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企业不是家,员工也不是主人---由华为事件延伸开去

[复制链接] 4
回复
112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1-13 12:3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淘课网张老师执笔(谨个人意见):

(本文不对华为事件本身做评判,但希望通过延伸性的思考,帮助人们调整思路,客观理性地看待劳资双方关系.)  很多公司做内部宣传的时候,常用的两个公关术语就是“把企业当成家”和“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希望通过此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谁把企业当成家,谁就是好员工。
 
可是,在这个人心激荡的年代,有多少人真的把企业当成家?以及真的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
 
企业是什麽?是人们通过时间、自由和劳动换取生存条件的地方,在这里,一切的出发点是利益,核心是交换和契约,做多少事与获得多少回报永远是企业里所有关系的根本,企业是一个交换机,对外与市场交换,对内与员工交换。可是家,是非利益导向,是无条件的。
 
企业还是一个以理性为主要诉求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必须将自己本我的一面掩藏起来,情感只能作为点缀,因此在企业里面,表象永远不可能与实质吻合,人们所看到的与实际存在的永远是两回事,企业看员工是这样,员工看企业亦如此。而家,是情感的,是最本真的。 
 
其实,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回归到事物的真实层面,不要矫饰什麽,既然人在企业江湖,就用最理性的眼光看待身边事物,抛去那层矫情的外衣,双方会都自在很多,关系也会顺畅很多。
 
最核心的一点是,双方需要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对待彼此,绝大多数纠纷与摩擦的根源就在于(或潜在的)不平等心理,企业认为员工是给自己打工,没有企业,你就失去了饭碗,这种上位思想屡屡作祟,尽管极少流于言表,但于无声处的流露却是杀机无限;同样的道理,员工内心也觉得自己是给人打工,无论被赋予了多高的职位或头衔,都是为人做嫁衣裳,被掌握在企业的手里,所以心理上其实是矮了半截,因为心理上的下位,很多时候自然就底气不足。也正是因为不平等心理,很多企业在打出“企业是家”及“员工是主人”等口号时,越发让员工感到虚伪和造作,无形中增加了敌视情绪。
 
在行为层面,同样重要的一条是,员工需要懂得捍卫自身的权益,很多企业里,员工无休止的加班似乎成家常便饭,加班容易,但申请加班费时却不很容易,一方面资方认为你在跟他谈条件,另一方面劳方会担心这样做是否会被看作太过于计较。两种心理都需要矫正。员工与企业也是合同合作关系,谈条件是正常不过的事,就如与客户谈条件,本质上并无二异;既然是合同合作,属于商业契约,计较也属份内之事,员工并无必要自己打自己,而事实是,你越是底气不足,事实上就越显的理亏,胜算的可能就越小。
 
所有这些还有一个社会原因,即,在中国,劳务的价值是被贬低的,因而提供劳务的人的地位也是相对低下的。但随着商业的发达,这种情况正在改观,所以就出现了怀孕妇女向公司索赔、新劳动法出台等一系列相关事件。
 
让我们继续落实到解决问题的层面上来。
 
人力资源是一个很好的概念,就如企业的客户资源、渠道资源、社会资源等等,员工是人力资源,这些资源对于企业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存条件,企业的决策层或拥有者统一运作着上述这些资源,这些资源运作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兴旺与否,因此,真正决定企业走向和生死存亡的就是拥有者及决策层,而非任何别的人(非人力可控因素除外),所以员工,或人力资源只不过是企业运营棋盘上的一个棋子而已。人力资源这个概念很客观地表明了资方与劳方的主次关系,重要的是双方怎样来正确理解并运用这个概念。华为事件就是一个例证,其实无所谓对错,只是充分体现了最本质的一点,利益取舍才是劳资关系的核心,与此相比,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人道主义等等,都显的苍白,企业就是一架商业机器,无需赋予其那些莫须有的头衔与责任。
 
企业常常抱怨,人很多,人才很少,也就是说,现有的人还构不成资源,因为员工的实际水平达不到“资源”的标准,所以企业的上位心理就加重了;事实的另一面是,很多员工兢兢业业,认为自己如此为企业卖命,但仍得不到赏识和器重,因此他们就开始产生不满情绪。在这点上,双方都需要再向前迈进一步。

5
发表于 2007-11-15 17:26:16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能夠雙贏

4
发表于 2007-11-15 10:51:55 | 只看该作者
利益,其他的是专业操守吧。没有永恒的东西,家人,我想不同的利益个体之间不适合用这样的词去形容他们的关系
板凳
发表于 2007-11-13 14:13:3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经营的是“关系模式”

接着上面的《员工是供应商》聊。

当员工作为独立的知识资本拥有者,成为企业的供应商之后,企业这个“组织”还拥有什么?事实上,企业组织并没有拥有任何实体,特别是实体的人(连老板本人也不被企业拥有,否则他的日子会很难过),企业组织拥有的是各种实体资源之间的“关系”,拥有这种关系“涌现”出来的各种实体资源所不具有的东西。

用下面这个图形(图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511fa01000dnq.html)就能说明关系涌现出来组分所没有的东西是什么。从图中可以看到,四个作为实体的“3/4圆”按照这种方式摆放在一起之后,依靠它们之间关系产生了中间一个空白的“正方形”。这就是“涌现”现象。作为一个企业组织,并不需要试图去拥有某些资源,而要通过资源的整合“涌现”出资源所没有的东西。
访问网址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511fa01000dnq.html)就能说明关系涌现出来组分所没有的东西是什么。从图中可以看到,四个作为实体的“3/4圆”按照这种方式摆放在一起之后,依靠它们之间关系产生了中间一个空白的“正方形”。这就是“涌现”现象。作为一个企业组织,并不需要试图去拥有某些资源,而要通过资源的整合“涌现”出资源所没有的东西。

假如一家企业做到了这一点,它无需担心员工“供应商”意识的觉醒,因为它能对从多种供应商(包括人力资源供应商——员工)那里购买的资源进行整合,并涌现出独特的关系模式,获得单个资源所不具备的特有能力,这才是企业组织本身所拥有的东西。

《老子》说有生于无(或者说“无中生有”),这个“无”就是这个涌现关系,就是这个关系模式。企业所经营的,就是这个关系模式。

沙发
发表于 2007-11-13 14:12: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员工是“供应商”

最近网上流传一篇《陈天桥:管300万付费用户与管两千发工资的员工》文章,开头这样写道:

作为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有一段时间他觉得非常困惑——为什么盛大能够管理好300万付费的用户,但管理好2000个发工资的员工却感到那么困难?“300万人同时在线的时候,他们练级涨级的时候从来不需要谁批准,这300万人付出时间、付出金钱,游戏仅仅给他虚拟的成就感,他们就很满足,而员工则是从企业拿工资,为什么还老有人闹着要走?”

陈天桥的困惑在老板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出现这种困惑的原因则是对“员工”的角色没有认识清楚,或者是说对新一代员工的角色变化没有认识清楚,依然按照国有企业或者资本主义早期工厂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员工,把员工都当成管理的对象,当成接受指令,照章动作的“机器”或者机器的辅助设施。

实际上,当我们高喊着知识经济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方式并没有转换到知识经济时代来,但知识经济的确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中间,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员工。现在的员工(主要指白领员工)不再是简单的“人手”,是带着自己的脑袋来到企业中的,他们是独立的知识、技能持有人,他们已经从一定程度上成为“知本家”,他们持有自己的“知识”待价而沽,努力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包括直接体现在报酬、福利中的价值,发展价值和生活、精神价值等等,一句话,他们已经成为企业的“供应商”,具有典型的供应商特征。甚至很多人为了保持自身作为“供应商”的“可流动性”,还刻意不使自己过分融入某特定企业,不使自己的技能“特化”,在通过工作提高技能与保持技能的通用性之间追求完美的平衡。

其实,员工作为“供应商”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概念。每一个企业都是从上游企业购进原料、设备、能源,从人才劳务市场购进人力资源,再整合成下游企业或者终端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经过一连串的“整合与再整合”,就形成了产业水系图(产业链)。特别是在产业界逐步抛弃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开始向供应链管理方向迈进的今天,这种形态特征变得越来越明晰了。(参看张西振《企业存在的惟一理由》,“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2007年第38期)从这个角度理解企业组织,它就是一个整合各种资源以“转化”为客户需要的产品的一个平台,人力资源如同其他资源一样,都是从其他供应商那里购买而来的“资源”,因此把员工看成人力资源的供应商就一点也不费解了。

但是,把员工看成供应商,的确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很大的观念变革。如果我们的的确确把员工看成供应商了,我们就要评估这种资源获得的难易程度、战略地位等等,充分借鉴采购管理的成果,选择那些持续增值的资源作为准备长期持有的资源,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股权分享),对于那些容易获得以及容易贬值的资源选择“租赁”方式等等,就像任正非告诫这类员工的那样,“多一些打工者的实在,少一点主人公心态”。用这样的眼光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可能比羞羞答答的隔着一副人情面纱来看待人力资源管理更清晰、更直接、更具有洞见,也更诚实,更少一些悖论(例如联想的家文化在“战略裁员”中研发的“公司不是家”的感慨)。

当然,张西振在这里并不是把人等同于物,也没有反对组织文化等等针对人的管理方式的意思,相反,认清了员工是供应商的本性,反而更容易找到把他们整合到组织中来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欢迎登陆张西振博客与作者探讨:http://blog.sina.com.cn/xizhen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