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编是一种科学的用人标准,通常根据企业当前的经营方向和业务规模,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技术条件下,本着机构精简、人员配置合理、工作效率最优的原则,确定各类岗位“理想”的配备数量的范围。定编方法很多,如标杆参照法、预算控制法、业务流程分析法等。但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定编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经营、支持管理目的。
由于企业中工作内容、工作难度的不断变化,很难有一个绝对正确、完全适用和一成不变的编制。编制管理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在不断的变化中加以动态调整。单纯为了定编而定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既难找到让人信服的定编标准,还会导致公司管理成本的增加,也得不到各级管理者的认可。只有深刻了解企业更深层次的管理需求,才能使定编工作更具指向性。若期望提升人均劳动生产率,可以依托公司财务预算手段进行定编;若是为新的业务领域配备人手,可以采用标竿参照法进行定编;若想优化公司的人才结构,则可以采取岗位层级比例限制的方法。
定编操作时,要对企业进行深入的调研,明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分析当前公司岗位及人员结构的历史成因。定编的技术思路是:理解公司战略取向,梳理公司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岗位结构,提出宏观定编和微观定编的建议。定编研究的主要是数量问题,但与质量密切相关;先假设人岗基本匹配、业务流程基本合理,提出定编的基本数量值,再根据具体的“离散”情况进行调整。
编制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定编工作的成果是某个时点上的成果,是基于一定前提条件下的成果。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定编成果必须进行修订,包括具体的编制数量和定编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