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线电话 作者: 李照源 | 老王没什么特长,可他却干起了“第二职业”,什么职业呢?给报社的新闻热线提供线索。 说起来也是偶然,那是去年,老王在商场与一位售货员发生了争执。对方不擅长论理,就扇了老王一个大嘴巴。他找到经理,可经理胳膊肘向里拐,愣说是老王的错。老王气不过,就给晚报热线打了电话。没想到晚报把这事给登了出来,他呢,还得了一百元的线索提供奖。老王受到启发,这也能挣钱!他再一留神,好嘛,原来哪家报纸都开辟了新闻热线,凡提供有用信息的都给信息费。多则上千元,少的也有五十元。天!五十元,自己累死累活一天也拿不到五十元呀!从那以后,老王就开始了自己的“兼职”。 一个月下来,老王竟挣了五百元钱。他就盘算开了:一月五百,一年就六千,我如果再努力一下,买车的钱就出来了。从那以后,老王成了有心人,上街也好,在单位也好,他总是竖着两只耳朵,瞪着一双眼睛,到处“找事儿”。为了扩大战果,老王把这发财的渠道告诉了老婆娟子,让她也参加到这个“光荣”的行业中来。 娟子十分聪明。她得知这事的第二天,就给报社打了个电话,说有一家黑网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还代写作业。报社的记者私访了一下,立即登出来。娟子呢,竟得了一等奖,奖金五百元。美滋滋的遇人就说:“知道这是什么吗?稿费!”得,她也成了“作家”。 过了几天,老王下班经过菜市场,看到前面围了一大圈人。一个百米冲刺来到跟前,急急的问:“怎么啦?怎么啦?”有人说:“这肇事车,撞了人就跑,真没道德!” 老王本想再问问,但他明白,时间就是金钱。于是掏出手机,向报社打了个电话:“喂,报社吗?今天七点五十分,就是现在,在菜市场,有一肇事车撞了人就跑……”接着,他又给娟子打电话:“娟子,你在哪儿?” “我在菜市场。” “我也在这儿。” “你打电话了没有?” “打了,你呢?” “打了。乖乖,咱们可是双保险。走,我请你吃皮萨!”“好!” 那晚,他们两个吃得异常高兴,一直到半夜才回家。 第二天,报社报道了此事,不是批评肇事者,它的大标题是《发生车祸,众人围观,数十人爆料,无一人报警,生命之花凋谢》。文章大概是这样的:昨天下午,一肇事车撞人后逃逸,一人惨死,死者本可救活,但是,数十人向报社爆料,却无一人报警或打120,耽误了那宝贵的二十分钟导致死亡。为此,本社深刻反省: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就是为了本社热线线索提供的奖金。所以本社欲将所有爆料人员名单呈交于他们单位,由单位处理…… 老王和娟子一下傻眼了,然而,这时,老王像是明白了一个道理:“欲作文,先做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