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可怕的“差不多”

[复制链接] 0
回复
77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9-23 11:0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差不多”是中国人比较喜欢的一个词,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场合、任何事情上。
领导问员工:“工作完成的怎么样了?”员工回答:“差不多了!”领导满意地点点头;
恋爱中的女人问她的男友:“买房子的钱攒够了吗?”男友回答:“差不多了!”女友兴奋地给了他一个热吻;
老板问秘书:“人都到齐了吗?”秘书回答:“差不多了!”老板说:“那好,我们现在开会!”
老婆问老公:“你看看我今天买的鱼份量够不够?”老公拿起鱼掂掂说:“差不多!”老婆开心地哼着小曲做饭去了;
秘书长问市长:“您看我们今天总结材料中全市人均收入增长幅度这一项报20%怎么样?”市长说:“差不多吧!”于是秘书长兴高采烈地去布置工作去了;
爆破手问定向爆破专家:“您看这一吨炸药这样布置行吗?”定向爆破专家说:“差不多!”爆破手带着部下去埋炸药去了;

……

“差不多”一词几乎成了回答所有提问的标准答案了!
我查阅了许多资料,试图找到“差不多”一词的起源,但终于还是没有结果,不过“差不多”的观念自中国人自古有之却是不容辩驳的事实。“日上三竿”是几点,你知道吗?“一袋烟的功夫”有多长,你知道吗?“过两天”到底是过几天啊?“没多长时间”到底是多长时间啊?……外国人都说中国的厨艺太深奥了,他们根本学不会,因为他们永远也把握不了“盐适量”、“醋少许”之类的“关键技术”。

“差不多”一词的广泛应用的确能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如:甲骑自行车撞到了乙,乙要甲赔偿100元,甲不肯,只给20元,二人争执不下,交通被堵塞。围观的人便出来打圆场,说你们不要争了,你少要点,你再多加点,人又没什么事,差不多就行了。于是二人50元成交。一场矛盾化解,道路也随之畅通了。

“差不多”一词还是人们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最好的推卸责任的手段。工作中出现了重大失误,甲找到乙说:“我当时问你这样做行不行,你说差不多,现在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你说该怎么办?”乙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当时只是说差不多,又没有说肯定能成,难道你自己没长脑袋!”这是工作出现失误时的情景。如果这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成绩卓著,那么乙就要去找甲了,并会对甲说:“你看,我当时就说差不多嘛,这不马上就成功了。”这样功劳自然就有乙的一份。

“差不多”一词的广泛应用还充分激发了国人的创造力。如果市场上某一产品畅销,不久你就会发现很多与这种产品“差不多”的产品出现。“白沟”曾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该地有这样一种说法:假如头一天有人拎着一只别致的皮箱或皮包从白沟街上走过,第二天你就能在白沟的市场上买到这样的皮箱或皮包。当然你买到的不可能是原来厂家的产品,而是与原厂产品“差不多”的白沟货。可见,在“差不多”观念的影响下,国人的创造力、模仿力之强。这种超强的创造力与模仿力几乎应用于所有领域,金庸的书畅销,我来个“全庸”、“金唐”;“康师傅”卖得火,我来个“唐师傅”;“小肥羊”好吃,我来个“小*羊”……反正都差不多,不能“讲究”就“将就”一下了。
可怕的是我们的许多领导干部也把“差不多”当作了自己的工作原则,该调查研究的靠主管臆想下了结论;该亲自处理的由他人代劳了;该积极落实的,口头传达一下了事……工作敷衍塞责、虚报浮夸、哗众取宠的现象层出不穷,当出现问题以后以“我不知道”、“我不了解情况”为由尽力搪塞,以求明哲保身。正是这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差不多干部”的存在,使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不能上复,致使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不能有效落实,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里的形象。

更可怕的是在许多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方面也渗透着“差不多”的观念。“三鹿”事件解开了乳品行业潜规则的盖子,此时本应该是全国乳品行业积极处理问题,彻底反省,并积极采取措施实现行业自律的关键时刻,居然有人在此时大言不惭地辩白自己的产品与“三鹿”不同,其产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很小,不足以对人体产生危害。这又是差不多观念在作祟,我的产品里是“有”,但“很少”,差不多等于“没有”。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无耻的人!你的产品里出现了不该有的东西,说明你的产品有问题,你就应该积极地从自身管理方面找原因,此时你没有任何借口,也没有任何辩解权利,因为你面对的是人民大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在你看来“差不多”,可稍有不慎无数鲜活的生命就会消失在你的“差不多”之下。

……

根深蒂固的差不多思想,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不多文化”,使“差不多”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就拿本应体现公平原则的度量器具来说:外国人讲究精确,发明了天平,稍有不平便可表现出来;中国人在“差不多”观念的影响下发明了“秤”,秤的头高、头低完全可由人来操纵。在这方面可能中国人显得更人性化,朋友来了,“秤”高点;不认识的人来了,“秤”低点。反正高出部分可以在低出部分补足,我自己不吃亏又讨好的朋友,何乐而不为呢?不仅使秤如此,最后发展到使“权”也是如此!看来腐败现象也是与“差不多”思想相关联的!

胡适先生在1942年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认为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让他去买红糖,买成了白糖,认为红糖和白糖差不多,让他记账,认为“千”比“十”只多一小撇,常常把“十”记成“千”……后来得了急病,家人没有请到东街的汪大夫,却请来了医牛的王大夫,他认为“汪”、“王”差不多,就用医牛的方法医吧,结果不到一小时,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还断断续续地说着他的名言:活人和死人也差不多,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认真呢?”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法号叫圆通大师。

胡适先生最后说:无数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在我认为胡适先生在写作此文时还是很客气的,如果再让这种“差不多”思想畅通无阻地流行下去,我们整个民族就很危险了!
不写了,先到这里吧!时间“差不多”了,我该吃饭去了!
哈哈!差不多!


附:胡适先生《差不多先生传》

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

你知道中国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店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先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