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读物≠青春读物≠青春文学
“类型出版”未来路在何方
中国青年出版社 新青年图书项目工作室主任 庄庸
一切都在变化。当前中国出版业最重要的变化,是出现了“类型出版”的趋势。而青春读物正在进入“类型出版”时代!
青春读物的“类型”代表着青少年“大众而非小众”的主流渴望。另类、前卫、叛逆……这是一些充满激情、具有挑战性的观念,但毕竟是一批数目非常小的读者的观念。对于大多数青少年,渴望看到的仍然是那些符合他们成长、成才、成功的主流价值观念,并能满足他们内心集体性渴望的主题性作品:梦想、成功、幸福、财富、爱、优雅、美丽、健康……以及对相反主题贫穷、挫折、伤害、忧伤、痛苦等的逃避与对抗。
那么,什么是青春读物?什么又是类型出版?它的运作模式是什么?
一提青春读物,一般想到的就是“青春文学”;一提“青春文学”,又都认为是“80后”“青春文学”。而且“青年读物”的界限一直不太明晰。从20世纪80年代起,“青年读物”一直都是个很“正”的概念,其实,“青年读物”更多的是意味着有关人生修养、思想内涵丰富的优秀思想读物。
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青年读物≠青春读物≠青春文学≠80后青春文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年读物>青春读物,青春读物>青春文学,青春文学>“80后”青春文学。因此,将“青年读物”中有关人生修养、思想内涵丰富的“重”意义和目前所谓青春读物中的年轻化、动感化、娱乐化的“轻”形态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我所谓的“青春读物”。
比起“青年读物”和“青春文学”两个概念来说,“青春读物”所聚焦的命题,就是如何用类型化的商业出版模式,来策划、包装和运作那些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价值观念。
因此,我们所谓的青春读物的“类型出版”,其概念和商业机制,就是强调出版机构有意识地,或者在市场热点追逐过程中无意识地划分青春读物的“类型市场”,将用户群和用户需求都类型化,培育类型创作的领军人物和原创群体,并进行类型化的市场和商业出版,亦即从图书内容、形态和运作上,均采用特定类型的市场和商业特征,形成真正商业意义上的流水线和创新机制,让读者类型化,从而在不同类型市场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那么,什么类型的青春读物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从目前的市场行情看,主要有:
一、“时代精神”类型——娱乐出版,出版娱乐。以数字娱乐为主体和体验娱乐组成的新娱乐,正在成为青少年特别是12~24岁的青少年娱乐消费的主要内容。二、“市场热销”类型——少女文学读物、亲子矛盾读物、青春励志读物。三、“常销常新”类型——文摘体读物:打造成长脊椎骨。成长经典读物:不同的青春,同样的经典。四、“悦读圈”类型——“粉丝”圈读物:人人粉我,我粉人人;“网络流派”读物,包括新武侠、纯爱派、奇幻派、搞怪派等。五、“滞后/超前”类型——“80后”青春文学:幸福终点站;成长旅行读物:在路上长大。六、“新潮流”类型——草根人文读物:因为“我”说,所以精彩。
在分析中,我们发现,除了理念困境和原创困境之外,“机制困境”几乎是少女文学读物、新武侠、奇幻派、纯爱派、搞怪派以及其他青春读物类型所面临的共同困境;而在对起点中文网、小说阅读网、幻剑书盟、晋江原创中文网等原创文学网站、网络杂志网站或青少年网站的发展史进行考察时,我们发现网络时代“产销合一”式优质内容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已经从根本层面改变了青春读物的出版生态。因此,我们提出“书、刊、网及新产业联动出版机制”,认为这是传统出版社摆脱产业困境、走向凤凰涅的新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