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苹果已死”到“苹果第一”
“华尔街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新的时代也已开始:全球科技含量最高的产品不再是你桌上的,而是在你手中。”《纽约时报》5月27日的评论将前一天苹果市值超过微软称为美国科技界和商界10年来最重大的事件。
《纽约时报》在这篇题为“新的技术之王:苹果超越微软成第一”的文章中说,苹果超越微软的原因在于苹果不断创新,而微软却故步自封。文章称,“苹果CEO乔布斯很早就预见到,硬件和软件需要融合到无需用户费力的设备上去。他看得比微软超前多了。”美国彭博社称,“凭借对技术和设计的不懈创新,苹果成为了本世纪居主导地位的企业。”
在广大的消费者心中,苹果也是最具创新性的公司。近几年来,苹果公司开发的iPod音乐播放器、iPad平板电脑和iPhone手机都成为最新型的时尚产品,受到无数消费者的追捧。今年5月初发售的iPad,短短一个月的销售量就达200万台,给苹果创造收入10亿美元;iPhone手机从发售到销量突破100万台仅用了74天。iPhone手机在英国上市前,竟有700万人表示有强烈的购买意愿,占英国人口的1/10还多。《环球时报》记者在美国听说,美国劫匪抢劫时说的也多是“把苹果和钱包拿出来”。
换在十多年前,这种情形不可想象。那时苹果被认为是只“烂苹果”。在1997年的一次技术展会上,戴尔公司创始人戴尔称,“修补苹果公司的最好办法,是关闭企业,由股东均分资产”。当时微软公司首席技术官也认为“苹果公司已死”。如今苹果市值却是戴尔的8倍。
实际上,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进入人们的家庭已经数十年,在这方面,苹果既非核心技术创始者,也非行业垄断大佬。苹果如何从破产的边缘起死回生的?《哈佛商业评论》不久前的一篇文章称,苹果的成功不仅仅是设计出漂亮的MP3和智能手机这么简单,在这些技术产品方面,苹果都是后来者。苹果公司,尤其是其领导者乔布斯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它为新技术融进了时尚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它让新技术真正为消费者服务。比如当年网络音乐下载盗版情况严重,苹果开发出iPod和iTunes,让消费者合法方便下载音乐,苹果公司因此不仅靠卖产品,还可以通过卖音乐来赚钱。短短3年内,就创收近100亿美元,几乎占其总收入的一半。文章称,苹果真正的创新不仅在硬件,而是开创了全新的模式,即将硬件、软件和内容服务融为一体。
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
1976年,苹果公司由乔布斯等人创立。从创立起,苹果公司就和“创新”二字密切相关。据称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标志就是指当年砸到大发明家牛顿脑袋上的那一个。实际上,苹果公司并不是计算机的发明者。当时电脑主要应用于科技等行业,多数电脑没有显示器,苹果却以电视作为显示器,同时设计“傻瓜式”启动程序,让不熟悉电脑的普通人也能很容易地打开电脑,因此取得极大成功。
20世纪80年代,电脑市场迅猛发展,但顽固拒绝适应新趋势的苹果却开始走下坡路。由于垄断了市场,苹果电脑以“昂贵”闻名。当个人电脑开始低价普及时,苹果的研发人员也曾开发出价格低廉的普及型电脑,但被管理层以“掉不起这价”为由否决。乔布斯还坚持不搞兼容机、独立开发应用软件的不开放路线,经营也越来越艰难。到1983年,苹果眼睁睁看着IBM一年卖掉70万台PC机,而被乔布斯寄予厚望的苹果III,从诞生到停产,只卖出可怜的9万台。苹果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从独占鳌头步步下滑,最凄惨时仅占3%,乔布斯本人也被迫离职。
1997年,苹果公司请回了乔布斯,而乔布斯也不再是那个固守“苹果独占”原则的狂人。他领悟到创新必须以市场为主导,而不是闭门造车地研发“电子衬衫”之类“不知道为谁发明、谁会来买”的怪物。他推倒围墙,让苹果和死对头Intel,甚至微软合作,苹果电脑开始兼容Windows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价格也一步步走向平民化。
在苹果公司中,被认为是“创新之源”的乔布斯同时也以“独断专行”遭人诟病,但“独断专行”并不是乔布斯行事风格的全部。乔布斯公开的邮箱至少有6个。《纽约时报》说,即便身为世界最受瞩目的CEO,乔布斯仍坚持亲自给关注苹果的网友回电子邮件。正因为如此,苹果和乔布斯本人会收到成千上万年轻人如何改进苹果的“疯狂”主意,而乔布斯不断让世人吃惊的创意也与此紧密相连。
苹果的成功让许多国家为本国产业发展感到担心。欧洲曾凭借诺基亚、爱立信等品牌称雄世界。但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是,仅在3年前才杀入手机领域的苹果公司,其手机销量不过诺基亚的1/13,但其总利润额却远超对手。英国广播公司以“冰火两重天”来形容诺基亚和苹果的现状。在推出iPhone4手机后,苹果销售额创纪录增长,甚至一天就收到超过60万台订单。与此同时,诺基亚承认,由于遭遇苹果等竞争,年内盈利可能降低,股价在7月末也应声下跌10%。
在另一个手机和IT制造主要地区,韩国的《朝鲜日报》刊登题为“苹果再向韩IT产业敲响警钟”的社论称,苹果整合多种功能的产品预示了IT业又一次革命,但韩国企业却赶不上这一潮流,韩国只熟悉在外国企业开辟市场后再进入其中安全赚钱的模式。文章称,在芯片、显示器等领域,这种方式行得通,但在当前硬件、软件、内容相结合并且世界IT业急剧变化的环境下,凭借过去照搬他人经验的模式,韩国必然会成为落伍者。
对苹果的创新之道,英国《经济学家》5日称,诺基亚等欧洲公司一直是以产量占据市场,却没能像苹果一样找到自己的针对顾客群。文章还称,企业用人上的故步自封,也是欧洲企业难以同苹果等美国企业比肩的原因。欧洲近9成高级主管都是从企业内部层层提拔上来的。虽然这对了解公司运作会有所帮助,但对企业发散性的创新却是很大阻碍。
《朝鲜日报》在题为“韩国如何追苹果”的文章中,引述国际战略和创新咨询公司CEO斯卡辛斯基的话称,创新最重要的是“从核心创新”,即看准趋势把创意成功商业化。韩国企业有偏重“优秀技术或产品”的倾向,现在创新首先必须考虑能给顾客带来什么。
也有媒体对苹果表示怀疑。《新闻周刊》对苹果的创新产品大加赞赏的同时,也对苹果仍采用封闭网络的模式表示困惑。文章称,尽管封闭系统可让苹果能从每笔交易中收取30%的费用,但这与网络开放、自由和免费的基本理念格格不入。这可能是一条危险的经营路径。在许多合作商眼中,苹果7500万客户群是一个金矿,但苹果也被视为“恶魔”。
《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称,由于受到开放操作系统的手机竞争,苹果的封闭系统可能会让它重蹈过去在个人电脑竞争时的覆辙。文章称,苹果今天带着胜利者笑容,但依然不知明天的前景会如何。
中国应立足国情搞创新
在北京百脑汇电脑商城,《环球时报》记者18日调查发现,国内销售的苹果产品价格与国际价格相比往往要贵数千元,但订购的人仍然很多。一位在北京从事设计工作的香港女士对记者说,在她看来,苹果产品不只是一个电话或电脑,而是提供了一个让她和孩子一起学习与游戏的平台。她给孩子下载了一个看图识字的游戏,在屏幕上用手指一碰图片,电脑立刻用标准英语读出单词。在上海投资行业工作的魏先生说,他的苹果手机有免费提供的美联社即时新闻,财经方面的软件也非常专业,“信息可即时地流向用户”,这对金融从业者来说太重要了。
一位业内人士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苹果创新一直是与微软“对着干”的,在竞争的环境下,两家IT巨头通过各自的创新,引领IT业发展方向。如果说微软是引领技术创新的“左脑”,苹果则从“右脑”的形象思维突破,在视觉与新媒体产品服务方面打开新局面。实际上,苹果已经成为一系列“智慧提供商”的平台。
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乔为国认为,苹果公司能够如此成功首先在于,它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第二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整合技术、服务等多种因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一凡认为,创新不是说要搞成多伟大的发明。世界上现存的技术中,没有被充分商业化、市场化的到处都是,关键是去发掘。“不要老说原创。苏联当年有多少原创,成为产品,创造价值了吗?而日本人就是买苏联的杂志,回去研究,想办法把苏联的原创转化成产品和市场。”
丁一凡说,苹果的创新之道主要是立足于美国和发达国家的情况。中国国情和消费者都有独特的情况,跟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现在许多公司一窝蜂搞渠道整合,但没有丰富的内容提供很难创造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创新更需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过分追求和其他国家或企业一样的理念恐怕很难成功
iPhone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当前的模式,以运营商价格补贴形式降低终端进入门槛,吸引更多用户,通过苹果的网上应用商店APP Store获取长期盈利。此阶段,核心是苹果领先竞争对手一步,创建的网上应用商店模式。苹果通过APP Store开放平台,让用户在上面付费下载各种音乐和应用,苹果再跟内容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分成(所得收入与合作方3:7分成),建立利益驱动的合作伙伴共赢机制,形成马太效应和正向反馈,既为用户提供越来越多更具吸引力的应用和服务,也为合作伙伴和自身带来收入的快速增长。此模式中,苹果在价值链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样很强大,其掌握了价值链的两端,上游是自由软件的开发者、音乐厂商,下游就是用户。
第三个阶段,苹果不久前正式发布移动互联网广告发布平台,即iPhone OS4.0和iAd,与App Store进行衔接,苹果正式从应用的Web2.0发行迈向广告的Web2.0发行。这个模式将以移动互联网广告发布平台为一个赢利点,在各类终端上发布广告,这也将会使得苹果与Google在互联网广告发布领域发生正面的PK,目前双方在这方面的竞争已经很激烈。
很牛的苹果,啊
创新的能力决定企业能走多远!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创新重要,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但是怎样在自己的国家、组织、企业包括个人中创新,就非常不清楚了,甚至是用错误的方法和思维,知道如何创新才是最重要的。
很不错的文章,一直惊叹于apple的创新能力,以及用创新实现商业价值的能力,问题在于大家都很清楚创新的重要性,但为何国内以及国外一些曾今辉煌过的公司做不到呢?体质?技术?还是思维习惯?
1、品牌定位:苹果属于宗教,人家有自己的信徒,Jobs开始就是这样定位的
2、产品定位:苹果追求创新,产品力求完美,当然包括迎合大众的漂亮外观和友好界面
3、服务定位:苹果汲取IBM经验,有硬变软,突破产品实物升级局限
4、组织定位:苹果突破组织局限,开放平台,攫取全球智慧
5、竞争定位:苹果制定标准,抑制竞争对手蚕食
苹果不发展谁发展?
前两天听到一段演讲,分享如下:
IT业的三个竞争优势:better、sooner、cheaper
产品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分别用不同的优势去竞争:
1、一开始要 sooner,想到一个新的市场机会要在别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推向市场,获得成功;其他厂商就会纷纷效仿;
2、第二阶段要better,别的厂商跟进了,我这时候要求超出对手的特性,吸引客户的地方,获得成功;
3、第三阶段,竞争对手不断学习和改进,达到了我们的水平,这时我们利用之前的两个阶段获得的利润来发起价格战,利用cheaper 来使竞争对手辛苦的投入得不到回报。
再用这款产品获得的收益投入到新的产品中去。
21楼的兄弟,机动性和时效性,IT业事实也是有规律的。
个人认为文章中提到的将科技转化成民生才是中国现阶段的最好方式。中国应该更加关注中国消费者的意愿,再加上中国的售后能够得到更大的提高。这才是中国IT的出路!
载了。
琢磨一下。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