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路雪作为全球冰淇淋行业的第一品牌,联合利华的独资子公司,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经历大肆跑马圈地失利后又开始集中于沿海和内陆较发达城市集约经营,其市场份额一直未得到有效提升,只是其固守的中高定位路线仍在坚持。而其最大竞争对手雀巢,却因为种种策略的失当和投入的不持续,失去了与和路雪平起平坐的地位,这也导致了在中高价位的冰淇淋市场里,和路雪面临的是孤单的培育消费者,这也使得该阵营的消费群体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扩大,份额也只能缓慢的提升。但缓慢并不代表没有未来,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一些沿海和内陆发达城市的和路雪消费群体在稳步扩大,在未来的主流渠道---现代渠道里和路雪一枝独秀。在沿海发达城市,和路雪的份额在获得优势的情况下还在稳步增长,国内一线品牌也逐渐显得力不从心。在内陆的发达地区,和路雪的主要参与市场也逐渐有了起色,和路雪也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国际品牌,我们相信他有灿烂的未来,但作为国内的一线品牌,也完全有能力占有长期优势,保持主动。 其实,拿什么去战胜和路雪,是一个关于长期和未来的命题,现在的市场统治者,还是国内的一线品牌。国内第一品牌伊利的销量已经在30个亿以上,而和路雪还不足10个亿,但销量贡献上的巨大差异仅仅代表了目前的优势,对付和路雪这样级别的国际品牌,是场马拉松,他们具备超过国内品牌几倍的耐缺氧能力,同时也拥有国际市场多年的品牌经验积累。 而国内一线品牌,是坚守还是继续进攻? 首先,作为国内一线品牌,要正确的理解竞争,尤其是与自己同级或是更小级别对手的竞争。尽量少的在竞争中消耗,而是在竞争中发展。 1、 竞争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好的活着。 当年的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踏遍欧亚大陆,所向披靡,然而蓦然回首,却发现曾经征服的城池再度成为失地,野心带来的是更多的敌人,而敌人却如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蒙古骑兵最终没有得到想要的帝国。得到更多的是对抗、是分崩离析、是一个不太长命的中国王朝。一家通吃在现实世界中不会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不可能,而且在相对宽泛的细分区间里,永远会有至少两家企业参与并领跑,两匹马赛跑是相对成熟的市场格局。 一线品牌在竞争的过程中,过于偏激的想去挤垮对手而耗费了巨大的资源,对自身的健康和长期发展也构成了不利影响。而与“挟品牌称雄特定区间”的国际品牌的比拼,绝非朝夕能定论,也不是资源消耗与价格拼杀能解决问题的。当一线品牌以资源为代价,轰轰烈烈进行着热闹而没有长远意义的低级竞争时,他们未来的敌人正在打造他的品牌,同样是花了钱,我们放了鞭炮,而和路雪却在积累子弹。 竞争不应该过多关注对手是否活的很好,而是应该关注自己是否过的更好。在竞争中获得自身的发展,在竞争中打造属于自己的天空,这是竞争的最高境界。一个企业吞不下一个产业,即使你有能力吞下,国家政策法律也是不允许的,既然事实如此,我们何不重新审视竞争?态度从来都是一个导向,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冷饮企业多如牛毛,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一线品牌从来没有停止过战争和扫荡,但结果却并不如人意,该死的敌人还活者,而且活的很好。而自己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再去面对国际品牌的蚕食。冷眼反观,目的达到了吗?其实也不能完全否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意义的,只是与预期相去甚远罢了。 和什么样的人竞争,反映的是你具备什么样的高度和企图。综观国内冷饮,一线品牌除了把目标朝向和路雪,其他国内企业都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也构不成真正的威胁。和这些敌人纠缠在一起,只能自贬身价,浪费精力,迷失自我。而以和路雪为代表的国际品牌,才是真正的敌人。和他们之间的竞争,才是真正有益的 2、 重视竞争,更重视需求。 营销本身是研究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活动,而竞争,应该是营销活动中的的定位和效率比拼。但竞争往往使我们渐渐忘了最初的使命,那就是消费者的需求。过去的竞争都是在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环节展开的,这样的竞争的立足基础就是有争议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环节,不过是我们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个手段而已,立足于此的竞争,缺乏长远意义。企业真正的未来并不在这些中间环节,而在于消费者需求。 为了竞争,我们的差异化最主要关注的是价格,而消费者关注的,并不仅仅是价格,更多的是价值。产品的价值就存在于品牌中。品牌价值塑造是个双向过程,一方面我们要在品牌中注入更多的内涵,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消费者的认知。和路雪坚挺的高端路线和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就是对品牌力量的一个最好证明。让产品的物理特点好一点,赋予产品更多的精神内涵,我们的竞争水平自然就会提高,对未来的把握也就更加实在。 来源:有效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