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思维导图应用魔方连载30——《品德与生活(社会)》导图应用重点(四)

[复制链接] 0
回复
85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2-13 22:0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体
“点、线、面”内容已经把该学科知识点进行了整体概述,怎样应用“点、线、面”,就是对“体”的要求,怎样“点、线、面”结合逐步深化,这也是对线应用的立体化、可视化、行为化要求。《品德与生活(社会)》强调以小学生的经验为基础,依据小学生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经验的不断丰富,采取同心圆方式组织内容,是单纯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改变了依据单一学科体系构建课程的传统, 实现了课程内容构建从注重知识本身,到注重人的转变。
教材内容应以“扩展人的环境”的顺序编排,即从小学生早期最接近的学校、家庭环境开始,逐渐向开阔的社会环境移动;从学习作为社会环境的家庭、住宅和学校的相关情况开始,学习学校的位置及附近事物,并初步渗透参与意识,到学习有关他们的社区、城镇方面的情况;从小学高年级开始逐渐学习国家、国家所处的大洲、世界各国,让学生在了解国家基础上,认识世界本身是一个相互依赖而又充满矛盾的社会。
通过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科学的概念、历程和问题,并发展学生的反思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公民应具备的社会认识、道德信念和价值观。
《品德与生活(社会)》“体”的应用就是,对“点线面”知识在“说、写、做”等社会行为领域的应用,确保学生通过品德教育学习,在“说、写、做”等具体的社会行为上,体现出优良的习惯与妥贴的行为举止,全面可视化提升小学生道德情操和社会公益、公德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品德社会教育不是传统的学科课程,更不是知识课程,它是体验与思考的课程,是诸种社会态度的教养课程。因此,它特别重视通过培养正确的行为,达到人的社会化发展目的。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认识、社会情感、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其重要标准是成为特定社会的合格公民。
下面从“说、写、做”立体化应用进行导图分析:
4.1 说的应用
线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学会了学校、家庭、社会场景中品德言行举止的要求。对点、线、面的学习,就是要让社会知识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一部分,方便我们生活学习交往,顺利的完成我们和周围的交流与互动。
怎样?沟通表达是每一个人生存必备的技能,从来到世间的那一刻,我们就用自己的声音在与社会进行沟通,宣称我们的来临。我们的社会要求,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区分,选择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气,进行表达。达到增进彼此理解,协调彼此行动的目的。


101:说的影响力
4.2 写的应用
    写的应用要考查我们写的过程中运用礼仪规范的能力。

102:写的影响力
4.3做的应用
    品德的修炼,需要在生活学习的各个场景里面实践,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生活就是学问,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这个单一的场景里面的学习,我们要把握每个活动场景的学习机会,时刻充实自己的能量,以便与环境融为一体,进行能量交换。下面我们就常见的一些场景进行导图化思考!(家庭学校—餐厅—餐叙—马路—效外公园—商场)。


103:做的影响力
4.4创建关联
社会学科知识是综合的,与其他学科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我们在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时,可以通过观察、体验,形成自己的思维行为模式,怎样让德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产生关联,首先是明确各学科教育学习的目的,以及教育学习的场景,知识是对实践的总结与提炼,她源于生活,所以也将对生活与实践产生指导的影响各学科的知识都是社会实践总结的智慧结晶,我们需要仔细学习,学以致用。


104:德育与其它学科的关联
思考:
1、    德育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2、    德育学习与其他学科之间怎样产生关联?
3、    怎样用集中与发散的观点看待德育的学习?
本博客为方便读者:为连载型,如需电子版样书,或者购买书籍
可以咨询——导图应用魔方群:122935870;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