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什么是mbo阿?

[复制链接] 10
回复
194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7-27 10: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讨论一下这个把?
11
发表于 2005-12-29 21:03:00 | 只看该作者
新手,长见识了
10
发表于 2003-8-6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本人经常参加国有企业改制的活动,这实际上是利用权力将所有权不明的资产转变为自己的,是一种权力腐败,但是政府给他一个很好听名字叫改制。
我认为,管理层有意向收购,而且资产是国有的,那么完全可以采用将资产转为管理层的负债。然后,通过负债的转换取补偿没有参加资产分割的人。这样才能公正。
9
发表于 2003-8-6 09:19:00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MBO是让某些人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了国有资产
8
发表于 2003-8-5 16:43:00 | 只看该作者
MBO是一种掠夺,是权贵阶层对弱势群体的公开掠夺。
但我不否认MBO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如何在推行MBO的同时保护好大众的利益,不让少数人过度侵吞公有财产,需要深入研究。
7
发表于 2003-8-3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分析很透彻啊,支持. 确实,因为不少很多大企业的最大股东是政府机构或关联机构, 所以在收购过程中就面临着如何对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的定价问题,因为国有股和法人股不在2级市场上流通所以,这样就可能会给收购者带来较高的成本,但另一方面, 这其实也给操作者一定活动的空间,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国情啦,对吧!
6
发表于 2003-8-3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MBO(ManagementBuy-outs),中文的意思是“管理者收购”,即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MBO作为一种便利的所有权转换形式和可行的融资形式,在英美资本市场大行其道。MBO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华为和金地等企业的个案为代表。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政策日益明朗,MBO遍地开花,一些大型知名企业纷纷试水,颇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有联想、TCL、东方通信、美的、中石化、中石油、联通、中移动、中银国际、中远发展等。2002年10月份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首次对员工持股和MBO作了明确规定,随着《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5号——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书》从12月1日起开始实施,MBO将进入强制信息披露阶段。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利于管理层收购走向规范化,并切实发挥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实现有效激励、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等方面的作用。

  [MBO动力:利益驱动经理人]

  在国外,创新企业的所有者通常也是创始人,起初自己经营企业,但当他们通过股份公司的形式募集更多的资本,扩大经营规模之后,职业经理就会接替他们成为企业的管理者,这不仅是创业者对自己管理能力评估后的决定,同时也可能是资本的意志所决定的。股权分散化的一个严重后果是,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在不断增强,在很多时候,他们可能不再首先考虑股东的利益,而是为自己谋取福利,出现委托代理问题。另一方面,职业经理人也指责股东只知道要求利润,而实际并不懂企业发展之道。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终办法就是让职业经理人也成为公司的所有者,让他们在某种意义上为自己工作,也就自然会尽其所能,而公司的其他股东则不必再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MBO实际是对过度分权导致代理成本和道德风险过大的一种矫正。

  [MBO方式:成为企业收购新宠]

  MBO和一般的企业收购在内容和程序上都有许多共同之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收购主体的特定性,即MBO的收购主体是以标的公司的管理层为核心;二是收购资金的来源需要大规模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即MBO收购需要借助财务杠杆来完成。国外MBO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收购上市公司,转为私人控股,股票停止上市交易;二是收购集团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三是公营部门私有化,使管理者成为股东。

  那么,MBO会给什么样的企业及其管理层带来梦想呢?从财务指标上分析,这些公司利润较为丰富,资产收益率较高,现金流量稳定而充盈,有较强的债务偿还能力;从人力资源上看,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类似于“精神领袖”的核心管理者;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看存在实际控制人;从股本结构看,公司的股本规模较小,股权相对分散,原有职工持股达一定数量,这类公司更容易完成MBO。

  [投资MBO:三种获利]

  一般来讲,投资MBO可获得三种利润:一是为投资者提供贷款,获得利息收入,这是一般投资者最不想拿的一块收入,因为投资者将钱借给管理层的实际目的是希望获得和他们一起收购企业股份的资格,而不是赚一点利息。有的机构甚至愿意提供无息贷款给经营者,但现行政策规定,不允许企业或金融机构提供无息贷款,所以这块收入投资者不得不拿,但数量很少。二是股权增值,因为管理层收购的时候,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所以收购的必定是最好的一部分资产,实施MBO后,管理者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效率也会提高,业绩当然会明显提升,因此,股价也会大幅上升。三是分红收益。

  [MBO实施:定价难融资难]

  实施MBO,首先面临的是如何定价的问题。目前在中国实行的MBO方案基本上是收购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由于这类股份本身就存在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因此如何保证交易过程中定价的公平性就成为一个重要环节。国内目前尚无具体法规来确定MBO的收购价格。从已实施的MBO案例来看,国有股定价普遍不高,大多只相当于净资产值,甚至还低于净资产值,比如粤美的、深方大的收购价格均低于每股净资产值;而洞庭水殖、胜利股份均以每股净资产值作为收购价格。

  其次,实施MBO,购买者要支付大量现金,这就涉及到融资问题。从以往案例来看,向金融机构贷款是一种普遍的融资方法。例如,粤美的管理层设立美托公司,然后通过美托公司向当地信用社进行质押贷款,质押的标的物是粤美的的股权。除此之外,收购资金来源还包括个人直接出资、经营奖励或股份分红、风险融资等等。

  再有,要防止出现新的问题。如果管理层收购股权比例过高,有可能会形成新的“一股独大”的问题,变成“穿新鞋走老路”。(想了解中国股市更多内情,上市公司更多情报,请进股市特区……)

  [MBO行动:民企包袱轻]

  从大趋势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类公司有望先行:第一类是一些行业竞争激烈,对于技术创新及更新速度要求较高的传统企业,比如家电等行业。第二类是一些涉足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多为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因为这类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较高,而且新兴行业竞争激烈,所以经营者的管理才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第三类是民营上市公司,由于民营企业涉及的股权转让无须报财政部审批,不会牵扯到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因此,实施MBO的程序比国有上市公司相对简单。
5
发表于 2003-8-2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目标管理

created by Peter F.Drucker
4
 楼主| 发表于 2003-8-1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管理层收购的好处是什么,有人知道么?
板凳
发表于 2003-7-27 20:32:00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种好像是目标管理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