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茅道林离职“阳谋”

[复制链接] 5
回复
245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6-15 14: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茅道林离职“阳谋”
作者:王宏亮  2003-6-14 20:36:40  
出处: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时光轮回,两年前王志东“辛苦遭逢”的离职宿命再一次与新浪CEO茅道林不期而遇。错愕之余,茅道林明白这宿命已无可挽回。但通过事先的巧妙设计,他最终与新浪董事会达成了默契,挽回了原本无可避免的损失。

离职“阳谋”

与其前任王志东离职后的愤愤不平不同,茅道林一走之后,既不辨白,也无解释,说走就走,毫无不平,于是引得传媒猜测纷纷,一时间关于他的离职真相,竟出现多个版本。

其中流传甚广的是经过新浪高层统一口径的所谓“董事会版本”,声称茅的离职是主动请辞,而非董事会单方面解聘;而以《财经》杂志为代表的个别另类版本则倾向于认为,茅的辞职并非出自本意,而是董事会以四票对三票通过的决定。

两种版本,哪个更接近真相? 2002年6月1日茅道林与董事会签署的一份聘用合约透露了个中消息。这份合同曾作为2002年度新浪财务报告的附件之一,在美国证监会备案。

据查,该合约除了注明茅的任期为3年,并增加一年的延长期外,还另有一条保护性条款。其中规定:在三年任职期内,如果在茅自己没有过失的情况下,董事会单方面解除其职务,或者令其被迫辞职,那么茅至少可以享有下述福利待遇:至少多付12个月工资,加快一年释放所获期权中的25%,并可根据情况追加一年,等等;如果是自愿辞职,又或者因过失而被董事会解雇,则不能享有上述待遇。

根据新浪在美国证监会的登记材料,茅道林曾于2002年6月将200万股期权划归个人名下。在获得这部分期权的同时,他已经持有了25%可执行期权。按照他与董事会的协定,在任期满一年之后,也就是2003年6月,他还可执行第二个25%,其他的则可以在随后两年中按月按比例释放(VEST)。

另据新浪上市时的招股说明书披露,如果董事会对于CEO不满意,有权单方面解聘其职务,只要这是多数董事的意见,并经过董事长签署和正式声明。但如果被解聘的CEO同时又是董事,则很难达成“一致”决定,除非该决定在CEO缺席的情况下作出。当年王志东就是这样被解职的。

凡经理人离职,一般不外两类情况:一类是定期合约届满、自愿辞职、无过失解雇(也称预告解雇或资遣),一类是被迫辞职、惩戒解雇。通常,为了保护离职者的名誉和利益,避免不必要的反弹,董事会在提出解聘时会以“个人原因”为由,宣布他为辞职,不管他有过或无过,被解聘抑或被迫辞职。但是,必须事先和被解聘者达成默契,因为董事会可以解聘某人,却没有权利宣布他辞职。

当初王志东离职时,新浪董事会就曾“出于保护王志东的善意考虑”而单方面宣布王辞职,但因为未与之达成默契,王事后站出来指责此举违反程序时,新浪方面就很尴尬,连新浪董事会主席姜丰年事后也承认“操作上有失误”。

吃过一堑之后,这一次新浪董事会与茅道林之间,可以说默契多了。但从这份默契中,也就不难推测茅道林离职的真相。

董事会发生了什么?

业内人士倾向于认为,茅道林的离职应该更近于无过失而被解聘——不管有无过失,皆以无过失方式处理。这个选择,对双方来说都是上策。因为,如果是自愿辞职,选择在第一年任期将满而未满之时,第二部分期权即将释放而尚未释放之时,岂非不巧之至?如果是惩戒解雇,则自己的利益将无法保障,茅道林必起反弹,双方争执不断。而如果由董事会单方面解聘,自己又无过失,情形就不一样了。但,既然无过失,为何偏偏又赶在还差一个月就可释放期权的时候走呢?可知无过失的说词,也不过是双方讨价还价后统一口径的结果。

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茅道林的遭解职,的确是董事会以四票对三票通过的决定。而在投了反对票的三名董事中,就有茅道林本人,另外两人是华登集团总裁陈立武和担任中信泰富集团(香港)执行董事的张懿宸。陈立武是茅道林原来的上司,又是新浪两名薪酬委员会成员之一( 另一人为陈丕宏),在茅道林最终能拿到200万期权中多大部分的问题上,他无疑会站在茅道林一边。



不过无论茅道临最终能否拿到200万期权中的更多部分,比起前任王志东来,他都够幸运。据知情人士透露,王志东除创业时候带来的3%股份外,尚有一部分期权。但在他离开时,这部分期权有相当大比例是没有执行而被新浪收回了的,包括还没有释放给他的部分。而茅道林已到手的50万股执行价仅为1.68美元的期权,按目前的市场价格推算,至少可为他带来800余万美元获利。



“光水姻缘”的遗产

茅道林走了,但由他一手促成的新浪与阳光文化之间的“光水姻缘”却还留下了一笔遗产。2001年9月13日,茅道林曾和吴征夫妇达成协议,以790万美元现金及约460万股新发行的股票,以及6%股份的未来权益,换取了阳光文化29%的股份。该部分持股经过不断稀释,如今已不足20%。当初收购阳光时,新浪的出价成本是每股0.06元,股价在0.1元左右;现在阳光的股价则只有三四分钱。如何出手仍成问题。

不久前,星美传媒收购了阳光卫视和阳光网络文化有限公司各70%股份,不过这部分股权不是上市公司阳光文化媒体集团的股份,而是其两个子公司各70%的股权,因此不存在原股东如新浪的套现,只相当于把子公司所经营的业务与资产出售。

有媒体称杨澜卖的是个人在阳光的股份,则是误会。据了解,早在杨澜与新浪的股权交易中,杨澜已全盘清空阳光文化的股份,尽管作为一个创业者而清空公司所有股份似乎于理不合。

不合情理的另一点是,新浪在自己的股价远低于账面价值,甚至远低于所持一亿美元现金的情况下,居然仍愿意用新股支付大部分收购价款。此外,新浪网何以会要求杨澜提供400万美元三年期贷款,又去借给了阳光卫视,也颇有人不解。当时新浪有的是现金,似乎无必要再向杨澜转借。

对此有知情人士表示,这种资本运作手法尽管并不常见,但事前既有公开的协议,事后又在美国证监会备了案,在吴征离开新浪前与新浪签署的一份补充协议中,又明言自愿放弃新浪6%股权的未来权益,将阳光卫视所借新浪款项还给杨 澜,因此,至少从帐面上看,这笔帐是早已了结,毫无问题的。

同时了结的还包括吴征与茅道林一手制定的雄心勃勃的成立阳光四通、进而增持新浪股权至30%等一整套“连环套”战略。

不久前,四通集团掌门人段永基在一个公开场合还证实,当初杨澜所持有的10%新浪股权(稀释后为8%),已经以某种“市场变通”的方式,在某个时候,转移至四通电子及其关联公司手里。

杨澜转让新浪股份的苦衷不难理解:通过阳光四通控股新浪的目的既然未遂,再持有新浪股票已形如鸡肋。如果四通电子愿意接受,又能卖个好价钱,何乐而不为?不过四通电子是香港上市公司,股东间如有股权交易,在年度报表中应该是有记录的。因此,业内人士认为,这笔交易更可能通过四通集团的关联企业来运作,如此则不必到香港联交所申报。而阳光四通是一个注册地在开曼群岛的非上市公司,股票控制权的转移,也无必要到远在美国的SEC备案。

这样,四通100%控股的阳光四通就增持新浪股票至18%以上,并与四通新技术、四通电子、北京四通电子、四通投资、中关村科技、阳光四通、四通巨光、四通电脑、四通数码科技等等一道,回到段永基掌控之中,成了段氏“四通系”的一部分。尽管吴氏夫妇与阳光四通仍有瓜葛,但获得了阳光四通全部股票表决权和收益权的四通,已经成为新浪事实上的第一大股东。而当初一度被视为传奇,如今却无人喝彩的“光水姻缘”、“蓝橙之盟”,也就走到了尽头。
6
发表于 2003-6-17 09:13:00 | 只看该作者
茅道林离职新浪的机巧设计

财经时报 王宏亮




  如何利用公司制度安排,挽回了原本无可避免的损失,保住自己的利益? 

  这个40多岁的男子很聪明。

  与其前任王志东离职后的愤愤不平不同,茅道林一走之后,既不辩白,也无解释,说走就走,毫无不平。他究竟是主动请辞,还是董事会以四票对三票通过的决定?

  2002年6月1日茅与董事会签署的一份聘用合约透露出个中消息。这份合同曾作为2002年度新浪财务报告的附件之一,在美国证监会备案。

  据查,这份合约除了注明茅任期为3年,并增加一年的延长期外,还另有一条保护性条款规定:在3年任职期内,如果在自己没有过失的情况下,董事会单方面解除其职务,或者强迫其辞职,那他就可以享有下述福利待遇:至少多得12个月工资,加快一年释放所获期权中的25%,并可根据情况追加一年,等等;如是自愿辞职,又或者因过失而被董事会解雇,则不能享有上述待遇。

  根据新浪在美国证监会的登记材料,茅道林曾于2002年6月将200万股期权划归个人名下。在获得这部分期权的同时,他已经持有了25%可执行期权。按照他与董事会的协定,在任期满一年之后,也就是2003年6月,他还可执行第二个25%,其他的则可以在随后两年中按月按比例释放(VEST)。

  新浪招股说明书披露,如果董事会对CEO不满意,有权单方面解聘其职务,只要这是多数董事的意见,并经过董事长签署和正式声明。但如果被解聘的CEO同时又是董事,则很难达成“一致”决定,除非该决定在CEO缺席的情况下做出。当年王志东就是这样被解职的。

  凡经理人离职,一般不外两类情况:一类是定期合约届满、自愿辞职、无过失解雇(也称预告解雇或资遣);一类是被迫辞职、惩戒解雇。

  通常,为了保护离职者的名誉和利益,避免不必要的反弹,董事会在提出解聘时会以“个人原因”为由,宣布他为辞职,不管他有过或无过,被解聘抑或被迫辞职。但是,必须事先和被解聘者达成默契,因为董事会可以解聘某人,却没有权利宣布他辞职。

  当初王志东离职时,新浪董事会就曾“出于保护王志东的善意考虑”而单方面宣布王辞职,但因为未与之达成默契,王事后出来指责此举违反程序时,新浪就很尴尬,连董事会主席姜丰年事后也承认“操作上有失误”。

  吃一堑后,这次新浪董事会与茅道林之间,可以说默契多了。但从这份默契中,也就不难推测茅道林离职的真相。

  业内人士倾向认为,茅离职更近于无过失而被解聘——不管有无过失,皆以无过失方式处理。这个选择,对双方来说都是上策。

  因为,如果是自愿辞职,选择在第一年任期将满而未满之时,第二部分期权即将释放而尚未释放之时,岂非不巧之至?如果是惩戒解雇,则茅个人利益将无法保障,他必起反弹,双方争执不断。而如果由董事会单方面解聘,自己又无过失,情形就不一样了。

  但,既然无过失,为何偏偏又赶在还差一个月就可释放期权的时候走呢?可知无过失的说词,也不过是双方讨价还价后统一口径的结果。  

  董事会发生了什么

  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茅道林的遭解职,确是董事会以四票对三票通过的决定。而在投了反对票的三名董事中,就有茅道林本人,另外两人是华登集团总裁陈立武和担任中信泰富集团香港执行董事张懿宸。陈立武是茅道林原来的上司,又是新浪两名薪酬委员会成员之一另一个是陈丕宏),在茅道林最终能拿到200万期权中多大部分的问题上,他无疑会站在茅道林一边。

  无论茅道林能拿到多大比例的期权,比起前任王志东来,他都足够幸运。据透露,王志东除创业时候带来的3%股份外,尚有一部分期权。但在他离开时,这部分期权有相当大比例是没有执行而被新浪收回了的,包括还没有释放给他的部分。

  而茅道林已到手的50万股执行价仅为1.68美元的期权,按目前的市场价格推算,至少可为他带来800余万美元获利。  

  400万美金

  茅道林离职还为他一手促成的新浪与阳光文化(307,HK)之间的“光水姻缘”留下了一笔遗产。

  2001年9月13日,茅道林和吴征的阳光卫视达成协议,以790万美元现金及约460万股新发行的股票,以及6%股份的未来权益,换取了阳光文化29%的股份。该部分持股经过不断稀释,如今已不足20%。当初收购阳光时,新浪的出价成本每股阳光0.06元,则现在只有三四分钱如何出手仍成问题。此次交易中杨澜已清空在阳光文化的股份,尽管作为一个创业者而清空公司股份似乎于理不合。

  不久前,覃辉的星美传媒收购了阳光卫视70%股份,不过这不是阳光文化的股份,因此不存在原股东如新浪的套现。

  不合情理的另一点是,新浪在自己的股价远低于账面价值,甚至远低于所持一亿美元现金的情况下,居然仍愿意用新股支付大部分收购价款,而没有选择现金收购。此外,新浪网何以会要求杨澜提供400万美元三年期贷款,又去借给了阳光卫视,也颇有人不解。当时新浪有的是现金,似乎无必要再向杨澜转借。

  当时有猜测,这种操作有洗钱嫌疑。而按国际惯例,公司间并购除桌面上的交易之外,一般都有桌下交易,笼络谈判方。

  对此有知情人士表示,这种资本运作手法尽管并不常见,但事前既有公开的协议,事后又在美国证监会备了案,在吴征离开新浪前与新浪签署的一份补充协议中,又明言自愿放弃新浪6%股权的未来权益,将阳光卫视所借新浪款项还给杨澜,因此,至少从账面上看,这笔账是早已了结,毫无问题的。

  同时了结的,还包括吴征与茅道林一手制定的成立阳光四通,进而增持新浪股权至30%等一整套“连环套”战略。

  不久前,四通集团掌门人段永基在一个公开场合还证实,当初杨澜所持有的10%新浪股权(稀释后为8%),已经以某种“市场变通”的方式,在某个时候,转移至四通电子及其关联公司手里。

  交易过程也秘不示人。人们也无从知道茅道林在个中的角色。

  不过四通电子是香港上市公司,股东间如有股权交易,在年度报表中应该是有记录的。因此,业内人士认为,这笔交易更可能通过四通集团的关联企业来运作,如此则不必到香港联交所申报。而阳光四通是一个注册地在开曼群岛的非上市公司,股票控制权的转移,也无必要到远在美国证监会备案。

  这样,四通100%控股的阳光四通就增持新浪股票至18%以上,并与四通新技术、四通电子、北京四通电子、四通投资、中关村科技、阳光四通、四通巨光、四通电脑、四通数码科技等等一道,回到段永基掌控之中,成了段氏“四通系”的一部分。

  尽管吴氏夫妇与阳光四通仍有瓜葛,但获得了阳光四通全部股票表决权和收益权的四通,已经成为新浪事实上的第一大股东。而当初一度被视为传奇,如今却无人喝彩的“光水姻缘”、“蓝橙之盟”,也就走到了尽头。
5
发表于 2003-6-16 13:37:00 | 只看该作者
《财经》杂志:新浪前任CEO茅道临离职内幕


转自: 财经  


  在新浪董事会上,两年前逼宫王志东的一幕重演,不过,这一回的主角是茅道临

  □《财经》   王晓冰/文

  5月11日新浪董事会在美国硅谷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虽然此时全球SARS疫情依然严峻,以姜丰年为首的七位董事还是悉数出席,未能到场的则通过电视电话参加了讨论。

  尽管在后来的公开报道中,茅的离职被描述为“功成身退、主动请辞”。但事实上,已经掌管新浪两年之久的CEO在走近会场前根本没有意识到,迎接自己的将是一次决定自己在新浪去留的会议。

  会议开始后,董事会主席姜丰年就突然站起来发言,称管理层对茅道临不满。在新浪董事会上,两年前逼宫王志东的一幕重演,不过,这一回的主角是茅道临。

  听到指责,茅当时就跳起来,表示“不可能”。就在几星期前,他还与新浪的主要管理层交换过意见,在那次恳谈中,并没有听到对自己不满的声音。

  事态的变化令茅猝不及防。姜丰年当场拿起电话,一个一个向管理层征询意见。除了技术总监严援朝没有表态,几乎所有的管理层都做出了倒茅的表示。

  这样,茅道临已别无选择。最后,董事会以四票对三票通过了对茅道临辞职的决定。新浪CEO再次易人。接替他的是原新浪网执行总裁、年仅30岁的汪延。

  新浪“政治”

  在新浪一位消息人士提供的这一版本中,辞职当然不是出自茅道临的意愿。据说,茅原本打算干到年底再请辞,会议的逆转,使茅道临失去了全身而退的机会。而亲耳听到众多同事对自己工作的批评,在任何当事人都不会是愉快的经历。虽然《财经》从5月13日以来一直试图联系茅道临,但是电话不是关机就是无人接听,茅的心情、下一步的打算,目前已无从得知。

  当《财经》求证一位新浪董事时,该董事表示,茅道临志不在此,已多次请辞。而汪延也在接受《财经》专访时证实,两年前茅道临临危受命时,曾经提出实现收入多元化和规模化盈利两大目标,目标实现后,茅道临觉得退出的时机已成熟,曾在2002年底提出退出,而董事会则希望茅再多留一段时间。从那时起,双方一直在协商。

  两种版本孰真孰假,在新浪董事会圈外的人已难有定论。但在一些业内评论人士看来,新浪在NASDAQ的股价表现远远落在网易和搜狐之后,也许是董事们最终决定换人的关键原因。

  截至5月13日,三只中国网络股的股价分别为:网易25.40美元,搜狐19.47美元,而新浪则以12.45美元排在最后。

  这也是投资者对于三家公司公布不久的2003年第一季度财报的正常反应。网易季度内收入1420万美元,净利润为830万美元;而搜狐收入1440万美元,净利润为460万美元;新浪虽然以1811万美元的收入排在收入榜榜首,净利润却只有338万美元。

  董事们当然期望原本是中国第一门户网站的新浪能拿出更好的业绩,来自管理层的指责则更为直接,他们认为,“茅道临做事虚无缥缈,管理风格令人不能接受。”

  一位接近茅的消息人士则认为,管理层与部分董事联手发难有更深渊源,承袭了新浪一贯的“政治”逻辑。当年王志东离开,直接原因就是管理层对于新浪业绩连续下滑而王志东无所作为的情况忍无可忍,终与早已不满的董事们联手炒掉了王。

  不过此次情况显然大有不同。当年新浪股价已跌至两元以下,而现在新浪已成功实现盈利,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这个业绩不能说骄人,至少算得上差强人意。茅道临之所以位置不保,分析人士认为,与王志东离开后的路线之争大有关系,源头可以追溯到2001年9月新浪与阳光的合并。

  关注过那桩合并的人应该记得,合并后原阳光文化总裁、时任新浪董事会联合主席的吴征曾踌躇满志地表示,新浪阳光未来将在跨媒体道路上继续前进。而茅道临也公开表示,并购阳光是看中了其在媒体方面的深厚人脉。

  这是茅道临就任CEO后的首桩购并,人们有理由相信,吴、茅和在购并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原新浪董事段永基在决定购并之时已然达成共识。种种迹象显示,这个共识就是双方携手打造一个媒体王国。

  然而问题在于,如果新浪要做一个媒体公司的话,新浪多年在IT业的人才积累都将变成鸡肋。这显然是新浪的元老们不愿看到的局面。就在那段时间,有关当时新浪执行总裁汪延将下课的传闻此起彼伏。

  2001年10月,茅道临实施了合并后的第一批裁员,为了止亏和保住现金以便继续跨媒体战略,一些董事甚至有过砍掉海外公司的提议。但是没等大刀举起,从董事会到管理层反对之声已不绝于耳。更多的元老倾向于继续做一个服务多元化的IT公司。新浪的海外公司尽管不盈利,但一直是新浪作为国际化网站的象征,且大多与海外董事们关系密切。

  在来自海外董事和公司元老的压力下,海外项目的削减没有再继续。新浪阳光之盟名存实亡,新浪就此放弃了向媒体的转型。虽然转型以茅的妥协而告终,但是作为当时矛盾的焦点,茅与董事会及部分管理层的分歧已如草蛇灰线般蔓延。

  人心得失

  不在其位的人通常喜欢假设,如果我做CEO,可以做得更好。不过现实从来无法假设。

  据说,茅一上任就戏称自己为维持会会长。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客观地看,这样的定位至少对于抚平王志东离去后的董事纷争和管理纷争是很有好处的。由于茅在意见分歧的董事和失去龙头的管理层之间艰苦斡旋,在创始人离开后,新浪获得了两年稳定发展的时间。

  不过,从《财经》了解的情况看,对新浪员工而言,茅的退出并不像当年王志东那样引人注目。在汪与茅之间,似乎大多数人还更倾向于汪,因为汪毕竟是参加过创业的老人,而茅从早期的投资人到后来临危受命,从来都代表着冷酷的资本形象。

  茅道临的才华不容怀疑。虽然现在硅谷这个名字已失去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那种眩目的光彩,但是能混迹于硅谷的风险投资家们中间仍然是一种成就的象征。他在咨询业和投资业的从业经历更使他具备了很强的资本运作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新浪的一位员工在亲眼目睹了茅道临与一重要客户的谈判后,总结说:“没有茅拿不下的客户。”

  凡是与茅打过交道的人都喜欢用这两个词来形容他:“聪明”和“职业”;也有人更直接地称他为“狐狸”。茅道临有着与他年龄不大相称的老练和内敛。

  但茅道临毕竟使一部分人失望了。他被一些下属评价为“志向宏远,但是大多不能付诸实施”。茅道临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的工作原则是不在晚上九点以后工作。这在很多从创业期就在新浪摸爬滚打的元老级员工看来,可以说得上“懒散”。

  在王志东事件之后,新浪已经很难再维持表面上的和平景象。对于向王志东发难的管理层,新上任的茅道临是否心存忌惮人们无从得知,但是有关汪延位置不保的传闻在这两年间一直在新浪内外流传,最近的一次就在半年前。

  据新浪内部人士透露,茅道临从去年以来新提拔了一批香港人和海归派担任要职,无形中削减了一部分执行总裁的权力。

  更使茅道临失却口碑的事情发生在2002年底。对一位出身于风险投资领域的人而言,27万美元的年薪或许不算什么,但这与新浪员工甚至其他管理层的差距实在太大了。而茅的错误在于,他没有意识到这对人心稳定的影响。2002年底,他宣布取消了往年新浪员工都会有的双薪,这或者是为了在即将出台的季报上有更好的财务表现,但实际效果却使茅在新浪人心大失。

  渔翁得利

  接替茅道临的汪延,被段永基称为“中关村里年轻的老兵”,曾是少年得志的典型,当年二十出头便被王志东委以重任,一度在公司予人盛气凌人的印象。不过即使距离很近的人也感觉到,在韬光养晦两年多后,汪延给人的印象是谦虚了、成熟了。

  从王志东到茅道临,再到现在的汪延,在业界观察家看来,新浪的管理层日渐呈现弱化的趋势。新浪分散的股权结构本身为管理层提供了空间。在王志东时代,新浪的CEO甚至可以左右董事会;而以温和著称的茅道临,则以其在风险投资界的多年历练令人不能小视。不足30岁的汪延,能否续演管理层的强势角色呢?

  2003年5月14日,在接受《财经》专访时,汪延一再强调自己从个人能力、经验等各个方面都不如前任,但是他有很强的信心做好新浪的CEO,“因为依靠团队的力量,是最重要的,新浪从来不是一个个人的公司”。汪延特别指出,他“不是一个过渡性的CEO,希望更透明地跟大家沟通”。

  至于自己和团队的薪酬与股权问题,汪延表示,不久将会有交待,但是他与团队的一个共识是要在一年左右的时间中力争取得成绩再谈待遇。

  汪延认为,自己上任时机不错,但问题在于“新浪的资源太多,现在开掘出来的也就在20%”,因此要改善业绩,关键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将现有的资源开掘到及格分,发挥700人公司应有的效率”。不过汪延否认了董事会对自己有提升利润或股价这样直接的目标。新浪内部人士评价,汪延在网站策划、管理运营与市场拓展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对前沿业务有比较独创的见解,是个务实的人。至于对于自己缺乏国际资本运作能力的批评,汪延并不回避,但是相信“团队的力量可以使我们互补”。

  无论如何,汪延的上升为新浪开掘了新的想象空间,他需要证明在一个好平台上能否比前任做得更好。对投资者来说,茅道临的去留或许已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以四通为首的新浪大股东加强了对新浪执行层的控制。
4
发表于 2003-6-16 13:36:00 | 只看该作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茅道临200万新浪股权传言调查


转自: 南方网-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鲁奥 郑文文/文

  以讹传讹

  一份茅道林与新浪的签约合同把“茅道林辞职之说”给出卖了。

  在2002年年度财务报告的附件中,茅道林与新浪董事会在2002年6月1日签的一份CEO聘用合约上,清晰地写明茅道林的合约期为3年,还有一年的延长期。要中止合约的话,需提前三十天的通知期。

  但是,茅道林在等不及任期届满即离开了CEO职位。

  此时,茅道林和新浪口径一致:茅道林是自愿辞职。

  坊间传言,茅道林曾在股价在7美元高位时,抛售手中200万股股票,开始筹划他的退休生活了,时间是去年年底。,当时正是茅道林在各地频频曝光的时候,他不惜时间高调出现于多种公众场合。

  当时新浪股价高峰是7美元左右,今年5个月最高峰达到15.23美元。新浪股价有一种传言:2002年6月,茅道临把当年度新浪授予管理层与全体员工的全部股权总数的85%,即200万股新浪股权,划归自己名下。这些股票价值300多万美元,现在则相当于约2500万美元。”

  为此,记者电话采访美国华尔街的一位分析师,据他分析,茅道林要出售属于他名下的200万股股票,必须在美国证监会的登记材料中找到纪录,否则,“在技术上是行不通的”。查新浪的股东持股纪录,茅道林截止2002年底止,持有可执行期权为25万股、不可执行期权(分十年)175万股,而当时的期权执行价约为1.68美元,如果按最高股价全部套现的话,茅道林的获利将极为丰厚。

  根据新浪在美国证监会的登记材料,茅道临一共三次拿到过新浪的股权。第一次是他从华登出来,受聘新浪时拿到90万股期权,这些期权在茅道临任职满3年后已经转化为股权;第二次是2001年王志东辞职,茅道临接任新浪CEO时获得37.5万股期权,为一年期,早已经期满可以执行;第三次是去年6月茅道临获得4年期的200万股期权,这部分期权获得后,其他的75%在随后的三年中,按月按比例释放(VEST)给茅道临。

  令人关注的是,茅道临除了已经转化为股权的127.5万股(90+37.5万股),第三次获得的200万股期权能否获得是个疑问。根据新浪在美国证监会的登记材料,茅道临获得的200万期权在任期满一年,即2003年6月可拥有总额25%即50万股期权。如果茅道临离职的情况下,剩下的期权可以加快一年释放,相当于再获50万股。

  这意味着,如果新浪对茅道临采取变通解释,即使还差一点才到6月的一年任职期满,茅道临可以获得总共100万股新浪股权。但是,剩下的100万股期权茅道临将自动丧失。

  以公开材料计算的结果是,茅道临辞职后可能拥有新浪227.5万股股权(90+37.5+100万股),占新浪总股权的4.9%。

  问题是,茅道临如何痛快地拿到200多万股期权。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与新浪薪酬委员会成员构成关系很大。新浪薪酬委员会由华登的程立武和独立董事陈丕宏组成,而程立武是茅道临在华登时的老板,茅道临任职新浪CEO即由程立武签字同意,足见程立武在新浪薪酬委员会中的作用。

  从一个规范的操作程序来看,坊间的版本是将茅道林期权中的“可执行”与“不可执行”两部份全部混为一谈了。

  但是,变通的办法总有的。据新浪内部人士透露,茅道林“走”的时间很重要,如果按照当初他与新浪董事会的签约,他“在任期内非正常解约的话”,那双方必有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茅道林的前任沙正治走的时候有一个安抚性的合约,将已执行的期权保留;王志东走则将未执行的期权收回,由于执行价是在未上市时定下的,约8美元,所以王志东失去这一部份认购权并不会太过失落;到茅道林的出走,决定他去留的筹码越来越高,有可能是现金,有可能是可执行的期权。

  茅道林在一年差一个月的时候离开新浪,新浪给他的补偿条件将会在下一个季度的财务报告中解冻。还有一个悬念,新浪股东的出让股权的手法向来是神秘莫测的。当初杨澜将持有的10%新浪股权出手,就是以“市场变通”方式来处理的,这种方式的中介往往是香港的一些中小型的财务机构。

  而操作这些,对茅道林来说应是小菜一碟。

  资本性价比

  这是新浪最好的时代,但不是它最值钱的时代。

  2003年第一季度,新浪实现的毛利额最高,为1200万美元;网易次之,为1100万美元;搜狐最低,不足920万美元。但是三大门户网站体现的营业利润却是网易最高,为770万美元;搜狐次之,430万美元;新浪最低,不足330万美元。

  虽然新浪通过并购讯龙重新夺回了营业规模的老大地位,但是据公开的报表2003年第一季度新浪的营业利润低于搜狐100余万美元,季度性营业利润增长额低于搜狐40余万美元;新浪2003年全年度的盈利预期能否超越搜狐,将是新浪今年保持投资者信心的一个重要经营指标。

  本季度讯龙对新浪营业收入的贡献巨大,但在其他财务指标上反映并不明确。新浪2002年四个季度营业利润的新增额均略高于搜狐,但在今年第一季度,在营业收入新增额大幅超越搜狐的同时,营业利润新增额却大幅落后于搜狐,说明讯龙对新浪营业利润的贡献,和它对新浪营业收入的贡献不成比例。讯龙短信业务的重组整合以及160名原讯龙员工的消化吸收,都还将影响到新浪下个季度的盈利业绩表现。

  拖新浪盈利后腿、导致新浪在三大门户网站中最晚实现盈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国际化运营”。新浪2002日历年度的净亏损额接近500万美元,但新浪北美与台湾地区的营运亏损高达360万美元,占了亏损额的近四分之三。

  尤其是新浪的台湾地区业务,自营业以来一直占有新浪18%的固定资产,却只能实现8%至5%(逐年递减)的营业收入。

  三大门户网站在纳斯达克的股价,也反映了它们各自在业内的经营业绩。

  自2002年以来,网易的股价涨了近25倍,搜狐的股价涨了近15倍,但新浪的股价只涨了不到7倍。自新浪和搜狐于4月24日前后发布今年第一季度业绩后,搜狐的股票市值就开始大幅超越新浪,截至5月10日,新浪的市值已经落后搜狐8000万美元,落后网易1.8亿美元。

  而在这两年中,搜狐曾经有两次面临被纳斯达克摘牌的风险,网易更是被停牌4个月,置之死地而复生。网易的股价于今年1月、搜狐的股价于今年4月分别超过了它们当年首发上市的IPO发行价,目前网易的股价比它当年的发行价高出近10美元,搜狐的股价比它当年的发行价高出5美元,唯独新浪的股价还徘徊在比它当年的发行价低5美元的价位上。

  以营业利润与营业支出之比表示的经营绩效

  (1美元营业支出可以赚取的营业利润)

  注:为历史比较,营业利润和营业支出中均未计入新浪和搜狐2002年前各季度的商誉摊销,以及网易2002年第三季度的股东诉讼赔偿费用。
板凳
发表于 2003-6-16 13:35:00 | 只看该作者
国际金融报:新浪换帅悬念进行时


转自: 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记者 张俊才 发自上海

  ●“茅道临早就悟出了自己的处境”

  ●“老茅就在上海,对于新浪前前后后的‘变故’,他心如明镜”

  ●资本和盘根错节的人事关系,谁更有杀伤力?

  ●汪延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一切刚刚开始,密不透风的‘墙内’即将发生的变动,外界不会弄明白。”新浪的一位资深人士面对提问,只说了一句话。

  5月中旬的北京,人们的注意力仍然被“非典”吸引着,作为中国“第一商业门户网站”新浪,酝酿已久的“易帅换将”计划突然实施令业界震动的第一步:“坐镇”新浪2年的茅道临“挂靴”;汪延奉命主持工作,成为新浪第4任CEO。

  5月16日,新浪旗下的阳光文化媒体集团有限公司又正式宣布:茅道临不再担任该公司执行董事职务,该卸任书从宣布之日起正式生效。仅仅4天,连续两次“遭受打击”,令这位资本运作高手“始料未及”,尴尬难言。

  阳光董事会主席杨澜在签署的卸任书中,用了极其精简的18个字给予茅道临外交辞令式的评价:“董事会就茅先生对本公司之贡献深表谢意”,连同老茅在美国“自愿引退”的申明,给老茅的淡出套上美丽的光环。

  早有迹象

  外界对新浪再度易帅猜测不断。

  “事实上,去年11月,新浪高层就讨论CEO撤换问题了,今年5月的几次会议催生了11日的决议,但只到12日才在新浪首页向外公布。12日晚,新浪北美、台湾和香港站页面仍然没有刊载任何公司人事调整的消息,”新浪董事会一人士告诉记者,“新浪在宣布茅‘下课’的时候,还宣布保留其在该公司董事会担任董事一职,这只是一种避免行事过于激烈的权宜之计,主要为了避免过大的震动,避免掀动太大的波澜。”

  这位人士称,新浪董事会成功利用了“非典”时期的视线焦点,将一个十分敏感而且难以“摆平”的人事调整掩藏在人们眼光的背面,在并未激化的气氛中,新浪平静宕开“汪延时代”。

  但是对于老茅,其实在董事会去年11月讨论的时候,可能就预知了自己的今天。

  知情人透露,要不是“非典”,汪延亲政可能要到更晚的6月份。而人们最关注的是,美国发出引退声明的老茅此时的境况。

  “老茅就在上海,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他换了一个新手机,一直‘十分能够放的下’的他,看不出淡出江湖的失落———沉默回答一切,沉默也是态度,也许只能沉默,对于新浪前前后后的‘变故’,他心如明镜,但是对于有关‘下野’情形,我也无法多说。”这位在老茅卸职后,和老茅仍有交往的孙先生说。

  “不过,根据美国股市内部人及受限股东的股票交易记录,4月29日,茅道临曾抛售12万股新浪股票,同时行使了12万股新浪股票期权,此时距其离任仅仅相差12天。我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老茅早就悟出自己的处境。”一网络分析人士的信心印证了孙先生的说法。

  事实上,2002年11月后,茅道临基本就在媒体面前销声匿迹,重大活动一律是汪延出面。

  新浪用户也很清晰地记得,汪延通过邮箱和客户业务联系,对于大多数网民,汪延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业绩不佳还是“人治”使然?

  业界对新浪易帅的猜测种种,比较一致的是,业绩是新浪人事“地震”的主要推动力。

  2003年第一季度,新浪实现的毛利额最高,为1200万美元;网易次之,为1100万美元;搜狐最低,不足920万美元。但是三大门户网站体现的营业利润却是网易最高,为770万美元;搜狐次之,430万美元;新浪最低,不足330万美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财务反差”?

  知情人透露,大部分毛利额被营业费用耗掉,这也反映出新浪管理的力度不强。

  管理力度不强,直接影响新浪的业绩。在上几个季度,国外已经有很多股民在公开场合要求茅辞职;此外,老茅在内部股票分配上也没有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可见,董事会作出的“快速调整”也是应急之需。

  也有业界资深人士推测了茅道临火速离职的原因:作为国际性企业管理者,在经验和各个方面的要求条件都很高,茅是玩转资本的高手,但是,在公司协调方面并不能长袖善舞,而这一点,汪延要好多了。

  “老茅常常飞来飞去,‘空中客人’,对后方缺乏有效的掌控力。在国内,‘做人’和做事同等重要。”老茅身退,翻开了中国“人治”在IT业演绎的崭新“新浪版本”———资本的残酷性和盘根错节“微妙”的人事关系具有同样威猛的杀伤力。

  茅道临下一步做什么?接近茅道临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经有好几家业界顶尖公司向茅抛出橄榄枝,但是茅在谈及此事时“故左右而言他”。

  这位人士面对记者,也只能遮遮掩掩,“最有可能是到非洲或者结婚,但是退休,老茅肯定不会考虑。”他这句话说得很果断。

  汪延“组阁”

  5月13日,汪延焕然一新“亲政”。当日,新浪在纳斯达克的股价为12.37美元,较前一交易日涨0.01美元,涨幅为0.08%。这让汪延接印的第一天“心情特别好”。

  作为新浪第四任CEO的汪延,虽然前任给他留下一个较为坚实的经济根基,还有一个技术团队,同时互联网的市场“冬季”已经开始接近尾声,但汪延要想宕开新浪“辉煌章节”,还要解决种种棘手的问题。

  “新浪的人事架构的调整只是开始,‘一朝君子一朝臣’,汪延‘组阁’为期不会太久。”一新浪内部人士说。但是,要想对旗鼓相当、盘根错节的人事重新洗牌,谈何容易?

  茅退位前可以抛卖股权,汪延会不会也会这样?如果这样,新浪的明天将是一个什么样子?这会让人们不断地猜测下去。

  在中国网络门户中股权最为分散的新浪,虽然通过并购讯龙重新夺回了营业规模的老大地位,其2003年第一季度新浪的营业利润低于搜狐100余万美元,季度性营业利润增长额低于搜狐40余万美元,2003年最后3个季度的盈利预期能否超越搜狐,将是新浪今年保持投资者信心的一个重要经营指标。

  新浪首次扮演一个追赶而不是领跑的角色,对新任的CEO汪延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有关人士认为,在新兴业务上一个是电信增值,一个是在线游戏,这两个新浪都走在了最后,起步又是最晚的,纵观其主要经历还是在投资业的,对经营企业的远景规划还是有不足的地方。

  所以汪延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沙发
发表于 2003-6-16 13:34:00 | 只看该作者
21世纪经济报道:新浪“政治局”

南方网-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张大峰/文

  5月19日晚8点,新浪CEO、总裁、董事汪延结束了一天的应酬,自己找了个小地方休息:“快熬不住了,从5月12日8点开始,7天全是在解释换CEO的问题,没办法工作,真的累坏了。”

  5月12日晚8点,新浪董事会宣布其CEO职务第三次易主,原总裁汪延“接棒”茅道临,任职新浪第四任CEO,并任董事,茅道临留任董事。业界一下子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位31岁的年轻人身上。

  汪延是新浪的苦干派,1996年6月到2003年5月,整整7年,从四通利方到利方在线到新浪网到新浪公司,从国际网络部部长到利方在线创始人之一到新浪网中国区总经理、新浪网总裁到如今的新浪公司CEO。

  宣布CEO人事变动后,新浪股价连续两天上涨,涨幅分别是7.87%、10%,5月14日以14.78美元收盘,《华尔街日报》分析说:“比较起来,新浪股东们更买年轻CEO的账。”

  5月19日,新浪股票以13.399美元收盘,搜狐和网易分别以22.00美元和26.90美元收盘,业内人士分析:“横向比起来,新浪虽然盘子上依然最大,但在盈利能力、股价上,远远落后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

  5月19日,离任的茅道临据称在“享受生活、找吃找玩”,搜狐当家人董事长、CEO张朝阳在珠穆朗玛峰登到近8000米,网易创始人、首席架构执行官丁磊则继续躺在“网络游戏和短信”上享受刚到手的成功,李嘉诚旗下的TOM拿着充足的现金继续进军门户。

  董事会版:功成退隐

  新浪董事长姜丰年5月2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茅道临要求离任时来已久。“茅是一个很注重生活的人,聪明、有能力,但不希望活得太累。2001年王志东离任时,没有更合适的人可以出来收拾局面,董事会一致给茅施压:不管怎么样,茅你责无旁贷。”

  茅2001年6月临危受命,两年来一直要求找机会离任去过“喜欢的生活”,姜丰年数次都以“公司还没有摆脱困境、步入发展正轨”等原由拒绝,但自从去年10月开始,随着新浪实现盈利(截至2002年9月30日季度,新浪源自运营的现金流实现正310万美元)到今年年初实现规模化盈利,姜自知留不住茅了。

  “茅在网络经济最艰苦的大环境中,将新浪从亏损带入规模化盈利。公司季收入从当初的500多万美元跃升至今天的1811万美元。”姜说。

  新浪董事会尊重茅的意愿:茅对新浪的承诺是“转亏为盈”,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

  茅道临,上海人,40岁,1999年入新浪任COO、2001年6月起任新浪CEO。此前任华登国际投资集团(WALDEN)副总裁,分管在美国、中国内地及香港科技产业的投资。1997年,茅投资四通利方,1998年推动四通利方与华渊资讯的合并从而组建新浪。

  2001年6月上任新浪CEO,平息王志东风波,至2003年5月,将新浪带入盈利。2002年年薪为45万美元,甚至高于华尔街最追捧的eBay公司总裁兼CEO梅格·惠特曼,惠特曼2002年的年薪是25万美元。

  茅在2002年以1.68美元执行了200万股的期权,以2003年5月19日的股价计算,价值超过2600万美元。茅4月29日,茅道临又以10.35美元的价格先行执行了12万股期权,获利100万美元左右。

  有接近茅道临的人士称:茅一直想把自己的生活步伐调整到自己喜欢的节奏,茅一直觉得自己活得很累。爱踢足球、打高尔夫的他曾私下表示:重要的是自己在玩,而不是给任何人看。太多的人盯着新浪CEO这个位子了。

  关于更换CEO的问题,茅和新浪董事们已据称设计了许久,“核心的问题只是一个:时间、方式、人物”,新浪董事长姜丰年说:“最后选择了今年5月份:第一,公司已经连续几个季度盈利,发展已上正轨;第二,对茅而言,整整两年。”而业界普遍认为,茅也拿到了该得的。

  2002年下半年开始,茅做了十数场大学演讲,“我在寻找韵律”,茅对人讲,茅开始实践去做“不赚钱但是自己最喜欢干的事”,退意已决。

  姜丰年透露,4月25日左右,茅再次沟通辞任,5月8日,新浪董事会通知汪延,汪延接任,完成“职务平稳交接”。

  汪延,北京人,1972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学士。业内人士公认汪延急性子但做事理性、爱拿数字讲话、苦干派。姜丰年表示:新浪董事会看重汪延在互联网业界完整的经验,期望他可以把新浪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新浪大股东、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称,汪延上任后,向新浪董事会提出一年之内不要加薪和期权。先前一种算法,汪延当CEO将比茅薪金省一半,奖金省5/6,期权省7/8。姜丰年对记者表示,汪延冲劲十足,对董事会要求自己先做出成绩。

  茅道临身边的人讲,茅正在休息,按照自己的计划安排自己的时间。

  另类版本

  2001年9月13日,茅就任CEO三个月以后,和吴征的阳光卫视达成协议,以800万美元现金及约460万股新发行的股票(占新浪股权稀释后总股份的10%),以及可能再支付250万股新发行股票(占新浪股权稀释后总股份的近6%,取决于阳光卫视未来18个月的业绩表现),买下阳光卫视29%的股份。吴征出任新浪董事及联席主席。

  2001年11月12日,四通段永基和吴征阳光媒体在香港合资成立阳光四通媒体(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有新浪20.6%的股份,并拥有6%的未来权益,成为绝对的大股东,并且在新浪董事会中占有7席中的2席。

  吴征用新浪的钱收购了新浪,擅长资本运作的茅输了段一局,也打破了曾经和段的默契。此后茅在2002年6月,把当年度新浪授予管理层与全体员工的全部股权总数的85%,即200万股新浪股权,划归自己,这虽是新浪董事会下薪酬委员会做的决定,却也招致了段的不满。

  加上新浪股价不敌搜狐、网易,后两者在纳斯达克股市的近期股价都是新浪的近2倍,于是在段的运作下,上演了如王志东事件一般的“逼宫”戏。

  姜丰年否认了这一说法,但他对记者证实,吴征在2002年4月辞任董事及联席主席后,新浪和阳光卫视的合作依然继续,但阳光卫视没有拿到可能的6%新浪未来权益。“阳光实在做得太差了。”吴征也因“假学历”事件离开新浪。

  “每一个知名公司都有一些后来看来甚至是很愚蠢的收购行为,新浪也不例外,但我们不能只找一件不好的事情去否认这个人所有的成绩,”姜丰年说,“我和段总聊过此事,段总总体上十分

  肯定茅,并没有外界所说的那么大的不满。并且,段总和茅,一直都是好友,比较默契。”

  “而另一方面,董事会里我、陈立武等和茅都是好友,况且现在和王志东那个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姜丰年说。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