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许多人的梦!尤其是处于20多30多年纪的人,包括我在内。因此关于创业的话题也容易引起大家的思考和共鸣,比如前段讨论的三十而立的问题,最近的成长接龙五问等等。
但我更多的在想创业的目的是什么?
创业,我想到三个目的,这三个目的并不矛盾。一是追求财富,让自己富起来,过上幸福生活(泛指的幸福,事实上也不是钱越多越幸福)。二是实现和体现个人价值,实现自我肯定(上升到需求第五层次)。三是回报社会,获得社会肯定(体现公众的利益,符合社会价值观认同)。当然,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被创业”的,这里就不提了。
首先,来谈一谈追求财富,这是许多人创业的直接动机。我的观点是,对于大多数人,创业不是追求财富的最便捷的方法,许多人也不一定适合创业。我的一个朋友,我形容他是屡败屡战,从二十多岁出来,十年左右创业三四次,每次都失败告终,而他的家庭,因为他的“折腾”,不知承担了多少“担惊受怕”“聚少离多”,目前仍在温饱线上。而我认识的另外一个朋友,02年进入一家公司,工作踏实肯干,逐步混上中层管理,04年公司改制入了些股,07年公司上市,身价上了千万。(题外话,今天创业板又不知创造了多少富豪)。
其次,来说说自我价值的实现。很明显,自我价值的实现也不一定靠创业,许多人做为职场人士,作为打工者,一样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比如李开复,唐骏等等。事实上,自我价值的实现体现在你对别人的价值上,只要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小到对家庭,中到对公司或组织,大到对国家对社会,有多少能力尽多少责任,就实现了自我价值。而我更多的倾向,不管是否创业,首先把小家安顾好,尽到对家庭(父母、爱人、孩子)的责任,让家庭幸福,再谈其他(典型的小富即安,小国寡民,不思进取的思想)。每个小家都幸福了,大家(国家社会)也都幸福了。
第三,说一说回报社会。说心里话,有多少人心里装着“回报社会”,“为了全人类的发展”的崇高想法,我有一些怀疑。多少所谓的布耳畏稀客如文强之流,都是举着幌子而已(胡涂应该不是布…客,但实实在在的兼济天下才令人钦佩)。我还是这个观点,做好了自己,才能回报社会。回报社会,不需主动,也无需被动,它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随着你能力的提升,你承担的社会责任自然越来越大,这好比市场经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会自动的根据每个人能力的大小,配置不同的社会责任(这个道理我想容易明白,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英雄的出现是必然的,没有毛主席,也会有张泽东)。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创业是艰辛的,是需要一定的特质和机会的,对于许多不俱备创业特质的人来说,踏实的工作,认真的经营好自己,顺势而为,由小而大,做好社会一颗普通的螺丝钉,随社会的富裕而富裕,随社会的进步而进步!上述目的都不是梦!
其实,把工作和创业作为并列的二种方式,把创业的概念缩小了。创业不论大小,如果把创业的“业”当成事业的“业”来理解,平凡的工作,很好的经营自己,也可以是一种创业。
最后,说说栖息谷的盈利,前面飞猫兄发起过讨论的贴子,新近也有家人问栖息谷靠什么来运营(王老师其实有回答)。我的观点还是由小而大,回报社会是自然而然的事。栖息谷盈利模式,没必要因为“公益”的前提而犹报琵琶,“公益”不能成为栖息谷运营的包袱。栖息谷不是慈善机构,应该是一个企业,企业的直接目的和任务就是盈利。自身不盈利,何来做强做大,何来后面的“公益”、“兼济天下”?再说,只要赚了钱,什么都好办,前几天胡润就公布了慈善富豪榜,还有陈树发的捐股门!所以,稳妥的盈昨模式要考虑,但不应局限于“公益”这顶帽子。
中午家的外出不管饭,趁公司盒饭的机会上来谬论一番,总会有逻辑混乱言不达意的地方,还请各位师友砸砖吧! 该贴来自群组:栖息谷公益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