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仁达方略大型集团管控会议实录——王吉鹏谈集团管控(2)

[复制链接] 2
回复
140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9-14 18:0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二个层面,我们规范了董事会运作。这个问题大家一直搞不清楚,而且现在法律上不是很健全。

1、规范董事会运作不说了,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我不是报怨我们法律,我们三权分立的企业治理、管理架构是学美国的,这在中国不好实现。我举一个例子,不要对外公布,请媒体不要报道。我们现在按照要求是这样做的:董事长不许兼总经理;在很多国有企业还有一个党委书记,这下子很麻烦了。所以现在趋势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这个效果从我调查企业来看非常差。比较好的是董事长兼总经理,但是法律不允许。这是实践中问题。

另外现在党委书记很难当,我注意到《中国企化评论》杂志很敏锐抓到这一点,现在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很难当。我上次和领导座谈,他说:他是董事,他说:我在董事会上发言要负责任,要签字,按照要求代表党委发言,但是这个责任谁负?党委负还是我负?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客观上要求我们对整个治理结构要搞清楚,要弄明白,而且把它写出来。我们现在就缺这种法制化的精神把它写进去。到底您在这里面形成什么责任有什么权利写清楚。我们不是很习惯这么做,很多是走过场,但是法律上不允许这么做,到时候会真抓人,后悔来不及。

  2、总部定位。这个不难,难的是总部定位实现上。一说总部是决策中心,投资管理中心,资本运营中心,是预算规划中心,总共总部定位就是这些中心。无非选了几个而已。问题是实现上。假设我们是一个战略决策中心,用战略管控型模式,你的战略部门要求非常强大,强大不是人多,招几个MBA天天在网上收资料,没法作管控,做投资管理型公司,要求财务审计部门特别强大。我参加过一个上市的电力公司,财务人员占到公司四分之三,剩下没有什么人,全部是财务人员。总部尽管有定位,但是经常越位,不放心,做什么不踏实,非得自己做。老想到下面看看,看人家到底怎么干的,然后去说。关键是中国文化体制下不是一说就完了,说了他听吗?

  最后是组织设计。这个很简单。我们按照基本组织类型设计就可以。这是第二个层面。

  3、纵向两块:一是管理流程,一是责权体系。这两个要在一起做。就是说这是一个静态的组织,如果不严谨地说,这是一个静态的组织,加上这个变成一个动态的组织,可以运行起来。加上核心的管理流程和我们责任权利体系。关于管理流程我们今天就不探讨了,实际上我们目前国内企业有一些关键部分绝大部分企业是缺失的,我们有资金管理流程,有投资管理流程,但是有没有明晰的战略管理流程?恐怕很少有。我们讨论一下,请几个专家研究一下,就得出结论,这就是我们的战略了。这是开玩笑的。所以流程不谈,我们谈责权体系,这并不是我们首创,尽管我们一直做这个东西。按照罗兰贝格公司(德国一家咨询公司),他有一个责权矩阵,有四个向线,最高权利是决策权,有审核权,建议权,参与权这四项权利。我举一个小例子:比如文件签署,或者采购,假设只有知情权,你合同上写阅,句号,多一个字都不行。只有知情权,只这样就可以了。如果想问价值就越权了,没有规定这个权利。特别是对一些领导人,没有给这个权利不要乱说话,说话了别人难受,不知道怎么办。

  有建议权,往上走不行,往下说可以吗?有建议权,但我放弃了,写阅,句号。我行使知情权可以,但是作为责任部门,你有建议权,不建议,你就没有行使你的真正权利,我作为咨价部门,写一个阅,但是价值我觉得有点高,建议重新咨价,句号。那么你行使了你的权利,建议权,别人可以不听,但是如果建议的事项出了问题,你没有责任。

  审核权是过路权,可以打回去。在阶段中,提出,可以打回去。

  我们说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作组织设计或者人力资源,我们有最基本的程序,我们有部门职责,有职位说明书,我要这个干什么?职位说明书是静态的,责权体系是动态的。比如做房地产公司,有工程副总经理,工程副总经理动工程款项具有一定拨付权,写职责的时候只能写到这儿,不能说三千五千拨付权,不会对着其他人说。但是在动态过程中就会有问题,比如:原来张三去,他觉得3千万压力很大,但是你让赵五去,他觉得不给8千万不干,没有什么可以玩的,个人能力不一样,要求不一样,行使效果不一样。招聘的时候,写了这个权利,动态过程中必须针对这个写清楚。这是责权体系。当然不止这么简单,我们把企业权利按照人权、事权、财权,逐渐分解到每个人身上,权利只有在流程节点上才会有作用,到这个点上有人说这么做,才发生作用。所以责权体系必须和流程结合起来做,我们经常说管理最后是相同的,比如很多管理软件就是这样,这个节点到这儿了,三天以后不批,就亮红灯了。这是责权体系很简单的一个例子。

  最后一步,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就是说我们整个集团架构设计清楚了,总部管什么,二级公司管什么,有没有投资权,如何行使?有多大投资权,有没有人事权?如何行使?报总部备案还是审批?把这些都规划清楚,最后评价运行得如何。这个要对应到最后,不看广告看疗效。我的管理是通过适当的增加管理成本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展开的。适当地增加管理成本,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最后必须体现在业绩中。这个业绩各企业实际不同,有目标管理,MBO等等。这个不一样。这是硬性的模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集团管控这个书之后出的书《集团文化建设》。笼罩在这一切里面的是集团文化,就是全集团要有一个统一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每一步骤文化即是支撑也是约束,而企业文化有一个很重要一点:它和其他不一样,它是无限。文化力是源源不断的。我刚才说资源有限,我们没把企业文化涵盖进来,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构建一个好文化必须要投入,而且是大量的投入。这样就构成了目前我们提出的有效的大型企业集团管控模式,这个模式,因为仁达方略接触的大型集团比较多,或者我们一直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展开咨询,从运用效果看,我们认为很好。

  声明一下:

  第一,这是一个模型,而不是一个机械的模式。他是一个模型,我们各个企业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大家选择使用并不代表可以跳过去,也不要机械,非这么走。

  第二,就是永远把管理放在动态的环境中。什么概念?组织结构即使设计了,但是明年还要调整。不能因为集团大,调整起来成本大为借口,因为不调可能成本更大。所以战略是一种选择,而不是目标,我们现在做的是目标,战略核心不是目标而是取舍。做与不做,介入还是退出?是这么一个选择的问题。

  最后沟通一下我在实践中一些个人感受。这个研究成果首先是社会各界实践的结晶,不是我个人成果,只不过我把它总结成了书而已。来自于社会各界的社会贡献,不是我一个人的。在真正给企业做咨询。因为我在大型集团做过老总,总经理,我当时很困惑,今天下午有一个上海老总,他说读我的书读了三遍,他说你帮我把把关,令我感觉飘飘然,说明我的工作没有白费,这是一个感受。刚才我说了两个:一是很多企业不愿意按照这个规规矩矩地构建我们体系,凭经验、感受做事情。第二我们不愿意承认科学的规律性,不承认科学。他看到了但是不愿意听。他不愿意适应这个规律,老想获得灵丹妙药,给我一个方法我一下子把企业管理好了,那我是神仙。人家说王总,我们花这么多钱做咨询,我们销售收入能增加多少?我说你不用做了,我说按照你的逻辑关系我应该是中国首富,如果我给你一个方法,一下子你的公司就好了,我直接当老总好了。没有道理。它需要一个有效的积累。

  还有我们经常被外界诱惑:就是有些人就有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比如管理培训目的就是激发热情,让你对某个事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把你的热情焕起来,如何解决?他不管。很多企业做培训,我上回去安徽,老总说话不客气,我说你让狗咬了,你不能看谁都是狗。你自己选择的咨询公司,你赖谁?我要说大家不要被外界诱惑,必须有自己判断,包括我也是如此,仅仅是学术观点。可能还有其他的人的观点。是这么一个观点。要讲这个必须讲很多天,今天我只是先把核心观点给各位汇报一下,有助于以后我们探讨。我把我的联络方式告诉大家,大家觉得不对的可以打电话。欢迎各位对我们进行批评指正,同时也很愿意和各位交流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实践、经验、探讨。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沙发
发表于 2009-9-16 23:11:35 | 只看该作者
正好最近在总结我们的集团管控工作,以便将来也能出去讲讲、帮助一下别人,更是提高自己。关于党委方面的说法建议王总参考一下李源潮同志最近的讲话。另外,国有企业在集团管控方面的实践确实是很多民营企业想见识的。
板凳
发表于 2010-3-1 11:14: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楼主分享  的确要好好的研究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