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想,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新发展,让我们这一行完全改头换面。这种事一定会发生,只不过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发展,也不确定它何时会来临。可能是一项新技术、一种新作业环境或新市场,甚至可能是新的竞争对手。(戴尔都在想了,我们呢?)
网络交易在那时候仅限于订购T恤。但我立刻想到,如果可以在网络上订购T恤,那就表示什么都可以订购,电脑也不例外。(要多想啊。像戴尔这样,是一种延伸,是一种扩散。)
抢先把最好的概念呈现出来,其价值在此。等到你是第28个提出网站的人,届时再好的概念也没有用了。(什么叫好概念,我想它包含的不只是思维的因素,还有时间的因素,因为好的概念是在一定的时间基础上的)
在戴尔公司流行一个说法:如果希望员工往大格局思考,必须先有大手笔的行动。我们在决定要设起成功的网络模式时,的确是以大格局来思考。我们不希望只成立一个网络店面,把它当成生意上的一个附属品。
有人会说,如果你有途径能让员工进入互联网,他们就会整天在网络上“冲浪”。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它意思像是“不要教公司的人识字,因为他们可能会整天看书而不做事”(我不太赞同这种说法,在公司里面的确要控制员工的上网时间,特别是在中国的国情条件下。)
大家会问我:“你怎么让你的员工愿意用电子邮件?”我回答:“很简单,你只要问他们有没有收到你用电子邮件传过去的通知就行了。”没有人希望自己漏掉信息,对不对。(很好的思维方式,做事不能太直接。可以通过另一种,让别人更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
我在拜访企业顾客以前,一定会先到他们的网站看看,尽量了解这些公司。我从他们的网站可以对他们的公司和文化有相当的概念。(我想不仅公是顾客公司吧,竞争对手的更值得看)
网络上有极为丰富的回馈。传统行销所作的调整,是方向性的修正,每个月或好几个月才进行一次,而网络上修正方向的速度则快得多。结果,进行实验的成本也明显下降,而修正错误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
我们很清楚,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永远不犯错误。但我们并不是轻轻松松就懂得道理,我们是通过经验才学到教训。也许,您可以从我们身上学到一些营运发展的重点,以及让竞争力更强悍的方法。
1. 团结就是力量
到目前为止,我在管理上遭遇到的最神秘的层面,乃是“文化”。
哪一个竞争对手是戴尔电脑公司最大的威胁。我回答说,戴尔公司最大的威胁并不来自任何竞争对手。我们的威胁来自于自己的员工。
就我所知,要建立或维持一个健康的、有竞争力的文化,最简单也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目标同一,策略一致,与公司员工成为并肩作战的伙伴。
能不能找到适当人才并聘用之,足以决定一家公司的成败。不管公司处在事业周期的哪个阶段,都应该把引进优秀人才当成最优先考虑。不过这也是最难达到的目标。
我们对“直接模式”的坚定信念,成为凝聚所有戴尔人的动力。在“人”的部分所展现出来的是人人各司其职,对结果负责,重视事实与数据。
无论聘用的是新进人员,或是负责经营最大事业体的管理阶层,都必须完全与公司的哲学和目标一致。新聘用的人除了必须适任现职,也要能应付成长所带来的新任务。我们以寻找接班人的态度招募新人。我们定下规矩,所有人都必须寻找并发展自己的接班人,这是工作的一部分;这不只是在准备转移到新工作工作时才必须做的事,而是工作绩效中永续的一环。
戴尔公司找的是具备学习者的质疑本质,并且随时愿意学习新事物的人。
细分化源于销售,而后发展为整体的组织动力,并主导我们重新进行组织的方向。但随着成长,我们也开始思考,细分化其实也能创造不同的工作,赋予员工新的启发与机会,让他们更能专注在精确的责任范围内。
在传统的做法里,责任缩减,象征着降职、不认同、失败;而在戴尔公司,成功的定义是:业务成长太快,所以我们把你原先负责的部分减一半。有时候,即使我们把团队分为两到三个新的单位,新单位却可能比原本团队在两年前的规模还大两倍。
工作细分化,完全与传统做法背道而驰,但其逻辑绝对合理:我们希望优秀人才能茁壮成长,协助公司继续兴盛。
工作细分化也有助于我们找出自己的弱点,并因此形成企业的策略。如果我们不考虑进行细分,也许根本无法了解公司在财务或行销方面的不足;一旦发生了这些问题,或许便会发现我们没有足够人力来执行这些新的责任。
其实,细分化最大的好处是能为员工创造新的机会。
这种团队动作的方式,是凝聚公司人员的另类办法。它不是要求大家避免互相牵制,也不是要大家产生良性的竞争而减少钩心斗角,重点在于要大家全心关注彼此的成长。
甘冒错误的风险而抢得先机,总比做出百分之百正确的决定,却比别人晚了两年要好多了。
2. 每个人都是老板
给他们责任、荣誉,
与他们有褔同享,
让他们拥有知识、能力和权限,
把他们带到“公司属于员工”的最高境地。
创造一个能运作的文化是一件事,而要利用这个文化去创造一个可测量的战略优势,又是另外一回事。
要创造出和种公司文化,让组织上上下下都以公司所有人的态度来思考行事,就必须力求把个人的表现与公司最重要的目标结合。
骄傲本身并不是坏事。能以自己每天的工作为傲,或以自己的公司为荣,都是很棒的事情。但是如果骄傲过了头,就有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认知,以为一切稳当。
当坏消息传来,或发生令人失望的事情时,人自然会畏缩逃避,希望奇迹出现。但奇迹通常不会发生,而我们浪费在否认事实的时间,通常是最重要的时机。
公司内的每一项活动几乎附有一份度量表,即使是法律、公共关系及人力资源这类的软性活动也不例外。这些度量表不只是数据或统计,还包括顾客的赞扬甚或极度难堪的负面反应。
不要试图把不好的事情加以美化。事实迟早会出现,所以最好直接面对。你应该认清事实真相,而不是沉浸在自己想看到的结果之中。
3. 直接获益于顾客
其实顾客们非常善于表达,如果你愿意与他们建立直接关系,细心聆听,一家受益匪浅。
把重点放在速度与服务的完整顾客体验,是企业竞争的下一道战线。
我们发现,要抓住顾客需求及维持他们满意度的最好方法,是建立一种互惠的对话关系。而关键在于对话,我们不能只是说而已,还得听他们想告诉我们什么。
企业界有一个讽刺:尽管顾客是我们的命脉,但会想到去为顾客量血压、探脉搏的公司少之又少,在电脑产业尤其使然。
没有人能独占所有的创意,因此,学习与执行创意的速度便是关键。重点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能以多开放的方式和多快的速度,来学习新创意。
4. 成顾客结盟之道
朋友,是一生的事顾客又何尝不是?
在我们眼中,
没有一次交易的顾客,
只有终生的顾客。
在戴尔,所谓最好的顾客,是能够给我们最大启发的顾客;是教导我们如何超越现有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大附加价值的顾客;是能提出挑战,让我们想出办法后也可以嘉惠其它人的顾客。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目的要么是想争取顾客,要么是要维系顾客。
要着眼于大局。
以顾客所提供的建议来经营公司
永远想到结果(不只是自己公司所得到的结果,还必须考虑对顾客造成的结果)
不仅只贩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更要扮演顾间的
以学生自居
12.与供应商相处的哲学
我们讨论的首要前提是“关系”,
是如何与攸关公司生存发展的人共事。
与供应商建立更强、更直接的关系,借力使力,必获利。
如果你像我一样,以区区1000美元创业,你会把每一块钱都花在刀口上。你必须学会节省、有效率、谨慎;你也学会只做可以对顾客与股东增添价值的事。
选择自己想要的项目努力超越;其他地方,就找最佳的伙伴来做吧
13.一个虚拟整合的企业
虚拟整合是信息时代企业架构的新模式。
把不同的业务交织组合,让合作伙伴变成公司的一个环节,这就是虚拟整合
5. 与众不同才能脱颖而出
与众不同,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当你只拥有个位数的市场占用率,而竞争对手都是大哥级的人物时,你只能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否则就任人宰割。
许多公司都太在意竞争对手的作为,因而受牵制;花太多的时间在别人身后努力追赶,却没时间往前看。把全部精力都拿来注意竞争对手的作为,只会让自己忽略了自己最大竞争优势的根源,也就是顾客。今日成功的公司---或希望能在明日致胜的公司,是那些最接近顾客需求的公司。
6. 拥抱变化中的网络
变是常态,与其把改变视为潜在的威胁或问题,不如张臂拥抱,视之为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