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仅重庆市与三年前的高中入学数量相比,高考报名人数比当初减少2万人左右。
而据调查,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
原因何在?记者采访了部分区县招生负责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称,高三学生最后放弃高考的原因很复杂,这些考生多是农村考生,有的迫于无奈拿个毕业证外出打工。此外,严峻的就业形势,上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使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
另一个因素也不容忽视,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会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做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
不在他们的处境上,是不能理解生活的压力的。
不要总以为喊着要读书就多么高尚,如果你连吃饭都成问题,看见年迈的父母或长辈为了生活累死累活的时候,我想换了我,也可能会在责任和知识面前选择前者。
而且,我一向认为,知识不一定非要进了象牙塔才能学到,社会也是一个学校,何况自学成才的不在少数啊。从大学里出来的人不一定就会比没机会上大学的多汲取多少知识,很多大学生守着身边的资源却不懂得珍惜和利用的。
不只在重庆
在全中国的农村,这个现象依然很普遍
尤其是西部
让我们想到了很多
楼上说的我当然也认同!我强调的只是在那些真的很贫困的农村家庭里存在的情境,如果他们真的连生存都出问题,让孩子放弃上学可能也是迫不得已的。
其实新闻里说的这种现象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自家家门口就有不少工厂建立,农民工出去打工的也越来越多,这个情况下很容易让农民孩子们读书动力不足,因为成绩不好大不了回家或出门打工挣钱,有这种看起来很便捷的后路,读书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此才让这种目光太过短浅的行为越来越盛行。教育,仍需大力扶持和重视!
农民的收入真的是达到了国家统计的月平均工资7000多了吗?我想这是有些地方农民的年收入吧,不知道统计局那些人是怎么统计出来了?是否包含西部地区了?
大学的学费几十年来涨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而在有些农村培养一个大学生要一些家庭倾家荡产,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大学生毕业之后他找不到工作,还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去打工,投入和产出完全不对称,为什么还要去读书了?????
这样的事情是关乎国家的未来的事情,但是,教育商业化的模式不改,这个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很想问问教育部的人:"教育怎么能变成商业化呢???"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