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下一个30年,中国国家的主旋律是什么?

[复制链接] 1
回复
60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0-28 23:1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30年河东,30年河西,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俗语确实有一定道理。49年建国,78年三中开始改革,2008年改革30周年新政思路即将出台。毛泽东有诗句“三十一年还旧国”,我一直认为这些话具有一定的谶语性质----实际上我们从1989年开始,可以清晰看到中国每个30年不同的主旋律,那就是:

1889-1919 自光绪皇帝亲政到五四运动          这一30年是外敌压迫下国难与维新的30年;
1919-1949 自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这一30年是战争的30年(战争的30年)
1949-1979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79年      这一30年是阶级斗争人整人的30年(政治斗争30年)
1979-2009 是经济建设的30年
2009-2039是和谐社会政治\社会文明建设的30年

                       后三十年中国应该如何发展

  30年前,文革结束之后,国力几近崩溃的中国推开国门,开始变革与寻找。我们并不知道要什么样的结果,在西方人异样的打量中,中国人摸着石头过河,不仅解决了十三亿人的温饱,还摸出了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在云诡波谲的国际环境中,摸出了和平崛起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381元人民币,上升到 2007年的2640美元,增长了17倍;1978年—2006年,GDP实现了年均9.7%的高速增长,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奇迹。中国经验,显然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变革的成功样板。

 

  三十年沧海桑田、日新月异,但我们是否真的摸到了我们寻找的东西? 

   悲欣交集的2008,我们开始梳理30年来积淀在中国人集体回忆中关键词:肉票、粮票、购布证、样板戏已经永远成为忆苦思甜的标签,取而代之,手机、电脑、商品房、私家车、信用卡、创业、游戏、博客等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常态;以工农兵为主的社会阶层脱胎换骨,已经衍生为首富、大款、白领、教授、消费者、投资者、农民工、小姐、房奴、二奶等形形色色的人群;当然,深圳、浦东、中关村、金融街、长三角、珠三角、鸟巢等改革地标的另一面,是污染、矿难、黑心棉、苏丹红、三鹿奶粉等这些无法抹掉的灰色记忆。 

   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是改革开放中普遍的国民心态。到现在,发展成端起碗来不敢吃肉,撑着筷子骂娘。国家的崛起让我们骄傲,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心中忿忿不平?我们解决了温饱,告别了贫困,步入了高楼时代、车轮时代、数字时代,向全世界输送中国制造,并将飞船送入太空……但最后发现,我们的空气变了,江河湖泊变了,土壤变了,食物链变了,人心不古,我们居然没有能力为婴儿提供一杯安全的牛奶。 

   这是三十年的致命暗伤。高速增长的经济冲动摧生的金钱与物质崇拜,像一头公牛闯进瓷器店,打破了人心中脆弱质朴的价值取向与世界观,纯真年代宣告终结。 

   在我们缺衣少食的贫穷年代,原以为金钱与物质的彼岸就意味着幸福,所以,极度物质匮乏后的我们直奔彼岸,在利润的追逐中,一个民族的整体行为都因为物欲膨胀与商业伦理的缺乏而异化和扭曲,本属于公众的洁净空气与本属于私人的健康都被“无形的手”所攫取,最终,繁荣成为滴血的双刃剑,让我们发现贫穷时代的纯真、幸福与奢侈。而在我们要觉醒的时候,利益集团榨取一已之利所付出的代价,最终由健康与安全被戕害的公民加倍偿还。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是伟大的,谁也不能否定。但是我们要在前进中反思和回归。30年的开放,中国人已经告别了生存危机与发展困难,国民对幸福的追求与理解,已经上升到新的层面。以人为本的休养生息、经世济民、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重构、制度约束下的商业伦理、铲除特权缔造公平、均贫富等富贵、国民信仰与幸福感的再造与环境保护等,已经成为后30年寻找的发展真谛,也是大国崛起、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从这个意义上讲,追求高速增长的时代要终结了,不惜资源与环境代价的时代应该终结了,商业行为损害公共安全与健康的时代应该终结了,无所敬畏、人心不古的时代应该终结了,强调国家至上而忽略甚至掠夺公民财富积累的时代应该终结了。 

    中国开放30年之际,华尔街大墙倒下,唤醒了对美国标杆的怀疑。金融危机,让全球化的进程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与重构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没有像苏联一样分崩离析,也没有被传说中的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掉。反而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市场功能的过度强调与金融危机后美国国有银行的出现,说明这个世界上,没有固定的单极模式,每个国家的道路都应该是不同的,甚至美国也要摸着石头过河。而对于中国,我们的终极方向不是美国,但美国精神中依然有我们国家崛起要汲取的真谛,我认为那就是人文主义、民本精神。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给中国制定的策略是韬光养晦,30年之后,光鲜的城市与凋敝与农村比照,说明韬光养晦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坚守的原则。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衰退已是大势,中国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将会带来新的挑战。要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要靠刺激内需。因此,韬光养晦意味着要眼睛向内,珍惜国民财富,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与贫富悬殊,善待国民,积累民间财富并盘活国内市场,扩大内需,而不是像许多人头脑发热去华尔街抄底,占领美国。 

   30年开放与本届政府有一大德政,就是减免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使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为城市与工业输血的农村开始休养生息,而十七届三中全会聚焦未来改革方向,将农村土地改革做为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显示中国改革还将向纵深挺进。 

我们期待,未来的30年,是以民为本的,充满幸福感的繁荣年代。

沙发
发表于 2008-10-29 22:32:04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即将到来的30年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