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饭看电视时,一则报道说湖北一大学毕业生,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郁闷不已,觉得自己满腹学问却无用武之地,又想及十几年寒窗苦读到今日却落得个找不着工作的下场,便觉得上苍不公,人生过的如此毫无意义,抑郁之下自缢而亡。看到这时,心突然疼的痉挛了起来,怎么会有这样结果呢?
想起了柳青说过的一句话:”人的一生关键的只有几步,而往往在人年轻的时候。”对于他来说,这可能就是他这一生关键中的一步,可是他没能走出这一步,才会导致了他现在这样的结局。人生的路有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在这关键的时候,要学会变通的方法,此路不通走那路,没有必要非得一条路走到底,直到鼻子碰的鲜血直流,还是不肯回头。这种走法说的好听点叫”执着”,事实上也就是脑筋死板。如文中那位毕业生而言,他认定喜欢做程序员就一定得找一个程序员的职位,可是他刚毕业,又没多少实际经验,大的公司进不去,小的公司他不愿去,这就造成了他一直处于”失败”的阴影中,经受不住如此打击,就走上了绝路。如果他这时能够变通一下,去寻找另外的一种职业,虽然不是他所擅长的,但暂时也可以立身,在这间隙他还可以抽时间去学习他所热爱的程序,为以后的程序员职业铺好路,待到时机许可时,再做他所钟爱的程序员也不迟,这或许又是另一种境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用在这种场合,窃以为是万万不可。
我大学时学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毕业时也是一心想找一个程序设计工作,在学校学的是PASL语言,出来找工作时发现软件开发都已用C++语言了,尽管语言主体都差不多,但在实际操作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去了好多家公司也都没录用上。家人便托人给我找工作,在此间隙我去了山区支教了五个月,后来回到家人给我找的那个单位(我们地区中医院)财务科工作,半年后终因那数字始终不肯与我结缘,便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到了我现在所在的城市。从文员做起,直到现在在这家企业的集团管理部做行政管理。这期间的近两年时间终因是喜欢管理,一直未间断过学习基础的管理知识,所以我才有现在这样我喜欢做的工作。说我自己这些经历并不是表明我自己在压力之下是多么的坚强,只是依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说明一些我自己变通之路的方法,如果能对大家有帮助,我将是满怀的欣喜。
其实这种例子在工作也常常存在,工作时大事做不了,小事不屑一顾,还认为领导总是不重视他,整天牢骚满腹,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反而真正阻当了自己前进的脚步,只看到前方的阳光却没看到背后的阴影,只是从不静下心来认真踏实地做事,却没有从自身找找原因,到底是企业不重视他还是他还没达到企业的要求,只有真正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最终在压力之中如何生存,各人自有各的招,我真诚的希望大家在压力之中都能找到变通的法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那样我们的家我们的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与灿烂。
希望能看到更多的观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28 12:00:3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