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目送飞鸿 于 2017-7-17 13:53 编辑
公司与政府合作打造的一个产业载体要举行启动仪式。因为政府主要领导要出席,政府也有十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同时还要邀请许多企业家,会议规格较高。所以从公司到政府都十分重视。
这次会议与平常不同的还有一点,就是载体才装修好。虽然大的方面完工了,但许多细节还有待完善。所以要做的事较多,时间也比较紧。
飞鸿与同事沟通会前准备工作。大家七嘴八舌说了一大堆,之后分头去落实。一天下来,飞鸿再问时,有的做了,有的却忘了。经提醒后才发现,并表示明天再完成。
飞鸿感到这样的做事方式不行。于是按照公司之前运用的方法,用工作列表的方式进行管理。
一是把所有事项事无巨细列入表中。从往常的经验来看,大事一般都不会忘,大家都能记住而且努力去做好。遗漏常常会出现在细节方面。比如椅子如何摆放、签约台上铺什么颜色的布、揭牌仪式上要揭的牌子用什么样的架子等等。这些事经常是当时说了,也答应了,但因为有更重要或更急迫的事要做,所以转过身就会忘。如同时下经常说的那样:“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会议的成功与否,一般在大的方面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小。让领导和客户不满意的,往往就是小的方面。如可能遇到的话筒没有电、PPT放不出来、遥控器不灵等等。所以只要是能想到的事或以往出现过的问题都要列入表中,确保在事前都要做到位。
二是要确保表中的每件事都有责任人。飞鸿以前在学校管理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就是一件事情发生了,追查下来,每个人都能找出理由表明与自己无关。记得当时他就对所有涉事人批评到:“你也没有责任,他也没有责任,就是学生有责任,为什么呢?就是他如果不来学校上学,就不会发生问题。”这样的推理虽然荒唐,但也反映出管理中的问题。从此后,飞鸿就开始在每件事上一定要明确责任人,出了问题就可直接找到当事者。当然重要的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责任落实到人头上了,这个人就会比较操心,从而大大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比如有一次开会,就出现把客户单位名及领导名字写错的情况,客户非常不满意。因为有了责任人,所以事后进行了处罚并通告全公司。
三是要明确表中事项的完成时间。在一项大的工作来临时,每个人都会安排许多事。一般来说,当事人会去做紧急和重要的事。而把非重要和非紧急的事向后放。其实有些事完全可以统筹安排,插空子去做。经常可以看到,因为时间安排的不合理,结果把本不紧急的事拖成了紧急的事,弄得十分被动。明确完成时间后,当事人可以每天对照表格进行检查,看当天安排的哪些事完成了,哪些事没有完成。如果没有完成,要在第二天安排。而领导检查时,也可以跟进,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完成,做出换人来做还是可以向后推的决策。最主要的,是有了时间限定,重视程度就会大大增加。而主管在安排时,也可以知道同一时间段哪些人的工作超饱和,全压在一个人身上可能完成有困难。而哪些人在这个时间段内事情少,从而在安排时可以统筹。以保证事情都能得到较好的落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