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电子书籍] [下载]双赢沟通

[复制链接] 22
回复
36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8-12 09:2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upload=rar]down9_0410.asp?ID=109066[/upload]


前言 愿大家的心灵能够沟通

    一九九七年八月,我应统一企业和清华广告公司的邀请,在台湾五个城市举行巡回演讲。
      

虽然过去已经有许多演讲经验,但是面对这种每场一两千听众的场面,我仍然有相当大的心理压力。

    为此,我特别回到哈佛,蹲在图书馆两个月,并且复习我过去在大学及研究所的上课笔记,好像写学术论文一样,做一番“重组”和“思辨”的工作。

   只是,演讲毕竟不是“论文发表”,我发现修了五年多的心理学,当我面对这个非常普通,甚至可以说每天都要用到的“沟通的主题”时,竟不知从何入手。

   这件事,让我进一步感觉,“学理”固然是由生活中产生,但是当学者们天天研究理论时,却可能与生活脱了节。

   所以在论文里谈学理容易,在演讲场上谈生活,反而困难。

    我也了解到,为什么许多心理学重要的作品,竟然是作家、社会工作者和记者写出来的。

 

    幸亏我有个作家,也是“生活家”的父亲。在我最艰苦的时候,和我坐下来,一项项讨论这次演讲的主题。

    我把我找到的资料,逐条说给他听。他记笔记,好像听我讲课。

    他又整理我的资料,并加上他的看法,说给我听,由我打入电脑,成为我的演讲稿,也“扩大”为这本书。

    于是,我在哈佛学到的理论,居然一下子与父亲四十多年的生活,结合成一个活生生的东西。那不再是“生硬的教条”,出不再是“平常的生活”,而成为“真实的见证”。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启示棗学问是活的,不是死的,学校里学的东西绝对要与校外的生活连接。否则理论归理论、生活归生活,再高的学位出没有用。

 

    出正因此,父亲和我把这本书写得像故事书似的。只在重点处提到些理论。希望大家看完这些“经过组织的小故事”,自己就能产生“沟通的兵法”。

    这些小故事,有我收集的、编写的,更有许多是由我父亲提供的。他是个很会说故事的人,许多死板的东西,经他“重组”,就成了生动的故事。

    他甚至笑说,他把好故事都给我了,他还写什么?而与我约定棗
我必须回馈给他更多的灵感。也就是,我们以后要经常“用我的理论和他的生活撞击”,产生新的火花。

     此外,由于本书将作我演讲之用,所以虽然是两人合作,但在叙述上,以我为第一人称。我常想,如果演讲能够成功,读者又能受益,父亲和我的这里边段合作,不就是双赢,甚至三赢的沟通吗?

 

   沟通是生活,也是一门大学问,盼望这本书,就是以最生活的文字,与各位做一番沟通。希望大家能有些领会,使这个社会能沟通得更好,愿大家的心灵能够沟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2 9:26:44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23
发表于 2009-4-9 15:56:04 | 只看该作者
好书,谢谢![em01]
22
发表于 2009-1-8 13:30:14 | 只看该作者

ok! thanks

21
发表于 2009-1-5 22:11:48 | 只看该作者
好书!谢谢!
20
发表于 2008-12-5 11:30:08 | 只看该作者
参考一下 ,thanks
19
发表于 2008-12-1 19:17:26 | 只看该作者
[em01]
18
发表于 2008-10-20 21:36:2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
17
发表于 2008-10-19 15:43:44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谢谢分享!!!
16
发表于 2008-10-17 13:31:48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谢谢分享
15
发表于 2008-10-8 21:40: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em01][em01][em01]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