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深化思维导图,开发大脑潜能

[复制链接] 13
回复
321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7-17 23:0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化思维导图,开发大脑潜能

在网上网下,思维导图的爱好者越来越多,很多朋友都用软件制作出了精美的思维导图,在网上随处可见,大家的学习热情都很高,不断的交流不断的探讨,这种精神是可敬的。在网上看了很多思维导图以及与很多朋友交流后,我感到朋友们对思维导图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还没有深化,故在此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希望能对导图爱好者有所帮助。

要真正用好思维导图,就要真正理解思维导图的核心原理,也就是思维导图真正是什么,真正能做什么。对这些问题,也许很多人会不屑回答,因为他们觉得他们都做了很多图了,难道还不知道思维导图是什么吗?不就是一个整理组织思维的工具吗?是的,整理组织是思维导图的一个功能,但这就是它的全部或核心吗?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认识,大家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大多都停留在整理组织上,我不反对整理组织,我这里想想谈谈深化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的核心是思维

对于思维导图是什么的理解至为关键,个人觉得这是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功效的前提。思维导图的发明人巴赞先生在他的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思维导图的核心是思维,而且是放射性思维,这种放射性思维会以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那么什么是放射性思维呢?放射性思维与我们的发散思维同义,就是从一个既定的中心出发将思维向四周放射或发散,是多方向的,多途径的。思维导图本身就是放射性思维的外在表现,它的结构本身就体现了这种思维模式,它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的,然后从中心向四周发展。这种放射思维所带来的价值就是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创造。

    所以在思维导图中应该更多体现的是这种放射性思维或者发散思维,而不是单纯的整理组织。看到很多朋友把整本书籍整理成了很大的思维导图,我为他们的耐心和学习力感到敬佩。然而思维导图是可以深化去用的,因为它的根本在于展示我们的思维,在于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7 23:08:52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23:03:02 | 只看该作者

二、提炼关键词,给你的思维导图减肥

很多朋友做出来的思维导图还停留在知识树的概念上,一条线上写着很长的句子。如果你的思维导图中多数是很长的句子,我觉得这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很讲关键词的,关键词是思维导图区别于知识树的一个重要特征。当然,为什么很多朋友的思维导图里会出现很长的句子,我总结了一下,无外乎三点:

1、生怕自己做的图别人看不懂。很多朋友做图都是想着给别人看的,所以在做的时候不敢用很少的关键词,觉得用的少了别人看不懂,别人看不懂自己就觉得没意思。

2、一些专业性的东西难以提炼出关键词。一些朋友在用思维导图整理他们专业性的资料时发现有些专有名词很长,不能提炼出精炼的关键词。因为你要是一减字,这个名词就不完整了,所以在这样的导图中关键词总是很长的。

3、不会提炼关键词。这类人的问题在于他不知道哪些词才算是“关键词”,所在总在苦苦寻找中迷茫,最后只好是放弃。

对于上述的第一种情况,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对思维导图的理解,上面我说过对思维导图核心原理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理解不透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什么地方没有理解透呢?就是思维导图表现的是思维,是个人的思维。也就是说你的图形是来表现你的思维的,而不是给别人展览的,当然精美的导图是可以展览的,但是未必别人就能理解,因为它表现的是你的思维。所以我们在做图的时候就不苛求于这点,不一定非要能让别人看懂,重要的是你要灵活的按你的思维方式来用图形表达你的思维。

对于专业性的名词如何来提炼关键词我是这样来做的,可以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和记忆方法来总结一些特定的代码或者记忆术语。这些代码或记忆术语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形,可以是符合,也可以是数字。比如,财务专业上“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可以简化为“企税”和“个税”;法律专业中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简化为“完民力”、“限民力”,在这里有人会说能不能再简化为“完力”和“限力”或是“完民”、“限民”,在这里我主要是想区别于“完全刑事行为能力”。当然,这些简化仅仅是个例子,具体的简化还要根据个人的习惯和记忆方式。重要的是,这些简化是自己所能理解的,并且是明白的。这样的话,冗长的专业名词就变得简单了,你的关键词也就突出了,整个思维导图也就精简了,层次更为清晰了。

对于找不出关键词的朋友我建议他们不要刻意寻找关键词,不要为关键词刻意的下个定义,认为关键词身上有关键二字或者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关键词不是读起来好听的词,不是意思特别的词,不是笔画简单的词。关键词是能让你产生联想或想像的词,通过它你会联想到更多的内容,想像到更为丰富的东西。它之所以称为关键,就是因为它能够让你产生联想。关键词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像,可以是图形,可以是符号,可以是数字,等等。

所以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记忆方法不同,他所提炼出来的关键词就不同,不同的关键词别人就不一定能看得明白,这也回答了上述的第一种情况,所以就不必在意别人能否看得懂,而要以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充分开发自己的大脑为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7 23:09:26编辑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23:04:03 | 只看该作者

三、运用联想,延伸思维导图,绽放大脑潜能

联想思维是指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而产生认识的心理过程,即由所感知或所思的事物、概念或现象的刺激而想到其他的与之有关的事物、概念或现象的思维过程。联想是创新的基础,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在发明道路上如果想有所成就,就要看我们是否有对各种思路进行联想和组合的能力。”联想在创意过程中起着催化剂和导火索的作用,许多奇妙的新观念和创意,常常由联想的火花点燃。

联想也是记忆的重要元素。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记忆的秘诀就是根据我们想记住的各种材料来进行各种各样的联想,而这些联想就成了各种资料的钓钩,万一资料沉没脑海,我们就可以通过联想这样的钓钩将资料钓出来。

那么在思维导图中如何运用联想思维呢?前面我们讲到了提炼关键词能够使得思维导图简化,但简化的导图却能表现丰富甚至无穷的思维,这中间就是联想思维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关键词是我们进行联想的重要元素。关键词提炼的好坏决定了联想的程度大小。前面我们说过关键词可以是文字,图像,图形,符合,数字,代码等等,不同的关键词给大脑所造成的刺激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刺激就能形成诸多的联想。比如一个红旗状的图形,你就可以联想到胜利,完成,峻工,达到,所以,方位,标志等等。我们能够借住关键词充分发挥联想,联想的过程中不但能想到关键词所表达的内容,而且会产生许多新的观念与创意。事实上,任何创造发明都离不开联想,是联想思维把人引导到创意思维上去的。

联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就是大脑活动的过程,这过程我们运用的越熟练,我们的思维就反应的越快。

联想是环环相扣的,由此及彼的,相似相反的,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当代俄国心理学家哥洛万·斯塔林茨做实验表明,任何两个概念,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阶段建立起联想。比如“木质”和“皮球”怎样建立联系?可以通过中间环节联系起来,如: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木质是起点,皮球是过程的终点,是事先给以规定的。如果没有限制终点,那木质的联想是无限的。这个特性具体在思维导图中就是结构的无限延伸,分枝再分枝,无限的细分,无限的延伸,层次越多,思维越深。而导图能将这一切都表现出来,展现于眼底,让你纵深的思维清晰可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6 22:12:11编辑过]
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23:10:08 | 只看该作者

四、运用发散思维,让大脑的光芒四射

思维导图所体现的就是发散思维,它的结构如此,它的内涵如此。各种自然结构是发散的,大脑神经细胞的形状是发散的。思维导图从形式上模拟了这种结构,它表现为发散状,突出内容的重心和层次;它引导人的思维发散、联想,它的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

发散思维也叫放射思维,辐射思维,多向思维和扩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方法的思维。发散思维允许标新立异,允许海阔天空,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它体现的是多角度,多途径。

思维导图的结构很容易引起思维的发散。确定一个中心主题,也就是确定了一个思考的中心,在图上就是一个中心,一个核心。当你在纸上写下或画下这个中心时,周围是一片空白(我们通常的作法是在纸的中央写下或画下中心主题,当然纸是要横放的)。看着这个中心主题,面对着周围的空白,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就会想把周围的空白填满,线条,分枝,再分枝,把你所想到的统统在图上表现。也许你会觉得一张A4纸都太小了,你的思想如泉水汩汩的流出来,不一会儿一张纸便满了,那么可以再来一张。当然是可以做个预先规划的,就是先看看所定的中心主题的范围大不大。虽然可以这样,不过我还是赞成用大纸的,因为这中间你总会冒出许多想法的,而这些想法也许是规划不到的,这也是运用发散思维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新东西出现的好处。另外一个就是不会因为纸的大小而限制你的思维。当然你的头脑中要有这种积极的想法,要把这种填补空白做为一种乐趣,因为这个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思维发散的过程,就是做思维导图的过程。如果这中间你不断的运用图形、符号、数字、代码,颜色等,不断的运用联想,那么,我觉得你的大脑真是一座宝藏!你大脑的能量,你大脑的光芒已经体现于图中,当你看到这些能量时,当你真正体会到这种能量时,你难道不为自己感到高兴吗?

也许上面说的大家可能觉得比较适合于头脑风暴这一类型的作法,但是不适合于整理组织这一类的,尤其是比如书籍啊之类的。大家做书籍导图的习惯做法是看着目录,有多少章,然后在图上就会有多少个主分枝,然后再每一篇每一篇的看着书找关键词往下细分。这些做法是完全可以改进的,是完全可以把发散思维及联想思维运用进去的。

一种很好的做法,是先看看书的目录,甚至目录的简介(有的书有这样的简短介绍),完了之后合上书,拿出纸和笔,开始做导图,根据你所看目录的内容做一个发散,充分想像书中会写哪些东西,把你能想到的全部表现在导图上,尽量的想,能想到多少就表现出多少,哪怕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都没关系。导图做完后,再翻开书阅读,阅读完后再合上书,这个时候相信你接触了内容,会有了更多的想法,然后拿出纸和笔,马上把你能记起来的、想到的画到图上,这样的话就形成了第二张思维导图。把你的第二张导图和之前做的第一张导图拿出来比较,看看你看书前后所想的东西有什么变法,有没有相同的东西。然后把这两张图做一个整合,最好是书中的内容与你想到的能有区分,书中内容保持原来的状态,即关键词为书中所有的,你所想到的是啥样就是啥样。这样的话,这张图上所表现的内容一部分是书中内容的回忆,一部分会是你的理解或者注解或者创造。如果你觉得回忆的这部分内容还有所不完整时,可再打开书,对着来完善你的导图,也可以再看完一部分再合上书然后根据记忆来完善,视个人的记忆力而定。也许这样的完善会形成第三张或者第四张甚至更多张的思维导图,越到后面你的导图应该会越全面越清晰。

也许这一段内容会让你觉得看一本有必要这么搞吗?这不是太费事了吗?确实这样是有点费事,我也觉得。但这样的意义是深远的,我想能看到这一篇文章的人都能够感受到这样做的意义。尤其是当我们看书不仅是为了消遣的时候。

以上四点,就是我谈到的对思维导图的深化。一句话,思维导图表现的是我们的思维,做图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深化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开发大脑的过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9 22:37:22编辑过]
5
发表于 2008-7-18 08:58:50 | 只看该作者

你推荐的群没有进去,不如进到我们的群里,给我们的群成员也交流一下,也给我补补课。

具体讲讲如何摆脱知识树的体系。

热烈欢迎给大家指点。

6
发表于 2008-7-20 23:40:17 | 只看该作者
讲的有道理 
7
发表于 2008-7-22 23:07:43 | 只看该作者
说得很好,关键是要深入理解自己。
了解了自己思维的局限,就能理解思维导图的意义
8
发表于 2008-7-25 19:35:49 | 只看该作者

期待下期内容

[em01]
9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09:06:58 | 只看该作者

耽搁了很长时间,终于写完了,希望能对喜欢导图的朋友有所帮助.

10
发表于 2009-6-14 16:54:1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积极分享,相信对大家会有极大的启发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