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是一个充满传奇故事的企业。开创前三年,蒙牛平均每天超越一个同类企业;开创满六年,其销售额增长200倍,投资收益率大于5000%;未满八岁,就成为世界同行的领头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小地方的无名私企到影响整个乳制品行业的首屈一指企业,蒙牛人确实是令人惊叹。 蒙牛为什么能够在几千家乳品企业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蒙牛的一出出借势营销是如何上演的,蒙牛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什么? 通过研究发现蒙牛的营销策略、蒙牛的借势营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借势阶段、蓄势阶段和造势阶段。 蒙牛的营销策略:借势营销—借势阶段 蒙牛公司在创业之初,面对种种的困难和竞争,如果单靠自身力量是无法应付的。但蒙牛却能很好把外部“势”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巧妙借用势的作用,从而使企业经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虚拟联合蒙牛起步 1999年,成立之初的蒙牛处于“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的三无状态。对乳业市场深入了解的牛根生看到,当时有许多乳品企业不景气,但是这些企业并不缺乏厂房和生产设备,他们缺少的是先进的市场开拓经验和规范的管理理念,而这些正是牛根生等人的优势。于是,蒙牛提出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借势营销战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市场的推广中,然后把全国的工厂变成自己的加工车间。然后利用自己在冰淇淋和奶制品行业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市场、行业的了解,为这些企业引进了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奶源,同时,还带去了新的管理模式。结果,这些企业成为“蒙牛”牛奶的诞生地,第一年2000万元牛奶的销售额就完全是由这些企业完成的。蒙牛不仅没有给这家企业投资,蒙牛的八管理人员还从这些企业中挣47万元的年薪。对这种合作模式,牛根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虚拟联合。他的运作方式是,只与对方合作,对其设备及人员进行使用和支配,但不做资产的转移。企业所有的设备等都归企业所有,蒙牛只是利用这些资源,用自己的管理,自己的品牌,使得双方互惠互利。在短短的几个月里,蒙牛盘活了七八亿元的资产,完成了一般企业几年才能完成的扩张。 蒙牛还将“虚拟联合”渗透到资本运营的各个方面。公司建工厂后,又通过“虚拟联合”,用社会资金为公司匹配了奶站和运奶车。建一个奶站许多企业要花40万元,而蒙牛连4万元也没花。打着蒙牛标志的运奶车有500多辆,没有一辆是蒙牛自己掏钱买的,全部由民间资本构成。蒙牛只“打的不买车”(只管用奶却不管奶牛的事),维修、保修、保险都是车主的事,省去了大量的管理成本。 2、甘当老二麻痹对手 同处一城,面对同样的市场、同样的资源、同样的环境,甚至同样的外部竞争对手,事实上,蒙牛和伊利已成为彼此最大的竞争对手。但蒙牛一开始小心翼翼地避开与伊利的直接竞争.在雪糕包装上打出“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口号。牛根生提出:市场经济缔造了伊利和蒙牛。言下之意要做奶业大王,光一个伊利不行。牛根生还有一句:“小策略看对手,大策略看市场。”为扩大蒙牛品牌美誉度,蒙牛倡导与伊利共建“中国乳都”的形象概念。蒙牛认为,在一个共同的市场胞体中,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些无不显示出蒙牛的借势营销的智慧。 对于未来是否会被同城兄弟伊利收购,或者并购伊利?牛根生说,虽然蒙牛增长速度较快,但是伊利的体量比蒙牛大,双方未来的竞争仍将会激烈进行。如果在一个地区出现两家比较大的企业,这样的竞争态势非常好,因为会造成你追我赶。如果哪天伊利并购了蒙牛,或者蒙牛并购了伊利,那很可能会让两家企业80%的管理人员都睡着了――如果两家企业都盯着对方,为了竞争,晚上不可能睡得很好。 牛根生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作为内蒙古、全国两家乳业代表队,就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一样,伊利和蒙牛还将长期并存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