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为什么2006年培训业显得有些沉闷?

[复制链接] 1
回复
80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9-3 14:05: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6年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二,最近与几位业界的朋友都谈到到2006年培训业的行情。大家都觉得,今年培训业显得很沉闷,大量的培训机构关闭,客户拼命压价,客户接受培训的热情不如以前那样高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有个明显的解释,比如今年很多企业客户的利润减少,甚至亏损。这个解释或许成立。其实,早在2005年于加朋到各地授课过程中已发现了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并非今年才开始。

    还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解释,那就是企业客户越来越理性。这几年,这种论调频频出现,也很煽情,但也仅仅是论调而已。请问,企业客户什么时候才会真正“理性”起来?“理性”不是意味着压价,更不是意味着不做培训。客户的“理性”才培训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如果企业客户真的“理性”了,那我们真该高兴。不能把“坏事”都归因于客户的“理性”,培训机构和培训师更不应该利用客户的“不理性”来搞培训。

   对于2006年培训行业的“沉闷”,我另有一种解释。

   我问那几位业界的朋友:“今年有哪个话题是培训界公认的焦点吗?”他们想了想,都说没有。我又问那几位业界的朋友:“今年又有哪位培训师是培训界公认的亮点吗?”他们想了想,也说没有。

   这就是我的解释。培训行业需要“焦点”或“亮点”来带动。围绕着焦点话题,客户容易确认自己的“培训需求”,培训机构和培训师也容易围绕着焦点话题来开发培训课程。围绕着亮点培训师,客户能更加关注专业的力量。

   2002年,培训行业的焦点是“奶酪”。

   2003年,培训行业的亮点是“余世维”。

   2004年,培训行业的焦点是“执行”,亮点仍是“余世维”。就是在这一年,余世维推出了他的王牌课程“赢在执行”。也就是在这一年,亮点和焦点走到了一起。

   2005年,培训行业的焦点是“细节”和“狼性”,亮点还是“余世维”。与前两年相比,“余世维”热度有所降温。这一年,余推出了压力管理的课程,但并未成为当年的焦点话题。

   2006年,没有焦点,也没有亮点,“余世维”彻底降温了。以咨询为主营业务的锡恩公司总裁姜汝祥博士曾在中国经营报撰文说,2006年是“基本法”年,是企业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转型时机。显然,姜汝祥博士想把“基本法”作为2006年的焦点,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焦点还没有真正形成。总之,2006年,培训行业既缺乏“执行”、“细节”等等这样的焦点,又缺乏“余世维”这样的亮点,2006年中国培训业只能是“沉闷”。

    “焦点”的真正价值并非是客户都接受“焦点”话题的培训,“亮点”的真正价值也并非是客户都请“亮点”培训师来讲课。“焦点”和“亮点”的真正价值在于提升了广大客户对于培训的关注度,刺激了客户接受培训的热情。

    2006年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会怎样,我不知道。2007年会怎样,我更不知道。但无论如何,我都希望有“亮点”或“焦点”出现。

沙发
发表于 2006-9-3 16:27:38 | 只看该作者

吾皇圣明,还有一个因素,陛下忽略了,就是技术发展,DVD盗版音像制品这两年给培训界非常大的冲击,5块钱可以看上8个小时,谁还会去花大把的银子。另一个原因,就是前两年培训的效果不敢恭维,企业培训便更注重实际了,内部讲师现在越来越多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