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写的《激荡三十年》读后感,与同好。 10日,《激荡三十年》第二 友人大夸《激荡三十年》,今天终于买到下册,算上之前看过的上册,感觉有些了了。 正如吴晓波在书中以及各媒体专栏中一再提到的,这三十年是政企腾挪的三十年,但是,关于政企如何腾挪,吴晓波语焉不详,《三十年》的笔触深度远不如马立城的《大突破》,甚至不如冯仑的《野蛮生长》。这可以当作是吴晓波为了规避大陆审查制度的不得已而为之,其情可原,但毕竟让书本的价值减少了很多。 吴晓波也说过要为企业而史,但至少从我个人接受的史学训练来看,《三十年》还不足以称史。吴的笔法过于轻灵,这让文章好看,也让逻辑输于简单。陈平原写过一本名为《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的书,我拿来评价吴晓波,吴的文章可以看作是文人爱史,却没有学者治史的功力。在这一点上,吴晓波远不如同样写企业史的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一书中,你可以看到企业生长的宏观环境,也可以看到企业成长的微观管理,而这些,《三十年》中基本没有。 不过,即便这样,我依旧认为《三十年》是本好书。从文章角度来看,辞句舒畅。从史料角度看,《三十年》有一定的索引作用,为将来写出更好的企业史提供了便利。更值得推荐的是,吴晓波的书虽然不是丝毫毕现的工笔,但吴晓波的才华让他的书至少可以看作是能够传神的写意。 所以,在没有更好的企业史图书出现之前,我个人认为《三十年》是我所看过的,排在《大突破》之后的,第二好的书。 11日,文人之文、学者之文——再说《激荡三十年》 昨天写了《激荡三十年》读后感,收到不同意见,择要答复。 1、政企关系的深度 有人说《三十年》写的挺深的,我依旧保持原有意见——《三十年》最多也就是貌似很深。 关于深度,诸君可看《大突破》、《铁本调查》、《25年》以及各学者文章,甚至可看《血色浪漫》中李源潮与钟跃民关于大陆经商的对话,其辛辣程度皆超《三十年》。上述文章同为大陆公开出版,但对政商关系的叙述可说刀刀见血。 反观《三十年》,轻巧太多。 2、关于宏观背景与微观管理 我在昨天的日记中说:“吴晓波远不如同样写企业史的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一书中,你可以看到企业生长的宏观环境,也可以看到企业成长的微观管理,而这些,《三十年》中基本没有。” 这一判断,尤为被人不满,认为我轻慢吴晓波太过。我在此可以举例证明。 如宏观背景。 《三十年》中有文:94年,内陆消费热情高涨,因为很多企业大举扩张。 但是,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内陆消费在94年就热情高涨了呢? 实际的时代背景是,93年前后,国内出现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化,随后出现大陆第一次资产重估,正是这一背景触发了内陆的消费热情。 对于这一背景,《三十年》之字未提。而这一问题的直接后果是,我们无法从《三十年》中得到借鉴。 拉动内需消费的口号已经被提出了很多年了,但是内需从没有启动,由此致使很多国内企业认为只有出口贸易是企业唯一的立身之本。但是,2007年,我们恰恰又遇到了通货膨胀,我们恰恰又遇到了汇率变化,以高善文为代表的研究者恰恰又提出资产第二次重估。如果《三十年》能够交待时代背景,敏锐的企业家可能会意识到08年、09年很可能重复94年的内需增长,从而为此作准备。如此,《三十年》才可被视为具有“史”的意义,但目前的《三十年》显然没有做到此点。 我之所以在第一点中说《三十年》貌似有深度,上述所说的问题就是重要论据。在《三十年》,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个逻辑是邓公改革,于是企业发展,这个逻辑有些过于简单了。历届领导人提出的改革措施多矣,但成功者几何?很多的改革失败,其原因就是领导人没有为改革的意愿提供配套的促成政策。因此,只有把改革意愿、配套政策、企业应变同时写出来,读者才可以籍此去判断自身所身处的时代趋势,去把握自身所能够获得的政策机会,从而达至企业的发展。不然,以《三十年》的简单逻辑——领导人改革、企业大发展——必然会制造出“为口号献身”的企业悲剧。 再说微观管理 《三十年》在多处提到海尔。这本是论证政企关系与企业管理的绝好素材,但是,《三十年》在对海尔的处理上显然非常的浅尝辄止。 如果,张瑞敏不是与轻工部的某位实权人物关系甚洽,海尔是否能否得到那么多的扶持与机会?如果,张瑞敏没有引入单元核算、全程质量管理等西方管理方式并将理论与中国实际相融合,海尔是否会像长虹一样盛极而衰,而不是屹立至今? 这些都是关系企业成败的真问题,但《三十年》一律回避。这就是我说:“吴晓波远不如同样写企业史的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一书中,你可以看到企业生长的宏观环境,也可以看到企业成长的微观管理,而这些,《三十年》中基本没有。”的原因。 作为对照,诸君不妨看看斯隆写的《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看看人家如何写企业管理。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三十年》在此方面的差距。 3、吃鸡蛋、炒鸡蛋 有人用一个很经典的错误来反驳我的观点,即“你觉得鸡蛋不好吃,你自己炒去炒阿,你炒出来还不一定有人家炒得好吃” 这种反驳方式似乎由来已久,但从没有人仔细想过其中的逻辑错误。我说鸡蛋不好吃,是在说口感,而炒鸡蛋是在强调制作工艺,二者概念不同,用“炒鸡蛋”来反驳“吃鸡蛋”是逻辑错误中典型的概念偷换。 如果用这种错误的反驳逻辑,我可以很简单地让所有人远离网络。所有大陆的网民都抱怨过网络的不好用吧。那我也说,你说网络不好用,你自己去搭个internet 阿,你搭出来的还不一定有现在的internet好用呢。难道,中国网民会打住对网络的评价吗? 最后,我再次重申,虽然我表达了对《三十年》的一些负面评价,但我还是认为《三十年》是本好书,就像我在第一篇日记中写过的:“从文章角度来看,辞句舒畅。从史料角度看,《三十年》有一定的索引作用,为将来写出更好的企业史提供了便利。更值得推荐的是,吴晓波的书虽然不是丝毫毕现的工笔,但吴晓波的才华让他的书至少可以看作是能够传神的写意。所以,在没有更好的企业史图书出现之前,我个人认为《三十年》是我所看过的,排在《大突破》之后的,第二好的书。” 此为我对《三十年》以及友人反馈的全部解答。 该贴来自群组:《家书》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