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形容中小企业的管理,“不作死就不会死”。众多中小企业在进行管理变革失败,多数时候是被所谓“专业人士”“高档大气上档次”的管理理论所迷惑。只看到理论所展示结果的美好,却忽略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最终导致“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中小企业的特点是灵活、反应速度快、注重效益。犹如大海中的小船,应急快、转向快;缺点是经不起风浪,容易翻船。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不能盲目地去对标优秀企业,用优秀企业当前的管理方法或成功经验来改变自己;而是应该顺应自己的发展规律,做出简单有效的制度流程,适合才是管理王道。华为、腾讯、海尔,有多少人在研究、在模仿,但迄今为止,他们还都是唯一的。也没有听说哪个公司因模仿他们而变得多优秀。
也许有人要说,学习的第一步不就是模仿吗?先模仿后超越。这一说法在个人能力提升上有参考价值,但在企业管理中意义不大。既然不能模仿,那我们该怎么提升管理水平,向优秀企业学什么?
1、透过现象学本质。比如华为的IPD是公认的研发标竿。学习不是模仿华为的IPD流程来规范自己的研发管理。而是应该学习IPD的核心理念:并行开发、项目管理、管道管理等等。根据自身研发的特点,将合适的理念融入。
2、不能盲目跟风,比如ERP。我们要学的是ERP的管理方法,去完善我们的管理流程。而不是上IT系统。很多中小企业上买了系统后,工作效率不升反降。
3、把标杆当地图,实践第一。我们看到的都是标杆的成功,犹如看地图,我们知道去到某地要怎么走最好。但实际上不一定,也许你在地图上看到的这条路之前是顺畅的,但你走的时候可能封路、可能塞车。
中国的老板从来不缺理论,唯一的问题是,学到的理论用不到自己的公司中。现在很多老板都参加过N多培训,还有很多热衷于读书,我的客户中有一个老总曾读过三个EMBA。他们努力学习也善于思考。BPR、BPI、IPD、KPI、BSC、SCM、ERP、SAP、CRM等等各种理论和IT工具,老总们可能都讲得头头是道,而且还能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可在公司管理上,老总们总是力不从心,总是实现不了“老师”给自己培训时展示的效果。原因是,培训时只学到了理论、只看到了理论的愿景;但没有人给他们介绍实现这个理论的愿景需要遵循什么的流程、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支持。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能生存下来,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沉淀,只是当局者迷,没有去分析和发现自己的优势,反而病急乱投医,在盲目的管理变革中失去了自我。
所有的管理理论都是有用的,关键看你怎么用。管理者如果只是盯着标竿去对标、模仿,失败是必然的。相反,如果管理者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认真学习标竿成功方法背后的理念,结合实践,必定成功。
所以说:中小企业管理“不作死不会死”。
观点皆为原创 欢迎交流
微信号:cgphsr
博华咨询高级合伙人,从业15年,善长流程优化、组织变革和HR管理。曾主导大亚湾核电、阳江核电、深圳移动、东莞电信、东方锅炉集团、鸿扬集团、通威集团等优秀企业的管理变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