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过去,人们为吃喝发愁,但很容易满足;现在,大家不愁吃喝,可欲望却多了,还是天天犯愁。事实上,专家指出,只要面对现实,别攀比,就能知足常乐,少焦虑。
看到好多人买房眼红
曾几何时,只要花很少的钱,甚至不用钱就可以有房子;2009年,各城市不断上涨的房价和一部大热的《蜗居》,把买房引起的焦虑推到了风口浪尖。
此时,有人看见别人明明住着一套房,在2009年初房价低点时又抄底买了第二套
房,到了房价一路飙升时,人家又抓住时机把房子卖了,一转眼就赚了个盆满钵满。可自己呢,累死累活攒了点钱,年初时还够付个首付,可到了年尾,钱倒是攒得
多了,可赶不上房价增长的速度,连首付都交不起了。于是,这些人就开始没事就算钱,心里琢磨着"我连房都买不起,他们凭什么能倒房子赚钱"。这就好像一块
压在心头的大石头,对与房子有关的一切词汇都特别敏感,听到后心中惴惴不安,不敢再随意消费、享受生活,严重时,可能失眠,脾气暴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季建林指出,面对这类情况,最好的方法就
是"看脚下,少望天",脚踏实地地把当天的事情做好,不能预测的未来,最好放下不想。这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不做多余的抱怨。比如,没买房的努力工作、存存
钱,别想一步到位,买得起了就赶紧买;需要还贷的,按照原计划,一个月一个月慢慢还,别让房贷影响了生活质量。 小时候怕养不起 长大了怕啃自己
若要在全球范围内评选"最无私,最负责任"的家长,中国家长大概可以位列其中。所谓"关心则乱",本来作为家长骄傲的孩子如今却成了父母焦虑的重要来源。
如今,养孩子可是一件最让父母头疼的事情。孩子出生了,一切都要花钱:买奶瓶要买
高级的,买衣服要买名牌的,上幼儿园一个月要交几千块,上名校还得求爷爷告奶奶地交高达几万的择校费……父母为了孩子不惜花血本,不少人都感叹:现在养个
孩子实在太贵!还有些符合政策的人也不敢轻易生二胎,养一个恨不得都倾尽所有了,哪来的钱养第二个? 他们千辛万苦供养孩子读完书,却还要拿出自己的养老金,供年轻力壮的子女继续
深造、结婚生子,甚至容忍他们呆在家里游手好闲。孩子每个月的工资花光光,家长还得倒贴钱,于是有人就感慨道:月光族和啃老族合二为一了。一项调查结果显
示:91.5%的中国老年人或多或少会给子女经济支持,其中有1/4的人认为压力较大。还有些家长一到月底或接到孩子的电话就紧张,恨铁不成钢但又无计可
施,羞于和别人提起自家孩子,为他们的未来担忧不已。不少家长也降低了对孩子的要求。一位女出租司机就表示,根本不指望孩子大了奉养自己,"他长大了,不
啃我就不错了。" "啃老的出现跟家长总放不开手有关。"季建林说,父母管得过多,以至于他们永
远把父母作为赖以生存的后盾。而同时,父母又舍不得看孩子吃苦,自然会尽可能地帮了又帮,于是形成恶性循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家长首先要纠正观念:只有
未满18岁的孩子,自己才有抚养责任,而当他们长大,就应该自己独立生活。所以,请狠下心、放开手。 找不到一份高薪的工作
教育部曾发布消息称,2009年应届毕业生中大概有百万人,都难以在当年找到工作。2009年如此,2010年恐怕亦然。
在不少毕业生心中,知识等于财富,大学毕业就该享受每月万儿八千的薪水。一位半年
内连续跳槽三次的男士说,他跳槽主要是因为薪酬低,他一个英语硕士怎么能这么低就?但他也说,用人单位不承诺他高薪的原因是,他没有丰富的业界经验,还需
要公司手把手培养。于是,这位男士就将"寻找高薪进行到底",现在还赋闲在家。烦躁、郁闷、不甘每天骚扰他,让他频频面试失败,以至于他开始担心,自己是
不是就永远找不到一份工作了。 南京脑科医院精神二科主任谢世平认为,大环境如此,适度担心很正常,有所追求
也不算错,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很容易把握不好尺度,并出现过度焦虑,进而变得身心疲惫、情绪低落。曾有人进行过调查,发现因找工作不顺利,有57.1%
的人感到很累,40.1%的人感觉找不到目标,还有22.6%的人对生活感到失望。 季建林指出,现在的毕业生确实面临着比他们父辈们大很多的压力,但怀才不遇的
心态出现在刚毕业时却早了点。现在的社会不同于过去,绝大多数工作都不是铁饭碗,这就意味着,工作之后,有了合适的机会随时可以换,何必非要一步到位。谁
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或者你能在半年后找到月薪几千的工作,但在这之前的半年里,就算一个月只挣几百,也好过坐吃山空。"先就业,再择业"正好能解决经验
问题。 爸妈对着"光棍"唠叨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年近30,甚至超过30岁,还娶不到,嫁不了,便成了剩男剩女。现如今,这些曾经自豪标榜过自己是"单身贵族"的男男女女,已开始强烈感受到了结婚的压力。
在网络上,流传着一首改编的《水调歌头·光棍节随想》,里面写到道:"男有高矮胖
瘦,女有黑白美丑,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光棍不再有!"如此短短几句话,不难看出剩男剩女们的心声。更让人不得不重视的是,这一焦虑正在成为一种社会
现象。有数据显示,目前北京的"剩女"数量已然突破50万。尤其现在,新年将至,要回家过年的剩男剩女们更是谈起回家就头疼,不回家吧,想父母;回家吧,
又会被父母逼婚。想起这些,就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再加上对自己未来的担心和对父母的愧疚,焦虑情绪越发严重。 虽说人人都希望有个理想的爱情,但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季建林认为,你到底是要选择一个生活上的伴侣,还是事业上的同路人,抑或是其他,心里都应该有个轻重的权衡,抓大放小。要知道,什么都要的结果,只能是什么都没有。生活中有点缺憾才是正常。
网络的普及,人们的接触、社交面越变越小,可选择的人越变越少;人际间的协调、理
解能力也越变越弱,然后,婚姻变得渺茫。因此,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很重要,也许可以通过网络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但人与人的交流,还是要走到现实中来,才
能得以更好地维系和加深,并最终走向婚姻。 老不如别人有钱
刚刚过了而立之年的小陈,收入也不错,一年将尽20万,按说应该过得舒舒服服,但
他就是觉得"不够"。他总是抱怨,某某同学都换了几十万的车,自己才开七八万的小车;某某同事换了三室的房子,自己才住个小两居……房子、车都想换,但就
是觉得自己钱紧紧巴巴,天天梦想着自己比别人有钱,可现实中看到自己不如人就焦躁不安,哪一样不都和钱有关吗?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又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在现代社会体现得尤为明
显。于是,有了拼命工作,希望多挣点血汗钱的;有了炒股、买基金准备理财致富的;有了买彩票想凭运气一夜暴富的。然而,不管是什么方法,能真正赚得心满意
足的只是极少数,更多的人是在抱怨,"为什么别人能买名车、住豪宅,想什么有什么,我却拼命努力也追不上。" 季建林表示,这都是攀比惹的祸。而盲目攀比不仅会使原有的努力变了味道,也会助长虚荣心理,对身体有害而无益。有研究表明,当金钱能使你摆脱贫困时,是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但也有研究表明,强烈渴望金钱和财富的人更容易感到不幸和焦躁。
当然,"知足常乐"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季建林建议,不妨学着把关注点放在每天要做的事上,做些让自己感到高兴但与金钱无关的事情,这些事情会让你体会到有意义的事情带来的快乐。这样,你就会从金钱的漩涡中解脱出来了,你获得愉悦感的事情就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