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读书评论] [转帖][分享]如何阅读商业书籍系列文章

[复制链接] 14
回复
356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6-6 05:1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阅读一本商业图书之一:
   
商业图书的28原则阅读法  
 

    人类在进步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通常被认为是直立行走的阶段;第二个阶段通常被认为是使用工具的阶段。第三个阶段通常被认为是通过知识延伸一代一代积累起来的技能的阶段。第一,第二个阶段过于久远,同时,也无法考证具体的细节,当然也没有必要考证其细节,对本文要讨论的主题意义不大。但是,第三个阶段却伴随着信息爆炸的轰鸣声延续到了人类的21世纪,这才是值得讨论和反省一下的关键环节。 

    有一个著名的中国企业确立自己的2004年是这个企业的执行年,于是,一本《执行》的销量突破了80万册。该企业的旗帜效应让人目瞪口呆。随后的热潮就是许多企业人手一册《执行》,不禁让我们想起红宝书不离手的年代。不过,人手一册是否就等于每人都完成了阅读呢?是否就等于书中的颜如玉就真的体现在每一个员工的实际工作中了呢?是否就等于员工的执行能力就真的提高了呢?   

    《汽车销售的第一本书》在汽车销售领域销售了2万多本,按理说也是发行量不俗的一本书了,然而作为作者诚实地评价读者真实的反馈和具体实际的调研结果,我仍然只能是目瞪口呆的。多数读者(大约占我访问到的65%,访问的读者数字为289人)停留在第一章的第28页,这一页的内容是有关销售顾问的职业态度问题的。经过与车行的阅读了这本书的销售顾问的认真谈话,我发现主要问题不是出在图书中,当然,图书本身也应该针对读者的的习惯来调整,比如,我最新的作品《用脑拿订单》一书就借鉴了这个调研的结果。那就是如果要充分调动读者积极地阅读一本书,最好严肃的,严谨的分析不要超过4页,但是,故事性质的描述,以及有血有肉的,大量形容词的文字可以维持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惯性最多到16页。多数读者会持续保持一个小时的阅读兴趣和惯性,除非如同《达芬齐密码》这样的图书,可以通过好奇,悬念的手段延续读者的阅读惯性以外,其它图书难以实现超过20页的阅读惯性,尤其是商业图书的阅读,这与阅读的目的有密切的关系。 

    包括对《执行》一书的调研,发现80%的读者在第 14页停止了阅读。即使是全部阅读完的读者第一次休息也是在这一页,这个现象引起了一个有心人的关注。关注引发了行动,一个研究读者行为的行动,以及试图揭示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在知识真正成为力量的过程中(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至少目前这个时代,知识单独不能构成力量了,还需要技能以及经验),图书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图书到底是一种知识传播的工具,还是知识传播的最终目的。《执行》一书的第一章仅有29页,导言有八页,刚阅读完导言就止步不前了也是许多读者的表现出来的一致行为,多数读者止步在第14页。这一页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作者在描述完康柏以及戴尔在个人电脑领域的竞争故事后开始提炼和归纳,开始提出作者试图要表达的思想的时候,也就是最关键的内容,真金白银开始显露的时候,读者止步了。 

    没有阅读下去的主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商业阅读的核心目的又是什么呢?到底如何阅读好一本商业图书?  

这就引发了一个比较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那就是读者如何阅读一本书,缩小一下范围,读者如何阅读一本商业图书。20041月,商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名字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是翻译自1940年美国的同名图书。这本书泛指所有类型的图书,但是,细分一下可以发现,这本书指导的阅读的技巧多数适用在艺术类型的图书中,或者生活类型的图书中,书中特别强调阅读的层次以及分析阅读,还有阅读的不同方法。这已经是一本相当不错的阅读指导读物了,然而,对于今天的商业社会来说,这三个方面不仅不够,而且已经不适用于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了。商业图书有其特定的阅读技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6 5:21:00编辑过]
15
发表于 2007-7-1 16:52:1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受启发了。我读书就是店面书太多,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都是些零散的东西。
14
发表于 2007-6-28 14:53:35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
13
发表于 2007-6-25 15:43:1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本人已收藏。
12
发表于 2007-6-22 16:06: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作者研究得很到位啊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6:13:13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家人,是想说偶转贴?偶后面有注明是转《成功销售必读的24本书》,作者:孙路弘...

还是想说这只是孙老师的方法?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方法?

呵呵呵,其实,我只是觉得蛮好的,分享一下。

每个人都是独立,也是独特的人,当然自各阅读的习惯各不相同。

至于是上帝,还是撒旦,看你想看什么....

PS::你看到的,往往是你想看的./...

共勉~[em01][em01]

10
发表于 2007-6-21 11:27:3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孙路弘的方法,不过还是很谢谢楼主的劳动!

9
发表于 2007-6-17 17:37:2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谢谢楼主

8
发表于 2007-6-17 08:47:5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觉得很有启发,谢谢楼主分享

7
发表于 2007-6-7 21:53:41 | 只看该作者

真不知这么好的指导性文章为什么没有人来支持。我顶,阅读需要方法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