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ceffice" />
近年来,创意产业在国内外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仅以英国一国为例,其十年间创意产业的增长就达到了93%。迅速窜红的创意经济在吸引我们目光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连串问题。在这些问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一旦明确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发展创意产业的思路也就清晰了。
那么,什么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动力呢?答案无疑应该是创新,无论是在动漫、影视、游戏等新兴领域,还是在工业设计、会展等传统领域,支配其飞速发展的核心因素都是创新。有了创新,即使是低成本的电影,如《布莱尔女巫》,也能迅速登上票房榜首;有了创新,即便是缺少核心技术优势的产品,如韩国三星的手机,也能做到相当出色的市场表现。那么,创新的核心动力又是什么?
答案是创意人才。无论多么伟大的产品,无论多么成功的商业模式,其起源都只是人们头脑中的一个想法。离开了创意人才,任何创意产业都将迅速失去生命力。就本质而言,创意产业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产业,它不过是众多传统商业元素的重新排列组合的结果。而完成这些要素的排列组合的,还是拥有创意的人才。在创意产业领域,人力资源显得尤为珍贵。
于是,如何培养创意人才,以及如何让既有的创意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能力,就成为了整个创意产业的核心命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创意人才。
目前,我们培养创意人才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学校教育。二是在企业接受锻炼和培训。
从学校渠道来看,通过正规教育对创造性思维和能力进行培养是困难重重的。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主要是以培养和考察学生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主。然而创造性思维恰恰是建立在对逻辑思维的挑战和解构基础上的。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基本游离在我国的教育目标,尤其是考试的考察目标之外。近年来,很多针对中国与外国的教育体制的比较文章,都清晰地谈到了这一点。
而反观国外的教育体制,虽然在形式上也无法摆脱应试选拔的路子,但在教育理念上却领先我们许多。在创造性思维教学领域,最为著名的学者当属英国的爱德华·德·波诺先生。其在70年代创建的水平思考体系(国内也有译作<横向思维>的),确立了系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在此之前,大多数人都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和提高的神秘能力。但德波诺先生通过其系统的理论和大量的教学实践打破了这个神话。利用水平思考中的一系列工具,我们可以让一个普通人也能产生大量的不平凡的创意。
另一位著名的英国思维学家——托尼·巴赞先生,更是以其独创的创造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著称于世。通过全面发挥左右脑的功能,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寻找各思维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而形成创意。现在全世界有超过两亿人在使用思维导图。
正是凭借着这样一批出色的创造性思维教育家的努力,英国才迅速崛起成为创意产业的大国,短短十年间创造了93%的惊人行业增长率。在我国的科研体系中,有如此建树的学者还寥寥无几,这也是中国的创意产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初级阶段的重要原因。
其实,就官方的教育体制而言,我们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并不象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大,很多在国内接受良好教育的学生在国外也可以拿到奖学金和高分。但欧洲及北美列国的非官方教育体系十分发达,它们的努力有力地弥补了官方教育体制的缺陷和弊端,并对官方教育机制的改良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接下来,我们再从培养创意人才的第二条渠道——企业渠道来看。
从本质上讲,培养人才并不是企业的目的,人才的培养只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但一个无法培养创意人才的企业,也不会有能力长久地保持并增进它的价值。
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培训机会,是培养创意人才的一条途径。前文提到的德波诺先生和巴赞先生就曾经在很多企业做过培训,并进而把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理念培植进企业员工的头脑里。这种结合具体工作来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培养,将能够产生更贴近于产业实际的良好效果。而带着实际工作问题去学习的员工们,也会比泛泛地在象牙塔学习理论的学生们成长得更快。
但是,这种培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是时间的安排和系统性。思维培训不同于技能培训,它需要长期的、连续的学习方能看到成效。但企业给予员工培训的时间是比较有限的。在国内,除了一些以获得职业证书为目标的培训周期稍长外,大多数培训都是一个周末的时间。能够拿出大块的、且是连续的时间进行思维培训的企业少而又少。时间无法保证,效果自然要打折扣。再加上思维培训本身就是一种难以将结果量化和直观化的一种培训,企业管理者们又大多抱有急功近利的心理,所以即便做了思维培训,很多企业也不买帐,觉得思维培训太玄,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除了企业培训,在实际工作中也能培养员工的创意技能。比如,从事工业设计的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向上级、同事,甚至是竞争对手学习创意技巧。这种学习相比前面的系统学习稍显零散,但日积月累之后的进步反而会更大。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把日常的工作看成是学习的机会。通过实际工作学习创造性思维还是需要一点耐心和悟性的。
培养创意人才,只是创意产业向前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有了人才,却未必能真正发挥作用。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很多企业的产品和经营行为之所以缺少创意,并不是因为缺少创意人才,而是缺少发掘、任用和提升创意人才的意识和体系。
如何为创意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是摆在创意产业面前的一个难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阻碍创意产生的最大障碍,就是企业的管理层。管理者对于创新的真实态度,决定了有创意的员工在企业的去留和生存方式。在口头上,几乎没有哪个管理者会旗帜鲜明地反对创新。但是在实践层面,很多由员工提出的创意往往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被管理者枪毙掉,胎死腹中。尽管管理者今后还会一如既往地提倡创新精神,但是那些因为提出创意而遭受挫折的员工却早已心灰意冷。当这个企业再也没有人提出创意的时候,管理者又抱怨自己的旗下鲜有创意人才。
这是个怪圈。一旦陷入,便很难自拔。企业想要走出去,就不能仅仅依靠喊喊创新的口号,最关键的,是要付诸行动,给创新留出足够的生存空间。
在以创新著称的美国3M公司,有一个广为人知的15%原则。即允许每个技术人员在工作时间内用15%的时间来“干私活”。这样有魄力的举措绝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做到的。而3M的员工也果然没有让他们的老板失望。许多极富创意的产品,如及时贴,就是员工在这15%的时间内研究出来的。为了鼓励员工创新,3M公司甚至还允许员工向部门求助资金,一旦创新成功,员工们不但会得到优厚的薪金报酬,还有可能获得提升。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员工们在创新方面毫无建树,反倒成了咄咄怪事。谈到3M公司的创新文化时,很多管理者都比较看重3M说了什么。但无论是3M公司的员工,还是我们国内企业的员工,更关心的,都是管理层做了什么。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推卸给管理层。好像缺少创新意识,就只是管理层的错,但管理层无疑是决定创新成效的决定性力量。他们掌握着企业的资源支配权,决定着员工的升贬去留,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极大地影响着员工们对于创新的认识。
即便有了管理层的支持,也不意味着创意人才能够顺利发挥作用。“桔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则为枳”,是否能够识别创意人才,并让创意人才位居合适的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识别创意人才是门大学问。创造力强的人并没有非常普遍并突出的外部特征,这不象外貌、资历、专业技能那样便于考察。没有创造性的考察手段,是很难发现创意人才的。而国内对于员工创新能力的考核,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其人事考核的试题,多数都是封闭式的选择和简单的问答。很多貌似开放的问题,实际在主考官那里都早已有了确切的答案。无论你的回答多么富有创意,如果与主考官的答案不符,都会让你的考核变得比较不利。市面上随处可见的《招聘面试大全》之类的书便从侧面反映了这种情况。
而反观国外很多企业,在招聘创意人才时,都不拘一格地设计了许多创造性的考核方式。比如微软招聘软件工程师时,很少考察其专业知识,而是问些诸如“下水道的井盖为什么是圆的”之类的问题。
拥有了创意人才,如何让其发挥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启用富有创意的人才,并让其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既是对创意人才的考验,也是对管理层的考研。一个人的能力很少是高而全的。很多创意人才,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比如性格孤僻,偏执,缺少团队精神等等。既然决定任用创意人才,就一定要能忍受他们的缺点。南北战争期间,李将军手下有一位将领常不按照命令行事,往往使李将军预定的计划完全改变。李将军屡次都忍受了,但终于有一次他忍不住大发雷霆。当他平静下来时,一位幕僚问他:“你为什么不将他革职呢?”据说当时李将军不禁一时愕然,无以为答,好一会儿他才说:“多么荒唐的问题!把他撤了,谁还能打胜仗?”
管理者应该关注的是创意人才的优点和他们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上。
关于创意人才的使用,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就是薪酬待遇。很多人都说中国目前的创意人才供需极不平衡,人才缺口比较大。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加大创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力度。可是即便培养出足够多的创意人才,却无法为这些人才提供足够优厚的物质待遇,还是会有很多人才流失掉,最终人才供需紧张的矛盾依然存在。
以产品设计为例。目前我国已设立的工业设计学校有200余所,单纯就培养的人才数量而言也为数不少。但很多国内企业里相关的工作薪酬太低,使得很多学生毕了业就转行去做广告和装修等工作,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从事了与所学专业相符的工作。而一些国外企业却瞄准了这些学校里的高材生。如摩托罗拉每年都要包揽中央美院前五名的优秀毕业生。如果企业不采取措施改变这种情况,这种人才结构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
在创意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政府也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对传统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以及对民间着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机构进行扶持,是政府首先要做的事情。这些在创意产业源头所做出的投资,其影响是远比其他任何环节都要深远的。
其次,政府还应该做好创意产业的扶持工作。利用手中的财政税收杠杆,政府可以给创意产业提供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对于产业中的创新行为,我们的政府更应该开拓思路,多一些宽容和耐心,少一些苛责和怀疑。
最后,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创新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也是政府,也只有政府才能做到的事情。有了宏观的环境大氛围,微观氛围的调整也就容易了许多。
相信有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再加上创意产业核心动力问题的逐步解决,中国创意产业一定能获得更加迅速、更为长远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