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找到的评论,不是我写的,我的水平还没有那么高,呵呵 初读这首诗,一个问题不期而然地跳出脑际:为什么诗人的爱情总是不幸的?我想,这是因为诗人的爱情不同于常人,特别强烈,特别执着,特别纯粹,它是诗人灵魂的升华,真情的喷发,完全的精神性,没有一丝一毫世俗的考虑和顾忌,在爱的表白和追求中,有着赤子之心的诗人又是直露的,不讲方式的,不顾一切的,没有心计的,那种敢于抛弃一切和不怕被一切所抛弃的爱,往往难以被所爱的人理解和接受。诗人象飞蛾扑火一样,引火烧身,甚至在爱的烈火中自焚而死。比起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和叶赛宁,为了爱情死于决斗和自杀,应该说,叶芝是不幸的爱情中的“幸存者”,也许,是英国人性格中的保守和克制挽救了他。然而,这种自焚式的激情也燃烧了他的一生,使他经受痛苦的煎熬、磨砺和锤炼,摧残他又造就了他。
《When You Are Old》这首爱情诗写于1893年,叶芝当时29岁。五年前,诗人和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著名的女演员毛特·岗相识,一见倾心,但一再遭到拒绝,毛特·岗嫁给了与她并肩战斗的麦克布莱德少校。二十三年后,1916年麦克布莱德少校在斗争中献身,叶芝再次向毛特·岗求婚,仍旧遭到拒绝。这种遭受巨大打击后的爱的痛苦和悲伤,是难以想象的。正如歌德诗中所说:“永恒的女性,引导我们上升”,在叶芝心灵深处,毛特·岗是“永恒的女性”, 成为真善美的化身、爱情的信仰和理想的象征,成为诗人创作灵感和激情的源泉。
全诗开头“When you are old”,这个时间性的短句,象一声叹息,乍看自然平易,低而且轻,再读深而且长,而且沉重,凝结了多少爱的幻灭、无望中的希望,包含了多少人生苍凉、人世沧桑的感慨,它是诗人从胸中汹涌澎湃的爱的苦海里发出的一声叹息。紧接着,是老年的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的虚拟场景,诗人显得喑哑的嗓音在热切地恳请心爱的人,去取下他为她用尽一生写下的爱的诗篇,一面慢慢地读,一面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至此,陷入冥想的壮年诗人的头颅,爱人白发苍苍的暮年情景与年轻时的青春形象、温柔的眼神及眼帘下浓重的阴影,象电影里的蒙太奇镜头,穿越漫长的时空,叠印、重合在一起。这些场景意味深长,它诉说着这样一些诗人没有说出的话语:岁月残酷,昔日的花容月貌已经枯萎凋零,美人儿变成了佝偻衰朽的老妪,一切都变了,不变的是诗人宗教般虔诚的真挚不渝的爱情。
显然,从第二段诗句中可以得知,诗人钟情的对象毛特·岗年轻时美丽绝伦,身边从不缺少出于虚荣而追求她的外表美貌的男人,“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惟有诗人怀着真诚美好的情愫,执著地追求人间真爱的理想型女性——诗人追求的是事业的伴侣、永远的情人,是心的交流与沟通、灵魂的共鸣与融合,是刻骨铭心、撼人魂魄的真情,是超脱世俗、超越生死的永恒之爱。这些直抒胸臆的倾诉,语言朴素,甚至可以说是直白如话而韵味悠长,表面平易冷静而内里激烈炽热。它使我联想到一条源远流长的爱的河流,在一抹淡淡哀伤的夕阳下,在悠悠的流淌中,看似从容平静,其实暗流汹涌,忽而翻腾飞溅起朵朵浪花,动人心弦,引人遐思。
诗的结尾回到想象中爱人的暮年情景,回复到优雅、舒缓而委婉的调子,淡淡的回忆,淡淡的伤感,就象海涛轻拍海岸,在你的心灵中荡起悠远的回声。它是幻灭的废墟上新生的梦想,是经过泪水和苦难的洗礼而凝结、净化、升华的爱情,它被写进不朽的诗篇,成为人类精神王国里闪耀着真善美光芒的星星。在时间的长河中,诗人和他所爱的人儿的生命都是短暂的,譬如朝露,瞬息即逝,而真正的圣洁的爱情同星星一样永恒,长留天地之间。
也许,因为我有类似的情感体验,才特别喜爱这首情诗。我曾在《苦恋》、《睡美人》、《倾诉》等多首诗中表现过相近的梦幻和情感,“永远在水一方/只能遥遥地眺望//那是青春痴迷的倩影/那是少女戴花冠的面庞/那是一朵水仙的自恋,一次次/在镜中溺毙又苏生的幻象//永远,隔着时光的河流/隔着岁月的重洋//拨不开的迷雾重重/望不尽的风雨苍茫/填不平的遗憾的沟壑/划不动的哀痛的双浆/咫尺天涯。雕刻在心中/又恍然如梦。永远无舟可渡/永远引领着自焚的灵魂/向彼岸唳叫着飞翔”。“最痛苦的是呼唤从没有回答/最悲哀的是你已变成石像一尊”。同样的,我和叶芝所渴望和表达的,是一种永远不能实现、却又永远引领着灵魂向彼岸飞翔的爱情。
叶芝这首十二行的小诗,是永恒之爱的回旋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感觉到它鲜明的音乐性,它内在的节奏和旋律感,仿佛是由深沉浑厚的大提琴拉出优雅、舒缓而委婉的调子,述说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个终生可望而不可即的爱的悲剧。读罢,低迷凄婉的旋律仍然在心中回环起伏,缭绕不绝。它简短平易,却蕴藏着海一样深广的爱情和难以言说的痛苦哀伤,令人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