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去留之难:池中藏龙还是养虫

[复制链接] 27
回复
247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1-21 09:0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去留之难:池中藏龙还是养虫


      目前,在中国的企业员工存在很频繁的字眼,那就是“跳巢”、“裁员”。有的企业拼命引进人才的同时,又在挥刀断腕,送走了一批批老员工。其实这一进一出的过程里面透射出这样的现象:企业对于员工来说是什么?从当初有的企业大力宣扬的“家文化”,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下一团和气,而当企业迫不得已采取裁员举措,突然离职的员工泪如雨下,发自内心的感慨:“企业不是我的家”。

  何去何从:企业是家更是发展人的地方

   企业到底应该是什么?企业最根本的功能就是生存、发展,否则再美好的想法都是无法实现的海市蜃楼。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员工。而企业对于员工来说,企业为员工提供一个施展自我才能的平台,企业是发展员工的地方。如果一个企业只是员工养老的归宿,那么企业根本就没有发展的希望。

   惠普公司始终坚持人本为善的理念,其倡导的“惠普之道”是:我们热忱对待客户;我们信任和尊重个人;我们追求卓越的成就与贡献;我们靠团队精神达到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注重速度和灵活性;我们专注有意义的创新;我们在经营活动中坚持诚实与正直。

    实际上惠普文化最被人称道的是它人性善的文化假设,对个人的尊重与信任可以说是整个惠普文化的核心,它经常被诠释为:“只要给予员工适当的手段和支持,他们愿意努力工作,就一定会做得很好。”惠普创建人之一的比尔。休利特曾说:“这是由一种信念衍生出来的政策和行动,这种信念是:相信任何人都愿努力工作,并能创造性地工作,只要赋予他们适宜的环境,他们一定能成功。”

   因此,要做到“相信与尊重员工”,惠普公司就提倡永远没有打卡和考勤制度(这不是每个公司都适合的);要相信员工,所以惠普很多工具箱,值钱的地方都没有锁,即使你拿回家用,也没人谴责你;要相信员工,所以员工晚来和早走只要不影响工作,它会给你这个自由,这是出于对员工的尊重,启发他的善心。此外还有门户开放政策、弹性工作时间等等。可以说,只要是人性需要,惠普好像都可以考虑采用,正如惠普一位在硅谷生长的员工说:“你总是希望为惠普工作,你听到的都是好事。”

   正是“惠普之道”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加盟惠普,惠普才取得了今天的发展。也正是这样的坦诚,才使得惠普及惠普的员工理智地思考自己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很多惠普的员工在惠普历练之后,又称为其他企业领袖人物,这就是惠普对于全球企业管理界最大的贡献,培养出一大批企业所急需的人才。

   呼唤狼性精神:企业绝不是寄生虫避风港

   企业就是蓄积人才的海洋和湖泊,在企业里应该成为汇集优秀人才,藏龙卧虎的地方。而绝对不能变为畜养一群无所事事,只求安稳的寄生虫的避风港。

    为什么说池中可以藏龙而不能养虫其实人才是这样理解的:不断成长、不断完善,在发展中成就事业的才是人才。真正的人才需要不断地磨砺和考验,没有听说鸟笼里面能够养出真正的雄鹰。我们的企业对于人才应该抱有这样的想法,企业是为优秀人才成长提供一个优越条件的平台,如果在这个平台上,能够孕育出知名的人才,那么企业也是得到了回报。中国的企业要想实现走出去,在国际的舞台上赢得自己的空间,那么就应该勇敢地将自己以往的成就不断地“清零”,迎接更加艰巨的挑战,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

比尔。盖茨曾说:“在微软,我们通过一系列方法为每一个人提供许多不同的工作机会。任何热衷参与微软管理的员工,都将被鼓励在不同客户服务部门工作。即使有时这对微软意味着增加分支机构或调到别国工作。

   微软公司管理的一个独到之处是充分授权。这与它特殊的历史、文化有关。微软早期主要由软件开发人员组成,工作强调独立性和思想性。公司一些高层人员在撰写工作报告时,常用一个比较中国化的词:“责任到人”。公司非常重视人的作用,愿意给予员工提供充分的空间,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和潜能,这就符合年轻人喜欢独挡一面的特点,觉得在微软工作有足够的挑战性和吸引力。

   如果企业在池中养了一群寄生虫,那么企业这潭活水得不到持续不断活力的源泉,快速繁衍着寄生虫迟早会把充满生机的企业拖到暮气沉沉的那一天,也许最终面对将是企业没落和灭亡的那一天。

 

该贴来自群组:人力资源&管理这点事儿

28
发表于 2008-6-30 23:24:4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young_zest在2007-11-26 14:57:00的发言:

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是企业淘汰你就是你淘汰企业

27
发表于 2008-6-30 16:28:48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young_zest在2007-11-26 14:57:00的发言:

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不是企业淘汰你就是你淘汰企业

我赞同这个观点

处处是竞争

即便企业真是你的家

现在的员工更关注的都是价值和盈利

但是企业和员工要双赢

面对的是舍与得的抉择

而对于员工来讲

更是要信奉一句话:

沉的下去,才能浮得上来!

26
发表于 2008-6-29 19:59:15 | 只看该作者

劳与资双方总是对立矛盾

去留关键在于是否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有共同的目标才能在一起

老话说

道不同不相为谋

25
发表于 2008-6-9 11:03:42 | 只看该作者
人才也是折腾出来的
24
发表于 2008-3-26 11:55:39 | 只看该作者
微软公司管理的一个独到之处是充分授权
23
发表于 2008-3-18 09:26:50 | 只看该作者

员工与企业都是合作关系.合作的好与差了.

22
发表于 2008-1-16 19:32:55 | 只看该作者

    忘了告诉你,当我曾经看到HP这样子做的时候也很激动,觉得这也是我最求的方向,甚至是标准,但随着不断的经历,发现他永远只能成为MBA教材上的案例。

   管理其实和做生意的道理是一样的,没有任何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只能去借鉴和学习。

  成功着不同的成功,但却失败着相同的失败!

21
发表于 2008-1-16 19:17:19 | 只看该作者

   本人认为企业是藏龙还是养虫,对于管理者而言不是最难的事情,企业需要建立一种体制和文化,自然留龙去虫。反而难得是企业如何去创造培养一条条龙。纵然他曾经也做过虫。

    企业的人力资源力度管理水平,不取决于CHO.MBA教材上说的是理论标准,提供的是一种思路和一种借鉴的方法;而企业的执行标准取决于CEO,来源于企业的实际状况的分析。

  所以,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完善程度不取决于一个合格的HR从业着。

  楼上的兄弟,您说的只是美好的想象,只所以渴望是因为我们达不到或者暂时做不到!

20
发表于 2008-1-3 11:29:07 | 只看该作者
企业不同于企业,文化不同于文化,给员工家的感觉和企业的发展并不能成为一对完全的矛盾。一切都可以来一个成本收益分析,关键是采取什么手段和方法,如何确定真实的交易成本,才是企业最重要的。交易成本里面还要加上一条,企业员工的流动性对企业社会形象的影响及其收益的变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