吓得连忙说:“不卖、不卖!”紧紧抱着石头连滚带爬的上山去找方丈。 “方丈、方丈,你怎么能把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随随便便让我带下山呢?珠宝店老板说他愿意出三家珠宝店、两家当铺和一些田产,就是他所有的财产来换 这块石头。他说这里面是一块无价之宝艾~~~” 方丈问:“你明白了?” 小和尚回答:“不明白!” 方丈微笑和告诉小和尚: “同样一块石头,在一个妇女的眼中,只是一块压压纸的石头,值六文钱; 到了米铺老板那里,认识到它一些价值,知道它是一块化石,愿意出500两银 子来买;而真正懂得它价值的只有珠宝店的老板,知道它只不过是外面包裹了一层石头的样子,里面是一块无价之宝的宝玉!” 故事讲完了,你有没有想过:    如果,你到了一个极其一般的公司就如同嫁给了一个农民工,只是生生孩子、做做饭,值多少钱?――六文钱!    如果,你为一个十分赏识你的上司做下属就如同有个男孩子觉得你不错,有点才华、有点容貌,他也喜欢你,你们在一 起了,值多少钱?――500两银子!    可是,真正懂得你价值的人在哪里呢?谁会觉得你是无价之宝呢?
10
发表于 2004-3-24 13:00:00 | 只看该作者

古董兄好!地平线兄好!四禅天兄好!几位老兄在这里谈经论道,怎么也不打声招呼,让我来凑个热闹呢!

先说说我对成功学的认识吧,我首先不否认成功是有技巧的,但我更认为成功绝不仅仅只凭借技巧。一个朋友曾说过:人的寂寞都来自心的寂寞,人的幸福都来自心的幸福。初次听她向我推荐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很空泛,但慢慢地却从这句话中有了很多感悟。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往往自己所听到或者看到的一句话,经历过的一件事就会使自己有很多的感悟和改变,而这些也往往都是由心而生的。成功在我看来是一种选择取向,是人的需求和欲望,成功学则是对于实现这种需求、欲望的方式和态度。成功是与利益相关的,也因此不同的人对成功有不同认识,人与人的不同就在于在评价成功的过程中对意义做出的选择和比较。由此我认为,成功学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智模式,不同的心智模式对于成功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心智模式也会造就自己不同的价值取向。

没有付出、何来回报?------这句话无疑是颠之不破的真理,就象“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样,但面对回报,我首先会去考虑我想要的回报有多少回报的可能,同时我还会考虑机会成本,临渊慕鱼和退而结网都是一种付出,但在我看来,关键是渊里有多少鱼,是怎么样的鱼,以及我想用这些鱼来做什么。时间和精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稀缺的资源,因此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付出更重要。

失意与得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创造未来------看到这句话,不知道为什么就想起罗大佑的《恋曲80》,爱情我知道,但永远是什么?但我仍要写下我的座右铭: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对于未来我选择执着。

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在我看来不仅仅是行动,还有意念。而意念其实是一种价值底线。在工作中我们难免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也难免有勉为其难的窘境,而需要坚守的则是一条底线。

罗罗嗦嗦,不知所云,各位兄台见笑了!

9
发表于 2004-3-21 20:24:00 | 只看该作者
是呀,什么才是你要为的,什么才是你不要为的,这怎么决定呢?再说,人在此时要为的,与在彼时要为的,往往又不是一样吧。所以,有所不为,才有所为,只能在哲理上讲得很好听,可是用到实际中,怎么选择你的为和不为,这又是一个人的智慧和判断能力的问题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04-3-14 13:19: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古董兄的提醒。每一道理都有其适用范围,确实如此。简单的认准一个理是容易出事的。
7
发表于 2004-3-13 20:25:00 | 只看该作者
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记得用它的有益面就对了!
6
发表于 2004-3-13 17:31:00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与地平线兄交流了,看到这么多的每日一贴的思考,我也来说点看法。 我知道很多朋友很喜欢“成功学”,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名言警句。成功学并不是一门实践学,而是一门劝戒学,它是以“只要你如何如何,就会(得到)如何如何”的思维方式,不停的劝戒人们的修身养性。这种思维方式会认为这个世界一定有美丑之分、一定存在着某种共同的美好理想、也一定有一条奔向理想的正确道路。 这种理想劝戒不但很宏观和模糊、掩盖了个人行为的真实世界,而且还往往成为了个人无能和失败的借口,因此,一定要警惕它的负面影响。 没有付出、何来回报?------这看起来象是一句正确的话,但如果真的简单相信的话,恐怕就很容易吃亏。事实上,付出与回报并不构成比例关系,一般来说,100%的付出,回报可能连20%的比例都没有、甚至可能为零。人是生而不平等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很小的付出、甚至是某些投机行为,其回报要巨大得多,“投机”是一个中性词,因此,快速的应和某些变化,反而成了成功的最佳途径。 失意与得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创造未来------还是需要控制“失意”的,失意太多,人的自信心就没有了;而付出没有回报,常常也是打击人的自信的武器。人经历得越多,得到的越多,反而越会不在乎一些外在的东西,至少不会让它成为包袱,所以,人需要几次成功的经历,哪怕这些成功是来自于完全的投机行为所得。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个老话题了,这句话掩盖的真相是:我们很难判断哪些是应该有所为的、而哪些是不该作为的,常常的现实情况是:不停的选择、不停的判断,甚至一生都处在这样的状态中。我们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譬如男人、丈夫、父亲、领导等等角色,我们常常在某一个方面不满、而在另一个方面很满意,这是一个相互弥补的过程。
5
发表于 2004-3-12 20:51:00 | 只看该作者
受教!


       


禅天兄能否就沸水说说佛理?
4
发表于 2004-3-5 19:43: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地平线、四禅天

前些日子才在劝说朋友好好活着,结果回到自己头上又迷茫了。


刚刚跟风林火山聊天,说起近来情绪的低落和迷茫,他说,去吧,找出兴奋点来,活着就有意义了。


现在四禅天说:去吧,找一壶开水来。


我需要的应该就是这么一壶开水,能把人生的茶叶冲开!


各位朋友,谢谢你们,我还是会选择勇敢的活着,让迷茫狂乱见鬼去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