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企业文化的建设贵在有意识——企业文化漫谈之四 [打印本页]

作者: lnfxs705    时间: 2008-11-14 16:22
标题: [原创]企业文化的建设贵在有意识——企业文化漫谈之四

企业文化的建设贵在有意识——企业文化漫谈之四

在日常的企业实践中,企业文化似乎是个挺时髦的词儿,好像是一些文化人在那里故弄玄虚,因此许多做企业的人并不把它真正当作一回儿事。因此在我们身边就形成这样一种客观现实,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一些大企业、品牌企业、著名企业的专利行为,而与大批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没有什么关系。当然,这其实是一个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我的观点是,任何一个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的企业,不论其是否有意识,在其企业经营管理中都客观上存在着企业文化的内容。道理很简单,企业文化其实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须条件,尽管你也许连企业文化的概念都不了解,但却在企业管理的下意识行为中,已经包含了许多企业文化的内容在其中了。例如,某个企业老板很讲义气,对员工及其家庭都很关心,他认为这是他一贯的行为方式,并没有想到这其实就是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企业文化的初衷是一致的。类似的情况可能会有很多。

因此,我的观点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以人为本,是通过更多关注员工的内在精神需求,达到将企业全体员工的言行都统一到企业的共同愿景和奋斗目标上来的目的。许多做企业的人,也许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相关内容了解不多,但他却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企业要取得经营的成功,没有员工的共同努力是断然不行的。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企业也是一样啊,企业规模大小不同,但道理其实都差不多。都要奉行基本的道德准则,老板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只有真心为员工的利益着想,不仅要做到按月足额进行工资发放,更要在平日把员工的精神需求放在心上,让员工觉得自己在企业中能够得到重视,自己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能够在精神上处于快乐和满足之中。这样一种企业氛围的形成,员工自然就能够对企业产生较强的向心力,而老板的利益也才能够在这其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啊。

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仅仅是做样子,首先要在意识上真正懂得和认可其中深刻的人文哲理。人都是有各种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仅仅满足其中的一部分物质需求,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另外一部分精神方面的需求,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导致员工的内心产生离心倾向,这显然是企业经营的大忌啊。而关注员工的精神需求,其实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侧重点嘛。我们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门学问,但也绝非高科技,不是一定要有多么高深学问的人才能操练。它其实是一门研究人的内在精神需求的学问,研究它的人不要求其学问有多深,读书有多少,关键是要有心、具备关注员工精神需求的自觉意识。比如一个员工,对岗位职责的原有规定提出了修订建议,但却受到主管的斥责,被认为是标新立异、不尊重领导。这种情况势必会对这名员工的工作热情造成极大的挫伤,如果企业的更高一级领导能够公正地对待这件事情,热情地鼓励那位员工积极参与工作改进的行为,让员工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抚。不仅能够使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得到保护和鼓励,而且能够使员工维护企业利益的行为得到公平的对待,这对于形成企业和谐的团队氛围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也有人将企业文化的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在企业中多组织一些文体及旅游活动,只要舍得花钱,就会形成不错的企业文化氛围。这其实也是一种误解,衡量一个企业的文化氛围是否健康,惟一的标志就是看员工对企业的感情是否深厚而真挚。这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靠组织一些热热闹闹的文体及旅游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我的意思不是说组织文体和旅游活动不必要,这些活动对于活跃企业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融洽和亲密员工关系、丰富员工的生活情趣,当然是很有意义的。但仅凭这些,就完全取代企业对员工精神需求的关心,未免就有些以偏概全了。简单地说,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用钱是买不来的,要用心去营造、去积累、去持之以恒。我们智虹公司曾提出过这样一个理念:努力让智虹成为一个大家庭,使每个员工在其中能够充分享受到温暖和关爱;要使智虹成为一所学校,让每个员工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要使智虹成为众多客户的依靠,通过不断为客户奉献更多服务价值的持续努力,使客户的利益不断有新的增长和保障。这是我们智虹长期以来恪守的一种企业理念和价值观,也正是靠了这一条,我们的员工队伍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我们的客户规模有了持续的壮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持续十几年的不懈追求,仅仅靠做表面文章是坚持不下来的,它已经成为我和我的同仁们一种深藏于心的共识。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