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公告][栖息茶馆]为何港资企业在金融危机来临时比台资企业承受力更弱

[复制链接] 25
回复
335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1-10 09:1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一两个月, 珠三角甚至包括全国各地, 大家都在关注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 同样, 在珠三角这边有大批的公司/工厂倒闭、关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关门、倒闭的工厂、公司港资企业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台资企业。在这里要问一下, 为何港资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远远弱于台资企业?

     是港资企业管理不善?

     还是资金不够雄厚? 

     还是经营理念所造成?

   在此抛砖引玉, 请大家来聊聊各自的想法!

本期话题推荐者:grand

栖息茶馆每周一期,论坛所有家人均可推荐话题,所推荐话题被栖息茶馆采用的,该推荐者可获得50分贡献值,出现被多次推荐的,以第一个推荐者为奖励对象。

推荐方式:发站内信至栖息茶馆

备       注:推荐话题应包含标题与内容,形式不限,可以是投票帖,可以是案例分析,可以是讨论帖等。

栖息茶馆往期话题:http://bbs.21manager.com/Alist.asp?hz=134

26
发表于 2009-3-28 15:21:51 | 只看该作者
原因可能是:
1.财务风险:香港人做生意主要是银行贷款,台湾人主要是私人股东投资(家族型企业较多).
2.管理能力:香港人为欧美式管理方式重结果不重过程,喜欢技术创新,冒险精神较重
           台湾人为日本式管理方式重过程和结果,以最小投入最大回报(小氣摳門),模仿能力出色,不具冒险精神
3.授权能力:香港老板一般不在公司.台湾老板一般每个月都到公司
4.利润能力:香港公司产品的开发投入高,利润相对高.
           台湾公司产品的开发投入少,利润相对低.
5.转型能力:香港人如果发现生意利润少会立即结束生意.台湾人利利润低时会裁员或节流来维持.
6.法制能力:香港法制健全如遇困难可破产保护做为终结.人身安全可得到保障
           台湾生意困难往往会被讨债公司追债.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总结:如上所示.各有各的生存之道,
最主要原因是次贷危机.造成银行收紧.资金链断裂.所以香港企业倒的比台湾多.但是台湾人会恶意倒闭.

jq
25
发表于 2009-2-22 14:14:10 | 只看该作者

就是实业和贸易型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情形

24
发表于 2009-2-4 14:12:59 | 只看该作者
香港无实业。
23
发表于 2009-1-26 11:38:0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台企延承日企(毕竟日本曾统治台湾不断地时间,其行事风格与作风于台有很深久的影响;日企也是比较重视生产和成本)及70年代后美国的技术兴企(美国企业讲究技术和实力,这是台湾留美学人带回的品种),因此台企与港资的管理从方针政策和执行上就有极大的差别。

港资是代理兴家的,所以在经营商转向和商气十足。因此会有主帖所说的差别。类似的分析前面的帖子已经分析得比较透彻了。

22
发表于 2009-1-12 23:23:2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问的太宽泛了,没法回答。你要说明什么类型的企业,什么层次的企业家,主要从事那一行业等等。给出一定的信息才能分析,这个,我回答不了。
那个从人性上分析的方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不绝对,页容易犯错。
做人并不等于做事。
21
发表于 2009-1-8 14:52:30 | 只看该作者

港企:1、贸易型;2、加工型;其特点为:依托内地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和国家优惠政策以及毗邻内地的地理优势,再加上香港自由贸易港的地位,在改革开发初期成为大陆外来投资的主要力量,港商也赚了大钱,但港商没有战略眼光,大多是鼠目寸光,在取得大量利润的时候,并没有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一个大的提升,满足于加工贸易的蝇头小利,工厂是开得越来愈多,但都是同质竞争,并没有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结构,看看港企大多是什么样的企业就知道了。如果没有大陆的政策倾斜,香港就是一个死字了得。

台企:1、制造业;2、高科技行业;其实台企也经历了OEM阶段,但台企的策略与日本初期的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进行加工贸易的同时,着实学了不少的本领,加上台湾没有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技术和先进设备上的封锁,使得台湾在高科技方面比大陆高出很多,当然指的是民用技术方面。想想台湾在开放晶圆生产线上的限制,就知道大陆在这方面要落后许多。

简单分析后港企和台企的优劣自分高下。

20
发表于 2008-11-15 20:25:5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公司在应对危机的做法是这样的:

1)老板说不裁人,于是开始逼大家自己辞职,尤其是产线上的人员

2)没有定单,就让你请事假,还说是享受公司的福利

3)控制成本,于是上头开始规定不许加班,要知道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加班。

   但是主管的收入没有变,尤其是台干的。

4)同洲共济 意思是挣钱的时候上面会分掉大部分的红利,不景气的时候就让基层员工降薪,承担损失。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挺住了

19
发表于 2008-11-15 20:17:04 | 只看该作者

有些是压缩业务而选择放弃,有些是无法经营,性质有所不同吧.

18
发表于 2008-11-15 11:39:30 | 只看该作者
不了解真是情况,不过觉得可能和具体业务及建厂目的有关;人家关闭了,不一定是弱,可能不过是策略选择而已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