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好奇心是人才卓越的引擎

[复制链接] 0
回复
75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3-25 20:1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奇心是人才卓越的引擎

作者:Jim Collins | 来源:《全球商业经典》 | 时间:2008-03-19

  好奇心是人才卓越的引擎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为了找出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秘密,他花五年时间,从1435家公司中筛选出11家公司,整理出超过10万页的资料,写成《从A到A+》(Good to Great)和《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两本书,在全球销售超过700万册,连续七年位居美国商业畅销书排行榜,在国内更成为各大管理学院EMBA和MBA的共同教材。

  作为一个“发现卓越之道”的管理大师,柯林斯说“懂得选择是成为卓越的第一个关键”。他提出,卓越的企业多半不是因为机会太少而饿死,而是因为机会太多、消化不良而败亡。在《从A到A+》书中,他告诉读者要想掌握卓越之道,成为一个社会企业家之前,可以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你是刺猬,还是狐狸?”

  “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狐狸是一种狡猾的动物,能够设计无数复杂的策略,偷偷向刺猬发动进攻。狐狸从早到晚在刺猬的巢穴四周徘徊,等待最佳袭击时间。狐狸行动迅速,皮毛光滑,脚步飞快,阴险狡猾,看上去准是赢家。而刺猬毫不起眼,它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整天专心寻觅食物和照料它的家。狐狸在小路的岔口不动声色地等待着。看到刺猬出现,‘啊,我要抓到你啦!’狐狸暗自想着。向前扑去,跳过路面,如闪电般迅速。刺猬意识到了危险,立刻蜷缩成一个圆球,浑身尖刺,指向四面八方。狐狸看见了刺猬的防御工事,只好停止进攻。”

  许多人也像狐狸一样,思维在很多层次上发展,把世界看得很复杂,而像刺猬的人,则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一条基本原则,或一个基本理念,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不管世界多么复杂,都会用这个原则专心面对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局面。

  “有趣的是,有重要影响力的人都是刺猬,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都是把复杂的世界单纯化。”柯林斯说。

  柯林斯说,对企业而言,要建构“刺猬原则”,才能找到有利的商业竞争位置,这个位置就是三个圈圈的交集处。柯林斯认为,同样的“刺猬原则”也可以应用到个人身上(见20页示意图)。这该怎么演绎?

  《全球商业》专访到柯林斯,他讲述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生,正是不断地选择哪一件“最重要的事情”的过程:为了选择专心写书,他与妻子曾经度过一年收入只有3.3万美元的日子,比自己的学生还要拮据。后来,任职的学校决定给他一个博士学位,但他认为这会让他的思路缩小,竟然拒绝,以至于被迫放弃斯坦福大学的教职。离开学校自己成立研究室后,他又只想专心做研究,不爱从事更赚钱的咨询顾问业务。大家都认为他不循常规,但是坚持到最后,柯林斯的书大卖,他的著作在年营业额千亿美元的《财富》500强公司主管案头上,成为必备之书。

  这个原本预定45分钟,最后又延长为1个小时的采访,在电话的那头,对于每个问题,他多次沉吟,有一次沉默时间还超过10秒。但一旦认真思考完,他又开始不厌其烦地举例说明,非得把事情说明白。事实上,在采访一开头,柯林斯就提前轻声向我们“抱歉”:“请你们要谅解,我可能会需要多一点时间思考,常常会沉思,不要以为电话断线”

  本刊将与柯林斯的越洋电话访问,忠实呈现在读者面前。从下面的访问里,可以看到这样一位成功者,是如何要求自我、追求卓越。

  《全球商业》问(以下简称问):为了找出人生应该专注的目标,您提到所谓的刺猬法则,这三个圈圈最好都要有交集。一定要三个吗?要同时找到三个似乎不容易?

  如何找出人生目标?

  不是凭空幻想,要从经验里挖掘
  

  柯林斯答(以下简称答):如果你只找到两个圈圈,那生活可能会失衡。想想,如果你只做那些你能做到最好的事情,但你却毫无热情,这就是一种不好的组合。假使你有热情,有能力,但你却没有经济资源,这也是不好的组合。话说回来,如果你拥有热情,又找到经济资源,但你天生就不是这块料,这也不是好的组合。所以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找齐这三个圈圈。

  我发现用这三个圈圈帮助个人,和它怎么协助企业有些细微不同。第一个热情的圈圈,谈的是一件能让你充满热情,很享受、很喜欢做这件事的感觉。第二个圈圈,谈的是你在做的是不是你天生拿手的事,这和你在这件事上面是否表现杰出无关,因为你可以将某件事做得很好,但你不一定要有做这件事的天分,换句话说,你不一定能发挥天分把这件事做好。举例来说,我可能数学很好,但我不一定就是个数学天才。当你在做一件你有天分的事情,你会觉得如鱼得水。第三个圈圈是对社会有贡献,而且是社会认为有价值的贡献,你到底可以做些什么来为社会加值?当你能得到这三个圈圈——热情、有天分、做有价值的贡献,就能让人甘愿为你把钱掏出来。

  我发现有一个帮助个人找出这三个圈圈的方法,就是为每个圈圈写一篇论说文。题目是:你对什么东西很有热情,以及你对什么毫无热情。还要写一篇,谈你对什么有天分,对什么则无。第三篇则写,到目前为止,你能做些什么社会认为有价值的事情。

  当你写下这些文章,你要交给那些了解你的人看,他们或许就能帮你找出这三个圈圈重叠的地方在哪。

  拿第一个热情的圈圈来说,你不是凭空幻想或做梦梦到自己对什么有热情,你必然要在过去的人生经验里去找到一些证据,看看到底你对什么有热情。第二个圈圈,天分的圈圈,你应该要回头去看你的经验,你过去的历史,在你过去的人生经验中,有哪些线索能有效地指出你对某些事情具有天赋。第三,找寻实证来佐证你能做哪些社会认定为有价值的事,你能有所贡献,接着你才能有所建树。这可不是在做梦,而是从经验论出发。

  问:您自己有没有尝试过运用这法则呢?

  答:我认为我是个幸运儿,因为我有很棒的良师益友,因他们的指引,我才能找到那些圈圈。

  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我发现我对学习充满热情,我很有好奇心,想了解事情是怎么运作的,抽丝剥茧找出逻辑,并且跟其他人分享我学到了什么。在研究所时,每次上台报告我的发现,我就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并明白我对这些事情有专长,也有热情,之后不管在麦肯锡,或是教书、写作,我其实都在发挥这些,很幸运,大家也想知道我的发现,我也因此能对社会有更多的贡献,社会会允许我继续做我的工作。

  我觉得每个人可以依照过去的经验去找寻这样的圈圈。其实每个人找到的方式很不同,有人几乎是意外发现的,有些人则是花了一段时间才找到。但我要厘清一件事情,这些和规范、勤劳、还有一点运气,绝对脱不了关系,因为人生是没有保证的(There’s no guarantee in life)。

  我其实是有一些很棒的良师益友,他们帮助我做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比如,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编按:已过世的管理学大师)曾对我说,你要追求的,不是你可以成就什么,而是,你可以贡献什么。当你这样问自己,会帮助很大。

  问:这么严谨的做事态度,你的时间管理是不是也很有纪律?

  答:我是那种喜欢安静、沉思的人。我就是喜欢

  (找不出字眼)实际上,你翻开我的日程表,你会看到有些日子叫做“空白的日子”,它代表的意义是,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排在这一天。

  我会事先在一两个月前定下这些空白日子,他们就是被设计来维持生活中某些宁静的时光,这些空白时间就跟日程表上其他的预定行程一样重要,在这些时间,我不排任何行程,但我还是可以工作,只是我不要有任何的既定行程。这一天,是属于我和我的谬斯(Muse,灵感之神)的。

  如何达到自我管理? 
  

  以决心执行自定的规则
  

  我对今日世界的观察是,这个世界已经充满太多“噪音”(noise)——电子邮件的噪音、电话噪音、会议噪音,24小时不断循环。但你知道吗?当我们在研究那些卓越的企业时,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指出,哪些成功的人比其他人更勤劳或认真,哪些不成功的人就没有拼命工作。差别在于,成功的人是用智能在工作,我指的不是聪明(***art),而是有深入的洞察力(insight)。

  当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最初和罗伯特·诺宜斯(Robert Noyce)一起建立英特尔(Intel)的时候,靠着摩尔定律的洞见,预见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2到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而价格会下降一半,借着这个洞见,他们建立了英特尔独特的基本模型。

  你当然可以非常努力地工作,超时工作,不给自己一点喘息的空间,但如果缺乏这样的洞见,就像英特尔没有了摩尔定律,他就不是英特尔了。

  这就是宁静可能带给你的一个反省、思考、寻找的机会。比尔·盖慈(Bill Gates)也有自己的读书假,他会带着他的书暂时离开工作,好好消化、思考事情,并带着更深的想法回到工作岗位。金百利(Kimberly-Clark)的前CEO 达尔文·史密斯(Darwin ***ith)有个拖拉机时间(tractor time),他在威斯康星州有个农场,他会到这个农场去搬石头,把石头从农场的这边搬到那边,他会做上一整天,这就像是他在公司里,把他某些东西从财产的这边,搬到那一边,然后又搬到另一边。这就是他的宁静时间,他的空白时间,他在思考,是带着一些想法离开,再带着一些洞见回来。

  我认为我们若永远不给自己这样的时间,让自己找到一个安静的房间,有机会整理思绪,你很难有机会让自己停下来思考、更深入地了解一些事情。

  问:你定下时间管理原则,也意味着要有纪律地去拒绝许多事?

  答:对。比如说,我的时间主要安排在研究写作和教书上,为了确保我能确切执行,我定了一个催化机制,叫做亲临博尔德规则。

  也就是说,我不会和任何组织建立一种直接咨询关系。除非他的最高主管同意亲临我在博尔德的研究室。我知道很多人花大笔的钱在咨询顾问身上,但是钱不等于决心,除非他愿意自己飞过来请教,因为每个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如果他愿意执行,那么我发挥一个老师重要作用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这都是决心的问题而已,你要通过一个机制去执行。如果你决定接下来四小时都要写作,那么你就要拔掉你的网线,不准上网,拔掉电话线,关掉手机,把电池锁进抽屉里。然后你坐下来说,这就是我的机制。

  如何保持动力?

  永远对周遭事物保有好奇心
  

  问:是什么驱动你这样积极地管理自己?

  答:最深层的答案是好奇心。一位良师曾跟我说:你不会想要成为一个有趣的人(interesting person),你要成为一个对什么都感兴趣的人(interested person)。我想说明一下,我对好奇是上了瘾的。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想增加一些趣味,对我来说,就是好奇心,这就是我人生的动力(口气很兴奋)。

  我就是想要了解事物,学习新的东西,对每件事都找出道理来。我现在正坐在我家的办公室,我今年的生日礼物就在离我两英寸的地方。我今年拿到的生日礼物,不是那种会让一般人觉得很兴奋的礼物,但却让我很兴奋,是一座像旋转木马的三层圆形资料柜,装满了和研究相关的资料夹和书籍,光坐在这里翻开书,就让我开心极了!我最深层最深层的驱动力,其实是一颗纯粹的、不受拘束的好奇心。而且这是一种永不匮乏的资源,每天晚上睡觉前,你觉得你的好奇心已经得到充分满足了,隔天一早你醒过来,猜猜看?你又充满了好奇。这是我体内的一座小引擎,除非有一天我不在了,它才会停下来。我就是喜欢这样!我就是喜欢这样!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