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传统服务公司推出了一项可增加市场客户来源的业务模式。公司人力资源部按此进行招聘,但招聘效果很不理想。原因是许多人不了解,对此有较大的疑问。有的人做了但效果不好出不了业绩而倍受打击。有的是科班出身,想入该行业却不屑于做这种基层员工做的事。
对此,飞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是新兴事物都有一个市场培育过程。创新之难不仅难在模式创新或技术创新本身,最难的其实是让客户或市场认可和接受。1999年马云在杭州成立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公司后,除了买域名、做网页,更多的是苦口婆心地到处宣讲什么是电了商务。为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推广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市场培育,之前还曾被人误解为是骗子。而凤凰卫视著名的历史文化社会类栏目《世纪大讲堂》中,有一位专家在演讲中也信誓旦旦地表示电子商务是一个伪命题。理由是买家凭什么相信在不见面的网络上给商家付了款,对方一定会给你发货,反之亦然。飞鸿所在公司创办的全国第一家面向初中生培养软件编程人才的职业学校。有一次在与一名学生家长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沟通后,家长的一句话瞬间令招生老师崩溃:“你们的学费比一般学校贵那么多,孩子要学这么多年,最后出来就是学如何编’软垫’,我觉得花不来。”敢情他把“学软件”听成了“学软垫”。这就是新生事物刚出现时,普遍会面临的市场推广难度。是完全正常的。
二是总结整理能打动应聘者的说辞。与一般业务不同的是,他们的这个市场是广泛存在的,其模式也是参照西方已经成熟的套路。只不过西方是由那些从科班毕业或经过专业考试的人士亲自来做。而他们是要招聘那些非专业的人来担当类似“星探”的角色,发现客户后,再由专业人士出面成交。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问题是如何说服这些非专业人士愿意做这样的事。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把招聘需求写好。不要泛泛地介绍公司和职位,这样很难受人关注并促使其来投简历。要在文案的开头就写上一些有较强冲击力和强烈吸引力的话。一定要有别于其他公司,通过差异化的方式获得求职人员的青睐;其次是在面试时不仅要介绍他来后做什么,还要能说清楚可给其带来的好处。销售人员可能更多的会考虑收益,因此要整理出一些数据性的有说服力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其相信并愿意做。再次是要找准求职者,对于那些经过前期证明不会愿意做此事的人群就要果断剔除,不再浪费时间。而对已经成功应聘的人也要进行分析,扩大对这类人群的搜索范围。必要时去他们集中的区域去组织相关活动,进行精准营销。
三是努力说服公司针对市场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公司之前规定招聘必须要是全职人员,但又不给底薪,这可能也是使应聘者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既然这样,何不就招聘一些兼职者,以能够实现公司的业务拓展目标为主。对于那些业绩突出的优秀者,再想办法说服其转为正式员工。这样可以打消对新事物存有疑问人的顾虑,同时扩大公司的市场触角,增强做出业绩者的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