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加入
快捷导航
打开微信扫一扫
搜索
家园
BBS
个人中心
Space
本版
用户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加入
当前位置:
»
家园
›
生活
›
休闲大院
›
帖子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谈天说地]
月收入在2500元以上“小康族”的理财之道
[复制链接]
14
回复
1734
查看
solarxia
solarxia
当前离线
齐家者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3-6-9
楼主
电梯直达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8-26 19:22:00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四城市月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小康族”人数众多
Visa国际组织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四城市的一项调查显示,月收入在2500元(人民币)以上,年龄在20至44岁之间的“小康族”人数众多。为了帮助日益庞大的“小康族”寻求安全且收益较高的理财方式,银行专业理财师特地量体裁衣,专门设计了理财个案。
■家庭主角:
丈夫:张明,税务部门工作人员,月收入2500元;
太太:李小雯,银行职员,月收入3000元;
女儿:婷婷,小学四年级学生。
■收入情况:
张先生的家庭月收入在5500元左右,其家庭资产除一套已参加房改的116平方米住房外,还有8万元银行定期存款,2万元国债。夫妻双方单位都实行公费医疗,并缴纳养老保险金,二人生病、养老基本能够得到保障。所以,近年来张先生一家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支出日渐增大,特别是在保证家庭日常生活开支的同时,用于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消费逐年递增。现在,张先生既有积蓄又有每月两千元左右的结余,但他对未来子女教育等预期开支却未敢抱有乐观态度,理财行为也十分谨慎。
■理财分析:
张先生现有的理财品种均属保守型投资,虽然较为稳妥,但综合年收益仅为2%左右,很难抵御物价上涨带来的资产贬值风险。同时,如今教育类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如果女儿婷婷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中等水平(或以下),数年后升初中、高中时的择校费将高达4万元左右,上大学的各种开支更大。如果张先生继续保守理财的话,那时的家庭积累恐怕会捉襟见肘,出现财政危机。另外,张先生的理财结构中没有保险类的投入,家庭成员的人身保险、家财保险几乎为零,这也说明张先生没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万一夫妻一方出现意外,或孩子出现重大疾病,家庭现有的积蓄显然是杯水车薪,难以应急。
■理财建议:
1.寻求收益高、能保值的理财产品
国债是所有投资渠道中最稳妥的理财方式,考虑国债不缴利息税、提前支取可按相应利率档次计息等优势,国债应作为家庭理财的首选品种。所以,张先生应加大持有国债的比重,定期存款中如果有到期或存入时间不长的,可以支取后转为凭证式或记账式国债。
开放式基金具有“专家理财、风险小、收益高”的特点,如果认购或申购运作稳健、管理规范的开放式基金会取得较高的收益。教育储蓄具有不纳税、利率较高的特点,六年期教育储蓄的年利率为2.79%,而零存整取的最高年利率仅为1.584%(税后),张先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惠政策,到银行为孩子开立教育储蓄账户,假设每月固定存入260元,孩子上高中时可取回本息2万多元。另外,应当为家庭成员购买适量的人身保险以及家财保险和分红保险。
2.适当进行风险投资
目前,我国股市日趋规范,一些庄家恶意操纵的股票纷纷跌停,市盈率不断降低,如果看准时机购买一些股票,可取得较高的回报。近来各银行争相推出了“汇市通”、“外汇宝”等炒汇业务,很多汇民都有10%以上的投资收益,张先生也可以考虑到银行开户进行炒汇。此外,如果张先生对古玩收藏、金银纪念币有一定的了解,也不妨在价位低的时候囤货等待升值。
3.加大子女教育的早期投入也是理财
许多人在对子女教育投入上存在误区,包括张先生在内,只考虑攒钱供孩子将来上学,但学习成绩不理想,今后要交的择校费等花销更大。因此,从小就应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张先生可以为孩子请个家教,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不妨根据孩子的爱好,选择乐器、体育、美术等一项特长,投入一定学习费用,进行重点培养。这些早期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将来子女教育的开支,这实际上也是科学理财。
4.盘活家庭固定资产实现增收
如果当地二手房价格较为适中,张先生还可进行房产类投资。可以支取部分银行存款,不足部分办理住房贷款,购买二手房进行出租或进行房产经营。这样,不但能达到借鸡生蛋、广开财源的目的,而且随着房产价格的攀升,还可实现家财保值增值的投资愿望。(完)
收藏
0
分享
有用
0
无用
0
回复
举报
sihai
sihai
当前离线
志学者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4-5-4
15
楼
发表于 2004-6-4 18:03:00
|
只看该作者
太不切实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北丐
北丐
当前离线
志学者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4-6-2
14
楼
发表于 2004-6-3 14:20:00
|
只看该作者
我建议这个帖子入闱2004度最具生活价值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asmer
asmer
当前离线
志学者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4-1-7
13
楼
发表于 2004-5-31 13:0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
hx023
在2003-9-8 9:57:00的发言:
从文中看,张明一家其它一切都具备了,只有日常生活开支,再加上人家是公务员,医疗等都有地方报销,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是小康并且略有超过了。 各位不要理解偏了。
同意大哥的话,北京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我想我是海
我想我是海
当前离线
志学者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3-6-4
12
楼
发表于 2003-9-10 09:38:00
|
只看该作者
国家干部是不用买房买车的,国家都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hx023
hx023
当前离线
贵宾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3-1-10
11
楼
发表于 2003-9-8 09:57:00
|
只看该作者
从文中看,张明一家其它一切都具备了,只有日常生活开支,再加上人家是公务员,医疗等都有地方报销,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是小康并且略有超过了。
各位不要理解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solarxia
solarxia
当前离线
齐家者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3-6-9
10
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3-9-7 18:29: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里指的应该是内地城市,绝不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fhkkkk
fhkkkk
当前离线
诚意者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2-12-7
9
楼
发表于 2003-9-7 14:07:00
|
只看该作者
在保险公司的人的口中,这一定是小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tommy797
tommy797
当前离线
志学者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3-9-1
8
楼
发表于 2003-9-5 21:19:00
|
只看该作者
哈,在深圳只能吃WAL-MART的五元盒饭了,不够花啊不够花,呵呵,比农民还穷20 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mary
mary
当前离线
志学者
总贡献
注册时间
2003-9-1
7
楼
发表于 2003-9-1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那要看在什么地方,在深圳肯定只能喝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2002-2014
栖息谷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602689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