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都有,惟独找不到不关心自己利益的人。
当你坐在自己家里的时候,你是否问过自己:
——我有什么?
——我没有什么?
——我想有什么?
——我怎样做才能得到我想有的东西?
你一生的烦恼和痛苦都可以归结为以上四个问题。当然,你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也缘于此。
每天,街上的人来来往往,路上车流不息。虽然你对无数的人感到陌生,但也并不是对他们一无所知。
如果你很崇拜一个人而又对他缺乏了解,虽然我连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但我依然可以准确无误地向你介绍一下他每天都在想些什么:
——我有什么?
——我没有什么?
——我想有什么?
——我怎样做才能得到我想有的东西?
他每天想的就是这些问题,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果用1个字概括人的一生都在为什么而奔忙,那就是:利。
如果用2个字概括人的一生都在想什么、做什么,那就是:占有。
如果用4个字概括人的一生都在想什么、做什么,那就是:占有利益。
如果用4个字概括人的一生所想所做的目的,那就是:满足需要。
如果用8个字概括利益论的研究内容,那就是:占有利益,满足需要。
1、 利益论是关于如何占有最大利益的哲学
我很怕说利益论是一种哲学,因为一说到哲学很多人就皱眉头。为啥?因为很多人总觉得哲学太虚,甚至跟巫术一样太玄、太神秘,是糊弄人的东西。
其实,我也很怕看哲学书,尤其是那些经典哲学。有时我也很纳闷,这么晦涩难懂的东西到底有多少人看?如果哲学书没人看,那么哲学的存在到底还有多少意义呢?
我不想跟研究哲学的人去争论哲学的价值,我只想写一本很多人爱看并对他们有用的书。
让我感到很无奈的是,当我开始写《利益论》后,我发现它不可避免地要归为哲学类。如果有人说这不是哲学,——不管是其它什么,我都会高兴地买一瓶酒好好庆贺一番——如果我喜欢喝酒的话。
2000年,我完成了《利益论》的写作,同年6月印了1000册,很多人看了说看不懂,有的人干脆说:“看不懂,我没看。”
我当时的感觉是:在丛林中逃窜的我突然被利箭射中,虽然我跑得很快。
6年过去了,现在是2005年,当我重新翻开我的《利益论》,连我自己都没有耐心读下去。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很爱逗乐的人,但为什么我写的书却如此枯燥乏味?看着6年前的得意之作,我问自己是不是该忘掉3个字:利益论。
有人说敌人是不甘心他们的失败的。我也不甘心。
我决定重新写《利益论》,这次我发誓:一定要让别人看懂。
我可以要求自己耐着性子去一点一点读那些外国人的经典哲学著作,但我不能要求别人皱着眉头看我写的书。
有人讽刺某个歌星没品位,说菜市场上都在播放他的歌。这有什么不好吗?如果有一天我去买菜,看到卖菜的人手捧我的《利益论》而没有注意到我在他的面前站着,那我一定给会毫不犹豫给他一笔钱——菜钱。
2、 利益论从需要说起。
关于利益论,我想从人出生的那一刻说起。
深刻的思想都是要追根溯源的。
人生下来的时候是赤条条的。——这是句废话,谁生下来的时候是西装革履?连超短裙也不会有。
人们一出生就开始占有,因为人一出生就产生了需要。需要是生命最基本的标志,需要是生命的灵魂。当你魂不守舍时,一定是你不知道需要什么或不知道怎样满足需要。
因为人生下来的时候是赤条条的,一无所有,所以他一辈子的需要就是占有。
一个婴儿需要什么呢?
假如这个婴儿就是你的儿子吧:他要吃饭,他要穿衣,他要触摸,他要爬,他要妈妈抱,他还要睡觉,还要哭,等等,这些都是他的需要。
如果你还没有结婚生子,那我真为你庆幸:满足婴儿的需要是多么需要耐心的事啊,不比读王大豪的《利益论》轻松多少。
3、 需要的对象就是物。
需要一定是对某个东西的需要。我把人需要的一切东西都简单地统称为:物。只要你想到了什么,那么你想的那个东西就是物。如果你有什么感觉,或你想有什么感觉,那种感觉也可以称之为:物。因此,用利益论的观点来看,万事皆物,一切客观存在都是物。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气急败坏地说:“万事皆物?怎么越看越糊涂啊?难道感情、爱情也是物?简直是胡说八道嘛!”
别急,你只要能看懂这句话就可以在“物”的问题上获得60分:有了某个需要,就一定得占有某个东西才能满足需要。
例如:你想(需要)吃饭(物),那你一定要吃(占有)点什么东西(物)才能不饿(满足需要)。
如果上面的话还不够通俗易懂,要么你是个笨蛋,要么我是个笨蛋。
4、 占有是满足需要的行动。
有了需要,也有了需要的那个东西,要想满足需要,就要行动,把那个东西拿到手,成为自己可以使用的东西。满足需要所采取的行动,就叫占有。
这当然是很通俗的说法,如果你能看懂占有及被占有的标准定义,那就更有利于你深刻理解利益的奥秘了:
得到物的过程和结果,叫占有;失去物的过程和结果,叫被占有。
说了半天,什么叫利益呢?
利益就是你需要的那个东西。
这样说是不是太通俗了?太不科学了?
我看就这样理解“利益”也没错,——如果你不打算成为一个哲学家的话。如果你一定要搞清楚所谓科学的定义是什么,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你还不如现在更明白,因为哲学家们自己都没争论出一个标准答案。
我们还是继续说说你刚才出生的嗷嗷待哺的儿子吧:如果他长大了,他需要占有的东西就更多了。随着他身体慢慢地长高,他的占有欲也越来越强烈。人的年龄越大,他需要占有的东西越多,直到有一天他的牙齿都掉光了——没法啃骨头的时候,他才会变得清心寡欲,淡泊人生。
如果你现在已经到了这一天了,那就用不着看我的《利益论》了。如果你依然对此书很有兴趣,那我真应该祝贺你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这种令人羡慕的年轻心态是你占有的最珍贵的财富。
5、 利益论有什么用。
我不喜欢只是在纸上显示存在的理论,我喜欢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即使能解决一些小小的问题,诸如防止门锁生锈、如何使肉容易煮烂或擦亮皮鞋的小窍门等等。
利益论,就是这样一门很实用的学问。
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说明利益论到底有没有用。
那一年大约是1996年。一天,我母亲给我妹妹的孩子喂饭,当时我的外甥女才两岁,让她吃饭她不吃。我母亲连哄带骗,好话说尽,但外甥女还是无动于衷。母亲急了,狠狠说道:“快吃,你吃不吃?你是不是想挨打了?嗯?.....”
外甥女一见奶奶“变脸”,推开碗,哭了起来。
在一旁吃饭的我,见母亲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便决定试试我的办法。
我那时正在酝酿写作《利益论》,我想借机检验一下我的研究成果。我当时总结出一个实现定律:实现自己的选择永远最努力。一个人对某个选择认同程度越高,他实现这个选择的努力程度就越高;一个人对某个选择认同程度越低,他实现这个选择的努力程度就越低。
于是,我就想:外甥女最喜欢的选择是什么呢?
几乎是眨眼之间,我就有办法了。因为我知道外甥女特别喜欢有辫子,她天天闹着让奶奶给她扎辫子,但她的头发很短,扎不起来。
我对外甥女和颜悦色地说:“你想有长长的头发吗?你喜欢有长长的辫子吗?”
外甥女一听说辫子的事,便止住了哭,含泪点头。
“可是你不吃饭就没法长头发,”我说:“你吃一口饭,头发就会长出来一点,你吃得越多,头发就会长得越长,等头发长长了给你扎长长的辫子好不好?”
外甥女半信半疑的望着我,一动不动。
我看着她的后脑勺说:“你先吃上一口饭,我看看头发是不是会长出来。”
这话使外甥女一下兴奋起来,仿佛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她拿起筷子,拨进一口米饭,一边嚼,一边望着我。
我看着她的后脑勺故做惊喜状:“哎哟,头发真的长出来了。你再吃一口我看看。”
外甥女这下更兴奋了,一边不停地往嘴里拨饭,一边问我:“现在长了没有?”
我连声说:“哎哟,又长了一些。”
就这样,外甥女连吃两碗,还要再吃一碗,直到最后母亲终于忍不住忙制止我:“你别让她再吃了,再吃把胃撑坏了。”
懂利益论跟不懂利益论的差距出来了吧?
你说利益论有没有用呢?
看到这里,你如果说利益论原来这么简单啊,那我可就太高兴了。我宁愿你说利益论简单肤浅,我也不喜欢听你说利益论晦涩难懂。
我写利益论最大痛苦是:越写越难懂。最后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写的是什么意思了。
不信的话,你继续看下去。
6、 利益论的理论蓝图。
利益论是研究人占有利益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的哲学。利益论的基本概念彼此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哲学理论体系。这些概念不是建筑材料在工地上凌乱的摆放,而是已经构筑成了一座结构科学、功能实用的理论大厦。
现在,我通过阐述利益论基本概念的由来和内涵,把这座大厦的蓝图描绘出来,使你对利益论这座大厦的概貌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初步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构筑起这个大厦的。
利益论研究的内容与基本概念:占有者,需要,占有(选择、实现、评价;获知、制作、传播),物(价值、利差),占有过程(占有阶段),占有力(强、弱、同),占有方式(强迫、被迫、自由),利益关系,权力,规则,平等。
人的一切占有都是为了满足需要。需要是占有的原动力。人是占有者,占有对象是物。人只有占有特定的物才能满足特定的需要。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占有利益的活动。利益是满足需要的物。
有占有,就有占有过程。占有者的任何占有过程,都要经过选择、实现、评价这样三个先后有序的占有阶段。
选择定律:占有最大利益永远是第一选择;实现定律:实现自己的选择永远最努力;评价定律:自己的需要永远是评价的标准。
有占有,就有占有方式。人类对物的占有方式有三种:强迫、被迫、自由。
有占有,就有占有力。占有者之间占有力呈现三种状态:强、弱、同。同,即指占有者之间占有力相同。
占有力决定一切。人有什么样的占有力,就必然会选择什么样的占有方式。占有力强,必然强迫;占有力弱,必然被迫;占有力同,必然自由。
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
如果他人或物对个人的需要满足程度越高,那么双方的利益关系就越直接,个人对他人或物的维护程度就越高;如果他人或物对个人的需要满足程度越低,那么双方的利益关系就越间接,个人对他人或物的维护程度就越低。
如果他人或物对个人的需要危害程度越高,那么双方的利益关系就越直接,个人对他人或物的排斥程度就越高;如果他人或物对个人的需要危害程度越低,那么双方的利益关系就越间接,个人对他人或物的排斥程度就越低。
人的一切权力(权利)都是由选择权、实现权、评价权构成的。
选择权:指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权获知、制作、传播有关信息,有权确定需要的标准,有权判定物的价值并决定如何占有价值最大的物。
实现权:指人根据自己的选择,有权获知、制作、传播有关信息,有权执行、实施、完成选择,达到需要的标准。
评价权:指人根据自己的选择和实现,有权获知、制作、传播有关信息,有权判定选择和实现是否符合需要的标准及标准是否符合需要。
以上三项权力(权利)派生出以下三项权力(权利):
获知权:指人有权发现、理解和接受信息。
制作权:指人有权根据己知信息,运用各种方法编辑、创作、生产、制造、处理信息。
传播权:指人有权以各种形式传送、表达信息使其他占有者获知。
强者与弱者之间,规则是由强者制定的。
只有以相同的占有力才能相互制衡。
平等原则:互利选择、守规实现、宽容评价。
……
好了,不能再写了,我写了不少了,啥东西写长了就没有人爱看了。你需要休息一会儿了,我也需要休息一会儿了。
现在的人越来越浮躁,能静下心来看一会儿书的人不多了。
为什么呢?
还是因为利益的问题呗!
怎么办呢?
看书呗!
看什么书呢?
……
……
……
爱看啥看啥吧!
作者:王大豪(http://xj-dahao.anyp.cn)
2005/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