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国最大的城市,经济中心,但这个城市更多是自显雍容华贵;上海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正因如此,上海已是外资的大本营,全球的顶级企业蜂拥而至,本土企业创新、发展严重不足。今天的上海,自大浅薄,外地人除了北京人其他的都是乡下人,她承继了旧上海的投机心理、对金钱的热衷、崇洋,却失去了昔日畸形的生机勃勃,那种包含着罪恶、动荡、阴谋、暴力的冒险精神,如今的上海不是被笼罩在一种令人厌倦的安全和封闭之中吗?
北京,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这个城市更多重视你的血统,关注你的身份;北京人怀有深重封闭自大的围城情结,自命清高、轻商鄙利。在大多数北京人的观念里,不管干什么,挣钱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们的眼中,体面和尊严高于一切。而在外地人眼中,北京人着实有点傻,世上哪有有钱不赚的道理?可见,官派作风给北京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在北京,虽不乏小市民,但真正具有小市民寒酸气的并不多,也就是说,北京的小市民与其它城市的小市民在言行举止上是有区别的,这些区别来自官场风气对北京小市民生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北京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南方沿海城市相比,在接受外来文化及新生物事方面,仍显迟钝。北京人能侃,说得多,做的少。因此,北京就很难有开放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行动。
上海、北京这两个城市所体现更多是一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深圳不在乎你的过去,更重视你现在的所为。在上海,除了北京人,其他的都是乡下人;在北京,京城人就应该是高高在上;然而,深圳给你宽松环境,给你自由的空间,没有人会在意你是谁;一个城市需要创新,就必须接受新鲜的血液,接纳不同思想、不同见解、不同身份的人,而北京、上海缺乏的就是这种思想意识,两座城市思想疆化程度可见一斑。因此北京多是国有企业,上海多是外资企业,而鲜有自由竞争市场上本土标杆性的企业。
南方略领军人物刘祖轲说:“深圳的发展就是一部奋斗史,深圳企业的发展就是一部竞争史,在竞争中成长,在竞争中强大,在竞争中练就无敌!深圳诞生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或全国影响力的企业,他们成为行业的标杆!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全国罕见;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深圳,是标杆企业的摇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