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飞花季节,中国酒界最绚丽的花朵也盛开了。由商务部组织的第六届“中国名酒”评定活动初选名单新鲜出炉,葡萄酒、啤酒、白酒三大酒种共67个品牌均已名花在册。这是继1989年第五届“中国名酒”评定以来,遥隔十七年后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酒类品牌评定。难怪活动一开始就牵动了全国酒厂老总们的心,让他们为之寝食不安,倍受煎熬,“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 作为企业个体而言,可能更多地在意“中国名酒”带来的光环和品牌效应。美国品牌价值协会主席拉里·莱特先生认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这样的观点过去也许不被人们完全认同,但是现在正受到企业的追捧。一流企业做品牌,二流企业做产品,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所以,大家都试图寻找一个能在最短时间成就品牌的舞台和工具。毕竟品牌之于企业,依然是神圣的,是一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无论规模大小,企业都拥有一个梦想,就是做出自己的品牌,希望有朝一日能借力发力,就势造势,鲤鱼跳龙门,一蹴而就地红遍全国。 但是,十七年太久,如今的市场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纯地认为只要得到官方认可,就会有知名度,只要提升了知名度,销售量就能迅速攀升,显然是片面的。以往历届评出的“中国名酒”虽然因为有了名酒的符号驰骋于市场,但也有一些不幸落马沙场,沦为昔日黄花,甚至淡出江湖。因此,新的“中国名酒”能否在竞争中胜出,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还需要时间的磨砺和市场的检验,还需要企业自身对品质的打造。 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我们更加关注“中国名酒”带给酒类产业的整体效应和社会影响,关注“中国名酒”带给全行业深层次的、积极的意义。因为我们知道,消费者希望从品牌符号中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是对品牌的信赖和忠诚,这种信赖和忠诚意味着社会对酒类产业的认可,决定着产业的美誉度、公信度甚至生死兴衰。 酒类行业作为传统产业,品牌建设一直薄弱,发展与限制的矛盾尤为突出。知名品牌数量少,品牌生命周期短,自主创新能力弱,制售假冒品牌现象较严重,高质量、优服务、消费者信得过的商品比例低,都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酒类品牌的成长空间,羁绊着行业前进的脚步。而时隔十七年之久的“中国名酒”评定,是商务部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酒类评定活动,也是“品牌万里行”的专项活动之一,这无疑明示了国家对这个行业存在价值的肯定。对于推动我国酒类自主品牌建设,增强我国酒类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酒类自主品牌,引导酒类科学消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难怪与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聊起“中国名酒”时,他会感慨说:我更关注此次评定给行业创造的整体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