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除浪费 Bill Carreira 精益生产是众多制造商最为推崇的生产方法之一。精益的理念能够帮助企业消除浪费,将节约下来的时间与资源投入到增值活动中去。 在制造企业领导人的脑子里,赚钱的概念很简单:生产某种产品,然后将它卖给消费者,获得高于生产成本的收入。那么,这个目标该如何实现呢?首先,必须拥有生产产品的场所、生产者、生产原料和机器设备,然后凭借这些制造出产品。
想一想,是否遗漏了什么?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愿意买你产品的顾客。这个重要的部分便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所在。在精益生产的哲学里,厂家的任何行为都应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评估。换言之,顾客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不多,也不少。
精益是消除浪费的哲学。它崇尚“每天一百个小进步”,而不是“每年一个大胜仗”。精益生产在最细微处、在全局层面上,都力求卓越。此外,它还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一个由顾客决定评估标准的理念。
精益理论有助于消除以下几类浪费:过度生产、冗余库存、无序运输以及不合格产品。这些浪费现象的共同特征是:在增加成本的同时,使企业的收益率下降。
过度生产
顾名思义,过度生产指的是产出量多于需求量。你或许会问:“为什么人们会生产超过需求的产品?”显然,这不是什么划算的买卖。那么,不妨换一个问题来问:“厂家应如何确定需要的产量,顾客真正的需求到底该如何判定?”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容易,你得有明确的定义并合理设定好工作时间。因此,厂家不妨把这个问题牢牢记在脑子里。
假设你拥有一家餐馆,特色菜是炸牡蛎三明治。餐馆的生意非常好,于是你决定每天争取卖掉1200份牡蛎三明治。餐馆每星期周一至周六营业,周日休息。周一早晨开门营业,三位顾客进来,一人点了一份牡蛎三明治。注意: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正常。餐馆的需求量是三份三明治。你很快就炸好了三明治,交到顾客手中,给对方账单,对方则照单付钱。看看,这样的现金流还是挺不错的嘛!
由于原料是易腐烂的牡蛎与面包,因此你每天都要供应商送来新鲜的面包,并在仓库中准备足够的牡蛎——稍多于预测的量,足够完成日均1400份三明治。有时候,实际的需求会少于生产的数量。如果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你就可以放心地进入第二天的工作,不必担心仓库里的原料会腐烂。可以说,你是根据预测来确定需要的原料量。不管订货情况如何,都能应对自如。
你的产品是三明治。你根据顾客的需求制造三明治(将原料变成产品)。你非常希望每天能够生产1200个三明治。然而,当没有需求时(店里没有顾客),你的厨师与三个女招待就会停下来,不会去做那没头没脑的1200个三明治。相反,他们会做一些不增值的事-打扫卫生、整理调味品、讨论如何改进菜单设置、如何让顾客满意等。这里就没有过度生产的问题。可是,你或许会听到一些异议:“这不公平,餐馆与制造企业的运作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嘛。”那就让我们看看,二者之间到底存在着哪些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