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李泽尧:儒家仅能够修身,法家方可以治国

[复制链接] 5
回复
158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9-3 05:3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感于季羡林遗产之争:儒家思想真的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

1、(有感于如后两条网友评论)这正是儒家思想、国学“大师”的悲哀!!!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

2、如果说刘备实实在在、真的是满口仁义道德的话,那么,刘备养出一个阿斗也就在所难免了。再看看曹操,多疑、奸诈,但却把他人(家人及帐下济济人才)“管理”得井井有条,其中亦有一定必然性。

3、做人可以做君子,管人得管小人(另有专文见本博)。死心眼的儒学大师当然无法管理小人,所以难免失败、无效。

4、窃以为:儒家思想只能用于个人修身,而法家思想则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化”只能用于自己,道德可以警醒、剔励自己,却无法确保对他人有效。

事实上,季老先生的“修身”的确是非常非常地成功的——他可以做到北大把他当宝贝养老、顶级官员奉他为大师、字画有人崇拜直至很值钱叫墨宝。但是显然,从“齐家”二字开始,就做的不怎么样了!连遗产问题都处理得乱七八糟,就更说不上什么“治国”“平天下”了。

5、从季羡林遗产之争中的纷纷扰扰,看到季氏在处理遗产上的尴尬、两难,我倒是真的相信季氏是一个真材实料、儒气十足的国学“大师”了。

6、下面这位北京网友的留言也正是本人一段时间旁观事件时在心里面的疑惑,被他说了出来。如果真如他所说,那么,季氏则就算不得什么大师了

7、那句话说的不错:“一个人无法改变他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他倒是投入、当真地信奉儒家思想,而你这个儒家思想的使用者、跳出者,却可能超越、置身事外。

8、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当你把儒家思想拿去要求别人——“教化”他人、“管理”企业、“治理”国家时,就很难说你不是在搞愚民政策。因为乱来的人、乃至于管理者(你)自己,却常常超越于儒家思想之外(当你把儒家思想当成工具使用的时候,你自己本身就是觉悟、跳出、置身“事外”的)。

——李泽尧 谨识

 

 

2009-08-01 22:38:00  新浪山东网友巨人死后,没有人想到会有一堆苍蝇跟着。包括世界著名“大”学,风头正劲的学者,还有按照传统道义上不算孝子的孝子,还有市井小人般的混混。。。。。。
总之~~~~~~,一切,都是贪婪,虚伪,名利,等等等等等等人性弱点,以及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

 

2009-08-01 22:26:19  新浪北京网友 :季承这一年来不是和季羡林在一起吗,季羡林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立遗嘱,为什么不立,那说明还是不想给。或是季羡林比较自私,把纠纷留给后人,以维护自己的名声。因为如果立了遗嘱把财产都给自己的儿子,会给人留下一个不守承诺,背信弃义的映象,而他与季承之间也不可能消除所有的隔阂。可是如果不把财产留给自己的儿子,又有所不甘。

 

 

季羡林之子首次谈父亲遗产称全属自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1日15:48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季羡林先生的财产风波,在其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待到大师西去,愈演愈烈。几位“季门”子弟——独子季承、“关门弟子”钱文忠,与季老前秘书李玉洁、李氏干女儿王如为其财产去向互相攻击。日前,季羡林之子接受媒体专访明确表示,季老的遗产属于自己。这是财产风波出现9个月以后,首次有一方明确提到遗产归属。

  本报综合消息季老遗产纠纷案引得涉事双方隔空骂战。日前,季羡林之子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父亲去世前的半年间,自己每天都去301医院。“他说所有的遗产都是属于我的,经常讲,‘家里的财产都是你的,都归你,我只有这一个儿子。’说过很多次。”

  季承还说,父亲曾手书李玉洁:请将你掌管的钱、书稿和文物交给季承。“李玉洁却说她那儿什么都没有。”

  季承说,13年来,李玉洁多次阻挠他与父亲见面。中国银行父亲的22笔存款,都被李玉洁隐瞒了,最大的一笔是25万美元。其中19笔已被取走,取款时间和具体金额仍不清楚。“如果她盗窃我们家的文物和钱,这属于刑事问题,我要对她进行起诉。”

  有网友认为,钱文忠这次参与季家的财产纠纷,是在管别人家的事。季承却表示,父亲把钱文忠当成孩子一样,而自己和钱文忠关系很好,“我们是忘年交”。“那些人点名攻击钱文忠,说钱文忠是我的后台,指使我抢财产,钱文忠和我共同害死了父亲,这是严重的诬蔑。”

  人物链接

  ●季承74岁,季羡林独子。因父子矛盾与季羡林13年未相见。2008年底,季羡林藏画被盗事件被报道后,季承经友人牵线回到父亲身边。

  ●李玉洁季羡林前任秘书,被指与季家丢失藏画存款有关。

  ●钱文忠1984年考入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金克木。2007年登上《百家讲坛》开讲《玄奘西游》。

(来自:http://news.sina.com.cn/c/2009-08-01/154818344500.shtml

 


6
发表于 2009-11-28 10:05:25 | 只看该作者

施行仁政(儒家管理思想),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

5
发表于 2009-9-3 14:47:41 | 只看该作者

前者到金钱时一切都是虚伪的,当涉及到多个人的利益时,中国人的能力尤其体现出来了

 

4
发表于 2009-9-3 13:49:28 | 只看该作者

切,都是混饭吃的.

别想得多高尚

板凳
发表于 2009-9-3 09:01:3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认为儒学能有效地管理现代国家,但是同样法家也未必是你从字面所理解的“法治”,看看商鞅、李斯、嬴政的治国之道,只有国家主义、整体主义以及从思想到行为的全面控制,这和基于契约精神、市场交换和不可让渡权利的“法治”并不是一回事。
沙发
发表于 2009-9-3 07:45:12 | 只看该作者

就这么简单吗?即使季老是个典型人物,根据一个人的成败,就得出儒学的是与非?!那曾国藩如何?

 

千万不要一叶障目、以偏盖全呀……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