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知识风暴第84期]俱乐部式计分制激励模式初探

[复制链接] 30
回复
365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1-15 11:3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秀子这些天估计实在有些失望,和释然。失望的是,本来某某应承近快以至最晚本月中需要写一篇知识风暴的小文,虽然在初时也说了些"0<爽约指数<1"之类并且可能像07年的股市一般飙升的话,可想来实在不应该是如此。眼看着1/15即在眼前,也罢,先把任务完成再说,至于会是怎样的结局,招来何种板砖,当是另一回事了。释然的是,知道了这某某原是不值得如此信任。

 在上月初某个寒冷的冬日,倦怠在古城某个温暖的角落中看新闻的时候,突然间心里涌起一种莫名的空了的五味瓶似的感触,想起是否应该从头再思考思考从当初到此前的路,于是乎将这次的题目命名为变迁--这些年,这些事,也拟了一些所谓的副标题--理想社会成长朋友这几个维度,想来经年,理想渐行渐远,个体与社会愈加冷昧,成长如同置身于亚马逊不如所向,而朋友本无所谓言语一类,和某些叙说的线索,诸如秀子的约稿21manager六周年、退版主、7月的星空、8月的SZ Airport、台风中穿梭的厦航,如此等等,后来一想也罢,既非人物,亦非专家,默默一草根,让来看来亦如嚼蜡,又何苦再次重演修也知道你,你却不知’”的笑剧,于是乎作罢。

 上午刚收到某商场发来的短信,年末,会员卡计分返利可以使用了。想想现在卡也真是多,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一些打折或是之类的信息,想来最晚办的一张航空公司卡,也快能够免费回一次家了,主要是因为说深航的卡比南航的卡折算更为优惠(具体是与否并没准确地去看细则),于是乎后面就优先选深航,其次南航、东航、国航了。这个手机号用了七八年了,虽然资费比较贵一点,但还是舍不得换掉......

 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的企业里似乎一直都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是否人力资源管理做不好(我们的汉字实在是很奇妙,现在用一些词的时候都要解释好半天,有时就是口头交流亦是如此,这让我想起历史上那位注《南华真经》的好心人,注完尚有人未知是其在注庄子还是庄子在注他的事;这里的好指是否具备科学性、规范性)企业经营就一定差,答案是否定的。在我的观念里,只要结果是好的,然后有那么一套在里面,即是好了。选、用、育、留里面谁是重点谁是关键很难说,那我们就挑一点来聊聊先。

 在留人(准确的说是留才,但虽然大家都说人才人才,但是能够分得清辩得明孰是人才的人却像古代的皇帝的称谓--孤家、寡人--一般稀少,于是乎我们干脆就说留人,至于人才与否、多大的才且不论,只要是你想留的就行,而对象当然也未必就局限在人这一狭隘的范畴)上,如何留、采用哪种激励方式更有效、哪些适合长期激励哪些适合短期激励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能够照搬的却很少,正如那句某某人在某某场合一不小心说出的那句经典一样,这个世界不乏有钱人,也不乏有才的人,缺的是有心人,只要你有心,哪一种激励方式最适合,这个问题无需要花空心思却研究,更不需要goooooooooooogle或者baiiiiiiiiiiidu。

 (其实说句题外话,最近这三个月的深刻感触却是,过去研究事研究得太多了,研究人研究得太少了,虽然在很早以前就认为管理不需要学习,管理的基础是学好经济学和心理学,大抵可行,但这些年一直感觉有些剑走偏锋,心理学的书籍更是只看过一本大部头的《人格心理学》,也几乎忘光,于是乎近日狂下载了一些心理学的书,想要好好补习补习。哎,老天哪,如果人一天要是能有48小时该多好,要是吃一餐能管一月该多好--一周也行,睡一觉能管一周多好...)

 在高管方面,企业留人的策略也是较为成熟了,现在的股票期权之类的被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只要是具备较为长远的发展策略和一定前景的公司,几乎都在应用,但是话说回来,任何一家企业的阶层都是呈金字塔的,高管少,中层次之,基层人员最多,虽说高管的影响和作用在企业里是不言而喻的,也远非同量的中基层人员能比,但话说回来,一个人只有大脑也是不行的,五脏六腑那都得正常,腰不行当然也不行,四肢不健全那大家都只能从人道主义出发来叙说;而且,从目前的企业和组织来看,中基层的留人都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健康运营日趋重要。

 话说了那么多,其实一句话,只是想说明本文的针对性并非主要针对企业高层的激励方面,而是中基层人员,当然,也并非是说这种方式不适合于高层人员,在现今职业经理人当道的世界里,也不尝不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5 11:37:00编辑过]
31
发表于 2009-3-10 10:42:0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下

30
发表于 2009-3-2 22:56:0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和盛大的激励机制有类似之处。积分制可以使员工有清晰的发展方向和努力方向,路径更加明确。

而可能存在的缺点是:1、能适用的岗位有限;2、个人的发展未必和组织的要求一致;3、如何解决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比如将它运用在培训或者客户管理中,我觉得就有了新的灵感。

希望有更多的家人给出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法。

29
发表于 2009-2-25 19:28:08 | 只看该作者
有创意
28
发表于 2009-2-16 09:57:00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借鉴,个人认为俱乐部积分制更适用于对智力密集型企业,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和人力资源的其他环节工作相结合才能起到较好作用

27
发表于 2009-2-4 14:33:27 | 只看该作者

挺好的,考虑得比较周全,员工为企业做贡献的积极性就是要通过积分评定来调动.

26
发表于 2009-2-2 02:41:42 | 只看该作者

这孩子表达是有点问题

[em01]
25
发表于 2009-2-1 15:28:25 | 只看该作者
[em01][em01][em01]
24
发表于 2009-2-1 01:41:18 | 只看该作者

谢了

23
发表于 2009-1-31 18:04:20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觉得这种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并使之成熟。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