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目效果问题
当然,确实有很多合作是不尽人意的,甚至说项目是失败的。项目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是单方面的,多数情况下双方都有责任。
比如,客户方存在的可能有:
-和咨询公司合作的基本立场
-领导认识、支持和变革的魄力;
-客户方项目配合人员的配置;
-客户方经理们的参与程度
-支付能力、管理基础等。 客户选择咨询公司,关心的无非是两大问题:效果和费用,也就是投入产出问题,但服务是一个过程,咨询服务的过程就是产品。因此,咨询服务的模式和项目的过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有的企业担心:我花了那么多钱,最后拿到的东西不能用怎么办?其实,如果服务模式能够真正以客户使用为导向的话,就能在项目作业过程中的互动中避免这个问题。
比如:人力资源咨询作业中的绩效管理,在分析管理意图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考核策略、思路和框架,和项目组及主要领导作说明和交流,不理解的需要说明,个别不同意见可以争论,达成一致意见后,进行细化设计。如设计某个经理岗位的考核单,要根据这个职位的说明书、年度工作目标等因素,设计出具体的执行表单,会反复和这个经理交流,有的时候,人力资源部的人员也参加,经过探讨后,最终形成可执行的考核文件。
方案或文件出台的过程是反复交流修订进行的,不是拟定完一交了事,真有问题和分歧,在作业过程中该暴露的暴露,该消化的消化,否则,就进行不下去了;最终方案的出台,客户方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参与了很多意见,这个过程,也是共同将管理方法个性化的过程,因此,不管以哪一方为主导,最终方案,实际上是共同完成的。
错误的做法是,咨询公司自己拿出方案,客户像一个裁判员,指手划脚,评评点点,客户要避免更多地将自身放在一个裁判员的角度,而要放在一个运动员的角度想问题,会带来更好的管理效果。
客户有时也会对咨询效果最终能够落地存在很多担忧,就会不自觉地非常强调咨询公司在执行层面的责任。比如,理实公司非常强调咨询效果落地,但应该如何理解这一点呢?
咨询公司提出的咨询落地理念,关键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一切站在客户使用的角度考虑设计方案,而不是套本本、搬条条、脱离实际;咨询公司要求咨询师每时每刻都要想:如果我是企业老板,我敢用这个咨询方案吗?我会用这个咨询方案吗?这些立场都是为了保障方案具有可操作性,没有规划设计方案的可执行性,也就没有了推动效果的基础。同时,在规划设计阶段的培训与思路方法的转移以及双方互动的作业模式都是落地的具体体现;
二是咨询服务模式上侧重于帮助客户推动实施,这和一般主要重视报告的咨询作业非常不一样的。比如,战略咨询,咨询公司作业会涉及战略质询会,绩效管理咨询,咨询公司作业会涉及KPI质询会,这些作业工作,就是为了避免咨询只停留在文字报告上,而是为了帮助客户应用起来。
但,需要明确,咨询公司坚持咨询落地的服务理念,不等于要为咨询最终落地付最终责任,毕竟,咨询只是管理变革的促进者、专业支持者,不是决策者和执行者,就如同医生看病,在高明的医生,诊断也正确,药方也合适,但病人就是不吃药,灌下去也吐出来,医生可能也无能为力,如果将治疗的责任归在医生身上,也有失公平。
在咨询过程中,确实有很多是咨询公司无法控制,比如,在咨询过程中,规划设计的完成时间;推动实施开始的时间;客户核心领导的投入时间;客户主要经理人员的参与时间;重要问题的沟通时间等,都是咨询公司无法单方面控制的,但这又是与项目进程及项目成果直接相关的关键因素。在10多年的咨询经历中,这方面的问题几乎每个项目都有,比如,董事长天天忙得不见人、主要经理召集一个会议都很难,表面上是忙,实际上是对管理提升的认识和重视不够,但咨询公司又没法捆住董事长和其他经理,最后,又说咨询没有落地,咨询公司确实很难办。
关于咨询结果评价的问题
比如,有的客户提出来:为了防止项目出现难以解决的纠纷的最好办法,除了在协议中明确,双方的权力与义务和付款方式外,更应明确项目完成的标准即(可测量、有数据、有方法)验收的标准,使之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
客户这么想,可以理解,但如果非常强调量化标准很难,也不见得可取。因为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从加强管理的角度,我们很提倡基础管理和决策要逐步量化,但评价一个管理体系用很量化的方式,容易走入误区。我们谈这个观点,目的并不在于为以后方便推卸责任,而看作是对管理问题的探讨。借助咨询公司,真正价值在于引进新观念、新方法、中立立场、变革催化剂,而不是由咨询公司承包一个建筑工程,发包方只管验收就可以,管理变革的真正主体永远是客户本身,顾问公司服务过程中,通过培训、方案研讨等一系列工作,影响了经理层,这才是管理改进的原动力。而且,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咨询公司(包括国外的),都没有或不太可能提出一套量化验收的标准,因为,如果专注于这么做,本身就与借外力推动管理的角色定位相背,道理也简单,用一套量化标准评价一个外力,而真正为此事承担的是内力,很难操作。真正重要的是服务过程控制,服务过程很多问题也许开始预料不到,过程中注意沟通和协调,比最终评价效果好得多。
有的客户将员工的认同作为衡量的办法,比如在人力资源咨询时,有的客户提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8 14:39:1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