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上海之理财性格:精在明处

[复制链接] 1
回复
55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5-12 10:4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在明处,正是上海式精明的特点,也可以看作是对精明二字的又一种解读。” ——摘自易中天

    《读城记》

  陆毅:老婆炒房炒出好几套

  从学生时代走在一起,直到两年前幸福完婚,陆毅和鲍蕾的爱情故事一直是娱乐圈广为流传的佳话。过去的两年里,陆毅的事业节节高升,而鲍蕾的曝光率却几乎没有,她甘愿做陆毅背后的女人。

  结婚后,陆毅工作赚钱,鲍蕾则在家理财,买股票基金,甚至是炒房,如今的鲍蕾已经倒腾出几套房产

  陆毅:我不能当老板

  演艺圈的人一般都会凭着自己的名气搞一些副业。2003年,陆毅投资入股上海一家音乐式的西餐厅,餐厅位于上海静安公园。第一次当老板,陆毅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想到用自己的名声来对外宣传。餐厅悄无声息地开张了,每天晚上8点多开始营业,到早上三四点钟打烊。

  一个月下来,陆毅觉得太累了。因为生意不好的时候,自己很着急,而生意太好了,自己又要管这管那忙个不停。几个月后,刚好有人找陆毅拍戏,他就撤资不做了。第一次投资使他明白:自己不是当老板的料。

  陆毅说自己是一个没有什么投资理财意识的人。结婚前,他把钱交给父母打理。结婚后,家庭理财更是全权交给妻子鲍蕾。他说拍戏太辛苦了,不希望妻子也这么辛苦,所以就让她在家里理财。

  鲍蕾:炒股也没有亏

  鲍蕾理财很有一套,如今倒腾出好几套房子。不过,用陆毅的话说,鲍蕾开始炒房时,是跟朋友瞎起哄的。他们的好朋友任泉、李冰冰等经常到上海玩,也都在上海买了房子,鲍蕾也就跟着买了几套。买下后空着没人住,后来房价大涨,他们卖掉几套赚了不少钱,朋友们都夸他们有眼光!

  不过,鲍蕾对于炒房却有自己的说法。她说,最开始,她也不是想着要炒房。只是有空闲时间就喜欢看看买房卖房的信息,开始买房是因为自己是学美术的,对家居装修很感兴趣,喜欢将买来的房子花心思“打扮打扮”。自己又喜新厌旧,有时候刚装好又看中别的样式了,怎么办?只好将这套卖掉再买新的。一来二去就养成了这个投资爱好。有时陆毅也会提点意见,但是几乎都被鲍蕾否了。

  其实不只是炒房,婚后很少亮相荧屏的鲍蕾,手中还有好几只股票。前段时间股市大跌,鲍蕾的成绩如何呢?有没有被套住?他们说没有,因为结合了许多朋友的信息和建议,在上证指数还在4000多点时,就抛出了手头的股票,保住了胜利的果实!

  老上海人:散户理财不靠专家

  每经记者 卜春艳 发自上海

  股民变“基民”成为一种趋势,可陈先生依然忠实于自己的散户身份。去年,他靠牛市发财,把25万元变成了65万元。如今股市震荡,但他依然相信自己的眼力,没有丧失投资信心,还找到了多次“刀口舔血”的机会。

  陈先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大学毕业后换了几家单位,收入节节攀升,目前在浦东一家外企从事销售工作,月薪8000元左右。妻子在一家职业技术学校当老师,月收入6000元左右。他们还有一笔收入,是每月1500元的房租。

  说起来,陈先生是一个老股民了,1998年第一次染指股市,在“5·19行情”中对股市投资的兴趣升至极点,以后几乎不再储蓄,而把结余的收入都投入到股市中。当然也有过“血的教训”,在2001年开始的漫长熊市中,最惨的时候,账户内的市值“蒸发”了近60%。“我都不敢告诉老婆损失有多大。”陈先生说,他在2006年 “收复失地”;2007年 “乘胜追击”;2008年则要“巩固阵地”,由于持仓不重,且部分投资于QDII,比A股大盘的损失要少20个百分点左右。

  就在记者采访他的当天,陈先生短线看好深市的北矿磁材(600980行情,股吧),买入当日收盘上涨5%。陈先生说,妻子不懂理财,自己则偏爱研究股票,现在掌握了技术选股的一些诀窍,除QDII外,主要是扮演好散户角色,没有太多依赖专家理财。

  新上海人:5年后 理财开始了

  每经记者 郝匀嘉 发自上海

  今年36岁的赵先生和爱人都是从部队转业到上海的,是标准的新上海人,“经过这几年的上海生活后,理财开始了。”

  刚到上海,赵先生的爱人在一家外企打工,月薪5000元,赵先生的月薪不足2000元。由于每月房租花费1100元,赵先生总感觉租房的钱白扔了。2003年初,他们买下了现在居住的113平方米房子,到2005年,他们就还清了贷款。

  赵先生说他的很多朋友也是新上海人,手中有一些闲钱后,有人开始买车,而他没有赶这个时髦,“我是《穷爸爸富爸爸》的读者,理财观念很晚才建立,但一直坚持书中观念:尽量减少消费支出。”当赵先生有了第一个1万美元后,他购买了一种1年期的理财产品。当时是被10%的回报率吸引,但是到期收益才2.5%,因为他完全忽略了回报率前的“预期”两个字,而此时人民币已升值8%。去年,他又把15万元投到另外一种两年期预期收益18%的理财产品上。

  去年,赵先生把1万美元投到B股,随着去年10月份股市下跌,在股市中的收益已经少得可怜,只能用“还好没有亏”来安慰自己了。用赵先生的话说,“平民总是期待暴富的神话,但无论牛市还是熊市,散户总逃脱不了随波逐流的命运。像我这样的人,2007年最大收获是深刻感受到理财的概念到来。”

  去年9月起,赵先生开始投资基金,前期投了12万多,然后每月按照3000元定投。到目前已经亏了3万,但他说仍然会坚持定投基金。赵先生说:“对于我们这些新上海人来说,前5年还是在为生活奔波,那些少量理财带着90%的盲目。接下来的5年,在生活无虑之后,我们将开始考虑获取真正的第一桶金,那个财务自由的梦想始终萦绕在我们的心头,理财从现在开始。”

  上海老外:看好境外投资

  每经记者 马骏骎 发自上海

  5年前,英国人Colin来上海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名叫AustenMorris的英国财富管理咨询公司担任顾问,这是一家帮助在上海的老外开展境外投资业务的公司。Colin说,现在在上海,类似的咨询公司陆陆续续地出现,虽然对外并不声张,但各公司都积极在那些驻沪公司高层老外中开拓市场。

  对这个市场,Colin说,境外投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把手头的外币放进避税港,在参与投资的同时,享受零税收的优惠。如今,境外投资已经成为国内很多老外理财的主要选择之一。

  当被问及在沪老外如何看待中国内地的投资市场时,Colin说,“大部分外国人对投资中国市场持谨慎态度,尤其是A股市场,在我认识的朋友里,还没有人去投资中国的股票或者基金。”记者了解到,老外投资A股市场最主要的顾虑在于他们并不了解A股市场,认为风险过高。Colin还表示,中国仍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去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此外,这些在沪的外籍人士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领外币工资的,这也导致他们更偏向于境外投资市场。

  不过根据Colin的经验,他在中国的5年间,也经历了一些变化。据他回忆,5年前,80%的在沪老外,都是在国外公司受聘后被派遣到中国来,这批人在上海的衣食住行,甚至到子女教育等都由公司包管,因此手里有很多闲钱可以用于投资。5年后的今天,更多的老外由上海的公司直接雇佣,在上海要找一份工作比以前要容易很多。在说到投资取向时,Colin说,这些老外在上海主要选择投资一些公司,比如成立合资企业,或者进行境外投资,他们还是不太愿意涉足A股市场。

  不过,目前由于Colin和女友领取的都是人民币工资,所以并没有购买境外投资产品。

沙发
发表于 2008-5-13 10:28:06 | 只看该作者
阿拉上海仁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