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Hr,实战博弈之辞退篇

[复制链接] 1
回复
72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4-24 16:0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liverwolf 于 2012-4-24 16:03 编辑

    唉!又辞退一个,销售人员的“阵亡率”难道就这么高吗?虽然早有耳闻,笔者在目前任职的公司终于看到很多例子了。虽然只是调职,但是潜藏的含义就是要辞退,这些在很多人心里都明白,只是大家没有说出来而已。
    今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国内经济也造成一定的冲击,虽然笔者任职的企业也是立足于内销,也还是受到了影响。翻看销售数据和回款数据两项极为重要的绩效指标,完成今年的销售任务完全是没有问题,然而这个公开的销售任务也最低的工作目标,但是最低的工作目标并不是公司所希望的工作目标,因此营销总监受到了责难。虽然有些问题并不是营销部自身的问题,但是在权衡之下,需要有人为这种情况负责,于是营销总监成为了替罪羔羊。其实今年4月份的时候公司已经变相地辞退了一位营销总监。笔者在目前这家工资任职18个月,已经见到了3位营销总监的没落,当然也可以预见到这位新来的营销总监的没落。
    销售人员的高流动率也是行业内公认的,今天刚刚离开这家公司,明天就在另外一家公司里面上班。虽然也会忌讳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然而即使没有现实的竞争,也会树立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因为行业的蛋糕也就那么大,大家都在抢夺这块蛋糕。高流动率带来了竞争策略的同质化,营销政策和方案互相拷贝,互相抄袭,互相模仿,而且这些营销总监如果只有“三板斧”的功夫的话,很容易露底,被人学会以后就丧失了利用价值,而结局就是打包走人。其实这一点一些营销总监们也是很清楚的,也有随时走人的准备,然而在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心理也难以接受,因为这意味着出局和被淘汰。尽管老板用尽言辞进行抚慰,但是现实却很严酷,虽然说“狡兔死,走狗烹”有点过,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因为销售要的是利润,更大、更多的利润,因为老板还需要拥有更多更多的利润,这就是最核心、也最残酷的原因。
    销售人员的高流动率使得公司培养销售人员要担当很大的风险,因为有一个可以想象到的直接后果:自己栽树,别人乘凉。这种亏本的买卖没有哪个精明的老板愿意去做,也不敢去做,因为这是为自己制造危机,自己为自己培育对手和敌人。而如果大家都是同一个档次品牌的话,这种行为会更愚蠢,还因为这些人员更多地也只会在这个层面上流动,就像近亲结婚一样,可以想象到会出现出类拔萃的情况吗?或许有,但也只是少得可怜,因为大家的差别根本就不明显,因为大家都属于同一个梯队。因为这个梯队上的品牌文化尽管有表意上的差别,但是实质上只有更多的雷同,因为大家都有相同的模仿对象,大家都有共同的行业标杆,虽然这个梯队也被下一个梯队效仿着。
    既然不能培养,那么只能从外部获取人员,然而那些关键职位上的每个不同的人员都代表了不同的思路和风潮,更不幸地是流行的风潮使得所有风格和形式都在变化。每一位营销总监都有自己擅长的一方面,但是在流行风面前,思路永远赶不上变化,更何况老板对于利润的欲求永远是无止尽的,而老板也永远是公司中最时尚的那个人。计划赶不上老板的变化,你的思路让自己在这里没有了出路,因为老板的想法总是在变,而老板的要求也总是越来越多。如果自身没有创新的能力,没有丰厚的底牌,没有更多地可以被利用的价值,那么就会被企业淘汰,这是赤裸裸的现实。
    可以忠诚吗?可以,不过你可以选择低薪酬,低待遇,这是企业单方面开出的条件,然而这些对于行业中还有一定名望的职业人士而言显然是不可接受的,无奈之下,只有继续走人,继续流浪。因此销售行业无从谈起忠诚,也不可谈起忠诚,因为忠诚的前提根本不存在,而忠诚也只是一些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销售行业没有家,只有短暂的驻留,而销售人员的心理也一直在漂泊着,直到他们有一天退出了这个行业,才可以从此长久的驻留。虽然笔者也同这些营销总监建立了较深厚的私人友谊,有时也会向这些行业内的专家们讨教一些问题,学习一些专业之外的知识,有时候也会涉入到品牌的实际操作中,但是行业和专业的差别终究还有一些不能理解。在与这些营销总监聊天的时候,在向他们学习的时候,也能感受到那种快速变化和流动的气息,当思维还停留在上一家公司时候,已经在目前的公司中开展工作,这就要求这些高层的营销人员必须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职场生存能力,不然在这个行业内绝对是死路一条。
    职位不在,行业永在,虽然不在这个公司中任职,但是可以在另外一个公司中任类似的职务。可以想象激流勇退吗?事实上激流永远存在,更多的结局就是被激流冲走,在激流中找不到可以下船的时机和码头,在不经意间船已经颠覆,等到爬上另外一条船的时候,已经身心疲惫,伤痕累累。或许这些销售人员也是所有职场人士中最坚强、心理素质最好的那一部分,因为他们可以承受这种抛弃,他们可以承受寻找下一个东家的心理贞洁的折磨。虽然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是每一个人还是对上一个任职的公司有一些眷恋,然而这就是职业,这就营销人员的生活。
    企业在不停地辞退,企业在不停地猎取,辞退猎取的,猎取辞退的,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因为这好像短期消费一样,大家同样没有理想,大家同样没有未来,只有无尽的消耗。因为企业已经身在局中,已经扼杀了未来。可敬的同事们,或许这一切并不是你们的错误,这只是行业的规则,这只是行业的选择,因为大家还没有“一览众山小”,因为这些企业、这些人员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因为这些企业都是模仿者,都是跟随着,还离那些领路人很远、很远。
                                                              沐 易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6:05:04 | 只看该作者
《Hr,实战博弈系列》第29篇,写于2009年12月9日,但是还可以勉强看一看,希望对企业和管理者可以提醒一二。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