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武道养生:抛砖引玉,呼朋唤友

[复制链接] 9
回复
416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10-16 11:2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道养生”1:引言
 
 
    鹰熊主义自1997年大学期间开始练习太极拳、散打,毕业后在塘沽因缘际会得卢忠仁先生、李贤康和宋元武老师及靳爱祥师叔等前辈的指点,习练中国传统武术。在老一辈武术家的努力下,传统武术的指导理论和训练体系得以传承、发扬,鹰熊主义作为业余的功夫票友,难走实战弘武的大道,但求另辟蹊径以武证道。鹰熊主义基于武林前辈的指导,基于知识管理的方法,十几年来,不断总结适合自己的“个人养生实践体系”——暂名“武道养生”。

    “武道养生”具有“科学、开放、实践、发展”四大特点,我会不断的继续学习、交流、发展。

    特此公布,以飨同好,抛砖引玉。

 

该贴来自群组:逆转脂肪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6 11:24:00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1:24:54 | 只看该作者
“武道养生”2:总则

    总则是“武道养生”的指导原则,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1、武法乾坤,道法自然。以武证道,科学养生。
    2、《易经》是一以贯之的方法论,科学是矢志不渝的发展观。
    3、提升人体肌肉、骨骼、呼吸、内脏、意识五大要素素质,锻炼人体运动动作内在定型。
    4、日常生活,筑基健康;百日实战,敢上擂台。
    5、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静和合,太极始成。
    6、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7、法中求仁,仁者无敌。
    8、功成不必在我
    9、周而复始,万物皆备于我。
    10、待续。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1:25:21 | 只看该作者
“武道养生”3:武术是什么

    中国武术是什么?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每个人的答案肯定都不一样。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实践、总结的战斗技巧。李贤康老师曾经做过定义,武术是冷兵器时代的军人用以定国的单兵作战技术。这么讲有历史源流支持吗?有的。
    当今武林学者卢忠仁先生曾经做过关于武术发展“两个链条和一个统一”的研究论断。两个链条是指中国武术经历了从兵器到徒手、从马上到步下的发展过程,一个统一是指中国武术是向着机能和技巧统一的方向发展。从这两个论断可以看出,中国武术的发源和发展是依赖于冷兵器时期的专职战斗人员的,只有到了近代,由于热兵器的盛行,中国武术才逐步推出国家军事的主要舞台。
     但是,必须正视的是,武术的养生、锻炼价值和文化内涵依然在现代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国外,依然盛行公开、规范的徒手格斗竞赛项目。同时,我相信,随着战斗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中国武术的科学化必然会用一种新的形式展现在世界面前。试想一下,变形金刚会武术,谁能挡住?
     好了,不在武术技巧的方向上扯太远,我更多的是关心武术养生,也就是武术的人体机能提高。
     毫无疑问,武术锻炼是可以提高人体机能的,我不去论述这一点。
     对于我而言,从实践的角度,或者说从功利性的角度,我不关心武术的“世界观”,而更关心武术的“方法论”。
     那么好了,“武道养生”体系将会始终贯彻这一点,我们实践的是个人修行“方法论”。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1:25:44 | 只看该作者
“武道养生”4:武法的内涵

    上一篇讲了武术的定义,那么武法的内涵是什么呢?估计更加见仁见智,鹰熊主义混合了众多前辈的理解,躲进小楼成一统,请方家赏鉴。
    武法的内涵应该用《易经》的两句话来概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指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自强独立,君子要像大地一样承载万物,厚德海涵。
    武法的自强不息,以自身的努力为主,而不依赖于外物的辅助,自助者天助也。用实际例子讲,武林中有练外门拍打功法的,或佐以药物,使肢体坚硬,强于对抗。比如在塘沽武林八极门,宋元武老师和孙瑞云先生学过八极拳,他们这一辈在塘沽有七位友好,其中“滨海铁拳”邢国栋先生,以手硬著称,老爷子在塘沽体育馆开设“蒙麟武馆”,进门有块“试金石”,据说自其幼年就每日拍打,上面有一个深深的掌印。我曾随元武老师到过邢师傅处,元武老师说邢师傅的拳头是塘沽武林最硬的,开碑碎石,伤筋动骨,邢师傅却说,你老师那功夫才是好功夫呢,他手上活儿多。他们谁的功夫更好呢?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八极门也不承认自己是外家拳,八极也有内练的功法。从门派风格讲,八极讲“打”,行不行要看手头硬不硬,从战斗素质上要高于其他门派。八极必须要有些功法“降人”,所以有铁砂掌。但是,铁砂掌在强筋壮骨的同时,会损伤手臂的神经,这就要身法来弥补,所以有铁掌水上漂之说,就是手法硬功必须用身法轻功来综合。而元武老师的功夫是什么呢?是身上的行气化劲和手臂上的易筋变劲,让你的攻击失效或偏离。这两种功夫碰到一起,就要看谁的修行更高了,我没见他们打过,所以无法说谁的功夫好。把话题拉回来,从技击的角度说,铁砂掌效果更快一些,操作简便,但从养生的角度说,行气易筋的功夫更加有益健康,但操作复杂,见效慢。从鹰熊的角度讲,我又不爱打架,又不着急,还是元武老师的功夫更适合一些。这就是我说的自强不息,通过自修的道路来提升自己,尽量减少外力辅助,这样更有利于养生。
    武法的厚德海涵,是强调心理素质。这里的徳不是泛指的武德或是道德家宣扬的徳,而是指心理承受能力。能够慎独,能够凌人,才是武法的真正超脱。所谓杀气,不过就是见过血,不晕场嘛。这和唱歌的晕台是一个道理,就是心理素质。厚德好明白,我就不多讲了。
    讲到这里,大家可以明白了,武法养生的方向无非就是,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意志。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1:26:15 | 只看该作者
“武道养生”5:道法的内涵

    如果说武法乾坤,是以阴阳易理为方法实证天地间的道理,那么道法自然,就是向自然学习,体悟天地之道,怎么体悟?仿生。
    我一直强调方法论的概念,什么是方法论?方法论是和世界观向匹配的哲学概念。通俗的讲,就是具有操作性的实践办法。武法是以阴阳之理、乾坤之道来养生,道法就是以自然为师、仿生象形来养生。
    我先下个结论,仿生学是道法的范畴。
    禅宗有个三段论。第一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段,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套用一下。第一段,见人是人。第二段,见人不是人。第三段,见人还是人。
    有人说了,鹰熊主义你这哪是科学啊?这当然不是生物科学,而是方法论。下面我讲讲道与仿生的关系。
   道的理论最经典的有两句,“道法自然”和“道可道,非常道”。这两句把道法养生的精髓都说出来了,首先是以自然为师,自然而然的事物是经历了岁月的考证,被证明是正确或者说合理的东西。其次是做而不说,或者说,做是道的法门,说不是道的法门。
   好了,请大家做个归类的题,五禽戏是武法,还是道法?有了上面的定义,估计大家明白了,五禽戏是道法。因为五禽戏是向自然学习,我不明白虎是怎么动作的,我模仿就行了,象形取意嘛。
    反过来看武法,要定义混元、找到阴阳、试验变化,多复杂。实际上正相反,道法的内涵才复杂,复杂的干脆啥都不想了。武法的内涵很简单,是因为要用简单的阴阳定义去推导事物的真相。
    如果你有些哲学的基础,那么你到这里就会明白,武就是道,道就是武。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1:26:36 | 只看该作者
“武道养生”6:武道与数学

    鹰熊已经讲了很多,有朋友问,你到底怎么练的?练的什么?我说,这个问题不着急,练的东西铺天盖地,关键是你怎么知道你是练对了。比如五禽戏,为什么好?好在哪里?这就是科学的价值,也是鱼和渔的区别,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盲从绝不是我追求的。记得,有一个小屁孩练形意,跟我攀辈分,谁谁谁是哪一辈儿,我当时的回答就是,我练的是功夫,不是门派。
    话题拉回来,我经常用汽车、乒乓球、篮球、跳水等运动或机械来对比武术运动,就是因为万物同理,没什么神秘的,是我们没有认识到而已。现在,我再用数学来对比一下武道。
    “武道”是我新近编的一个概念,但不是日本那种以道为后缀的名词。武和道是并列的,代表着事物的两个方向,我找不到合二为一的词,那么就原原本本的讲,源流更加清楚。武是武,道是道,关系是怎样的呢?如果用数学来类比一下,估计大家会更清楚。
     数学可以分为两类,精确数学和模糊数学。精确数学是什么呢?简单讲就是1+1=2。模糊数学则是描述和处理现实世界模糊性数量关系的数学,简单讲就是,1堆+1堆=2堆或1堆,模糊数学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在人类社会和各个科学领域中,人们所遇到的各种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确定性的和不确定性的,而后者又可分为随机性和模糊性对于现实世界中大量使用的一些含义确定但是不准确的语言表述,例如“天气很热”,“速度过快”等,模糊数学能够较好的表达。大量事实表明,许多事物过分追求精确反倒更模糊,适当地模糊反而可以达到精确的目的。模糊数学不是让数学放弃其严格性去迁就研究对象的模糊性,而是让数学吸取人脑对于模糊现象识别和判决中的优点,用精确的数学方法去处理模糊的现象,从而为数学的运用开辟了新的方向。模糊数学同样具有数学的共性:条理分明、一丝不苟,即使描述模糊概念(现象)也会描述的清清楚楚。(本段落为百度出品)
     从上面的介绍大家可以明白,武可以对应精确数学,道可以对应模糊数学。
    精确数学里,1234都是人编的,计算机的01也是人编,易经的阴阳也是人编的,都是人用来标记、推导事物发展运动的数学概念和数量模型。就像武术里面,卢忠仁先生对肌肉、骨骼、内脏、呼吸、意识的人体五大要素定义一样,是人面对自然界的一种主动认识方法。有了基础的概念,才能进一步去演算变化,而演算的过程就是不断的课题试验。一如当年卢老在塘沽拿宋元武老师、靳爱祥师叔等人做试验。
    模糊数学里,人建立不好逻辑严密的数理模型,那么就先像模像样!比如五禽戏。
    比如卢氏结构里的摇子午,就是固定手臂,以胯为动力核心,让上体摇子午线。子午线是什么?是天体运动,这就是人在模仿星体运行路径。不需要明白什么道理,不需要明白什么身体要求,因为那些都是理论人员根据实践人员的动作观察出来的,总结出来的。这就是当年卢忠仁先生、赵道新先生、佘尚安先生等人研究中华武术原理的方法,很简单吧。就是你打我一拳,疼吗?换个姿势再打,更疼?好,这个有效,记下来,研究一下为什么。先把卢老所有见过的战例、赵老所有打过的战例、杨月波先生等人传授过的打法试验一遍,找出原因,找出共同点。说万流归宗,那是笑话。不需要那么多,你只要有一定的样本空间,自然能够得到一定的原理结论。就像有人说的,你只要也去找几个武林高手,再找几个数学家、体育学家等等,关一宾馆里反复试验,也能搞出一个“某氏结构”。我觉得很有道理,尤其现在摄像机、电脑等工具的出现,研究手段更发达了,当年很多资料都是手写加复写纸的。
    这样的以道入武,是科学的方法吗?很多经济学的数理模型不都是这么建立的嘛。
    反过来,我们就明白了以武入道,建立概念体系,试验,成功了,适者生存。适者证道!
    武道,武道,谁练谁知道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1:27:15 | 只看该作者
“武道养生”7:武道与哲学

    还是现代人的文化水平高,我刚把武道与数学的文章写完,就有朋友从哲学的角度来讨论道的内涵,思想的碰撞才能产生火花,果不其然。下面,鹰熊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武道。
    我们还是具体的讲。我喜欢讲故事说道理的方法,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也是张烈老师曾讲过的“别说自己不明白、别人听不懂的话”。如果别人产生不了共鸣,说话何意,又不是钓鱼。
    北京黎模苏师伯在1997年为卢忠仁先生《养生原理》一文作序,题为《人体科学探秘》,较为细致的记述了卢老一直致力于武术研究的历程。文章记述:
   “知识就是力量。卢忠仁先生生活在二十世纪,从事教育工作,相信科学。为搞好研究,卢老直到现在,还在收集有关解剖、生理、生物力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心理学、进化论、现代三论、科学方法论、技术论等等多门科学的新信息。卢老认为,尽可能全面而透彻地掌握相关的现代科学的进展是做好研究的必备基础。
    “回溯自一九四八年始,卢老的研究工作在中西学上反复印证。先从西方的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力学入手研究人体潜能,力求从训练上、生理上和解剖结构上考察有无通向“气功”、武术精华的功能效应的痕迹,反复探求,一点痕迹也没有(因为它们是通过人体各部新的组合间接体现现代原理的)。反过来,研究传统。从“气”的观念上找,从经络思想上找,它们本身也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论证。乃至运用了现代的系列科学方法和西方成功的科研模式,仍是发掘不出能体现这些人体功能效果的东西。如此反复,历经三年。到一九五一年,全身心投入研究的卢忠仁先生到头来却是一无所获。”
    为什么会没有收获?卢老身兼萧氏八卦、宋氏形意两派传承,又在京津武林广交友好,还弄不明白武术的道理吗?卢老回忆:
    “在学习马克思之前,我们研究的起点不对头,结果所得无几,并且贫乏无力。比如,研究传统‘气功’和武术,观察到大量‘气功’练者都是通过意念引导气息进入极端安静状态产生效果,观察到大量典型武术练者也都说是在练‘气’使力。通过分析,对‘气功’只能印证出心理作用于生理一条理论,对武术只能得出技术形式不同的舞蹈、体操运动(因为所谓‘练气’,没有明显表现)。这样的研究,只能把‘气功’推向心理保健、把武术推到弱项目的地位。
    “在不断地学习马克思的研究方法之后,研究思想划清了界限。我们以前的研究道路走错了,马克思把这种错误叫做‘从现实的具体开始’,即从经过多方面转化综合完成了的具体事物开始,把抽象的东西当作研究的结果,最后只能是得出一些片面因素,最终什么也不是,以致对‘气功’仍不甚解,武术仍然看不到希望。
    “马克思研究《资本论》的正确方法之一,叫做‘从抽象上升具体’。根据我的体会,马克思的这个著名方法包含了两个过程,首先是将一个整体事物分解成一系列表面现象,逐一剥离,直至找出最原始、最核心、最抽象的东西;然后再由此最抽象的东西重演还原,如能再现剥离前的整体,则这个抽象的东西是正确的。如此往返的过程即是‘从抽象上升具体’。这个最原始、最核心、最抽象的东西也就是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纯粹形态分析’中的‘细胞形态’。”
    说实话,这种哲学的东西,鹰熊看起来也有些困难,我的专业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不过,换种简单的说法,卢老开始的失败,是因为他在别人的抽象里面研究抽象,也就是说他用中西方的解剖力学生理学、气功武术概念体系去“套”传统武术,他失败了。后来怎么做呢?是用了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具体”的往返过程。这个过程的名字我没明白,但过程的方法我明白了,就是行为实践抽象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再具体为行为实践。循环往复,这不就是“武道”要表达的意思嘛。
    话说到这,有人会问,不是江湖传言卢忠仁先生是武林高手吗?他怎么还需要再去找人做试验?这个问题下回分解。那就是“武道与武术”。
    话题拉回来,有朋友能够从哲学角度看待“武道”这一概念,鹰熊非常高兴!为什么,你知道当时卢老用马克思哲学研究武术的时候,有几位武林同道能够产生哲学的共鸣吗?不超过一巴掌。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1:28:29 | 只看该作者
“武道养生”8:略谈卢忠仁先生

    我开始总结和发布自己的个人养生体系以后,因为开篇就介绍了我习武的经历,有朋友向我了解卢忠仁先生的情况,我了解不多,略述一二。本文与“武道养生”体系没有直接关系,大家听我讲故事而已。
    按照传统武林的规矩,卢忠仁先生是我的师爷之一。鹰熊向来自我标榜为功夫票友,又在天津这个武林重地,前几年有闲的时候还是比较投入的混了一阵。那一阵呢,我和卢老有了直接的接触,但卢老原来在我想象中世外高人的形象也逐渐远去,而一个普通但不平凡的老爷子的形象愈发具体。
    如果让我为卢老做一定语,那就是“武林学者”。
    卢老是一位不同于很多武林高手的武林人,不同就在于“他不能打,但有很多能打的人向他学习”、“他没有自己收过徒弟,但很多别人的徒弟向他学习”。据我知道的一些长辈,好像除了卢老的儿子,其他的徒弟都是带艺投师。
    就像我说过的,开馆有人学、出书有人买,那是真本事。但是,教导20、30的人,跟教导40、50的人,是两个重量级的概念。卢老已经88岁高龄,近期在福建泉州隐居,包括他在塘沽隐居时期,总有全国各地的学生过来拜望,我也参加过几次。这些人都在40岁至70岁之间,阅历何等丰富,认知何等深刻,在各地也是能打能说的人物,到卢老面前执弟子礼,这就是本事!而且卢老每讲一个道理,都能自己做示范,就像北京黎模苏老师讲的一样,你能不服气吗?
    我曾经就卢老的学艺过程做过一些了解,为何卢老这好似手无缚鸡之力的学者能够在武林曾经掀起波澜?见过卢老的朋友都知道,卢老就是一位很普通的老爷子,骨架小、没肌肉,打架?开玩笑,卢老真没有打架的身板。要说他们那一辈打人的本事,还要说杨月波先生和李立德先生,为什么?杨爷骨架大、天生神力,李爷是天生板肋、一身虬筋。先天的基础,人比人是气死人的。
    虽然卢老天生就不是习武的人,但他是真爱武术啊!卢老家里条件好,他是解放前的大学生,15岁由天津日报社总编刘子清先生介绍拜萧氏八卦掌宗师萧海波先生为师,后拜因打日本人逃亡天津的宋氏形意拳宗师李旭洲先生为师,之后又广结京津武林友好。好像王芗斋先生一位弟子曾请王老到天津小住,都把卢老请过去一同学习。
    卢老怎么这么受欢迎呢?
    鹰熊从社会学的角度总结了一下,估计有以下几点:1、卢老是真爱武术,没有门户只见,能够平等的交往。2、卢老家里有钱,所以他能够经常陪萧海波先生去澡堂子洗澡,可以看到萧老赤裸裸的演示,也可以参加很多武林高端圈子的聚会;3、卢老讲义气,卢老是大学生但带点江湖气,他解放前曾行贿救过一个地下党,和其他门派的朋友处的都非常好,比如张恩彤、赵道新先生等;4、卢老会叫好,卢老是名师之徒,眼力非常高,他看到别人的演示,点睛的评价让演示的人获得极高的心理认同;5、卢老不能打,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很多朋友都有自己的爱好,试想一下,如果你的朋友圈子里有这么一位,能不能帮你抬点儿?你欢迎不欢迎他?他有圈子里高端的身份,能赞扬你心里最得意的功夫,还抢不了你的风头。卢老简直是玩票儿的最高境界啊!
    武术是最大嗜好、能够见过京津地区众多名家“真功夫的卢老,你说他眼界不广谁眼界广?但武术不是拿脑袋练的,是拿身体练的,是讲对抗的。卢老不善于下场子掳胳膊比划,怎么办?鹰熊一直觉得,卢老没有收徒弟教武术的瘾,但有调理别人研究武术的瘾,自己过不了瘾就拿别人过瘾吧。玩票儿的境界啊!
    卢老学习武术的历程,我从个人理解的角度胡讲一二,研究的历程有好几位老师讲过,我就不瞎说了,也没那个水平。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1:29:05 | 只看该作者

“武道养生”9:学习的态度(一)

    鹰熊开始总结自己的个人养生体系,已经有朋友关注,引玉成功。有朋友希望我讲江湖故事,有朋友希望我直接捞干的讲养生功法。鹰熊说过,“武道养生”是开放的体系,谁的功法好,都可以用武法和道法去学习、融汇,这样,武道养生才是好的体系。所以,思想路线是工作执行的基础。那么,接下来的几篇文章,我就接着讲故事,题目是学习的态度、交流的态度、传授的态度。把鹰熊这几年的江湖见闻体会讲一讲,也满足一些朋友听江湖故事的愿望。
    讲学习的态度,我还拿前辈举例子,可能有不切实际的地方,因为我也是道听途说。咱们为的是明理,您可以把故事的真假放一边,琢磨道理就可以了。
    先说卢忠仁先生。前面介绍卢老和萧海波先生学艺的过程,卢老小时候经常在天津青年会玩,那里什么运动都有,还喜欢《天津日报》的填字游戏,通过领奖认识了天津日报社总编刘子清先生,刘先生和萧老相熟,得知卢老想学武术,就引荐卢老拜萧老为师。当时卢老15岁,萧老75岁,天津武林称为两个甲子的师徒。因为年龄的差异,萧老对卢老的态度很有点天伦之乐的意思,卢老什么都好奇,萧老什么都跟他讲,卢老年幼无事总跟在萧老后面,看他和武林人士的交流。连萧老去澡堂子,卢老都跟着,得以看到萧老一身功夫的展现。从卢老的学艺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学习态度,兴趣是人的第一驱动力。
    再讲李旭洲先生。李旭洲是天津宋氏形意传承的一位宗师。前一段时间有江湖传言,说李旭洲先生在山西的时候不行,排不上号,辈分如何如何。又有人说当年李旭洲先生在天津武林名声不好,通过徒弟偷艺。呵呵,这传言肯定不是空穴来风,且听鹰熊胡说八道。据说李旭洲先生当年在山西宋家学艺的时候是不行,不是种子选手,而且学艺非常艰难。宋世荣先生是个戏迷,票友级的,因为家里富裕,有闲的时候就呼朋唤友,摆起了家伙什,来上那么一出,教徒习武只是爱好之一。为了和宋老亲近,李旭洲先生去学习乐器伴奏,鹰熊忘了是拉胡还是敲锣,反正是唱戏时旁边那些帮手。一来二去得到了宋老的喜欢,摆在虎爷门下,而且在宋老高兴的时候,还能得到一些指点。你看看李旭洲先生的学习态度。当然,李老也不是唯一的,据说,李老农拜戴二闾为师学习心意拳的时候,从河北跑到山西戴家旁边种地,给戴家送了三年菜,感动了戴二闾老母亲,才得以拜师学艺,也才有了形意拳。李老农先生比李旭洲先生的学习态度更高。所以,有人吹嘘我们门派的某前辈和某名师是亲戚,肯定得了真传,内行人听了是不认可的。因为,无意的儿子肯定比不上有心的徒弟。武术不是靠血缘传承的。
    话说李旭洲先生到了天津,天津是码头城市,三教九流,龙蛇混杂。李老刚到天津,开始以山西宋家传人和打过日本人的名头混招牌,也才惹得许繁增先生、卢忠仁先生等人拜师。孟鸿福先生是李老的大弟子,许老、卢老略晚。犹龙太极的王逸樵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了李旭洲先生的故事。
    “我和张鸿迳先生是邻居,他住复兴庄前街,我住在中街,相隔约五、六十米。他经常带我到山西宋氏形意拳传人李旭洲家(住复兴庄东头)去玩,因李和我是同乡,不把我当外人。我亲自看到张鸿逵先生是李旭洲家的座上客,每次去他家,都是好烟好茶好招待。他们在一起的话题都是谈拳论技,并常在院内和屋子里过招试手。多数情况下,李旭洲处于下风,但李的弟子在场时,他二人只说不动,以维护李旭洲先生的为师尊严(李以教拳为生)。这是张鸿逵先生武德高尚的表现。1948年天津解放前夕,鸿逵师兄非常兴奋地对我说,他的老师张振之先生从沈阳又回到天津来了。不久带我去河东大王庄吴子云开设的火柴厂去拜见张振之先生,在见面前嘱我见了他的老师就跪地叩头认师。后来见面,我照他说的做了,也是我与犹龙派太极门和张振之先生有缘,第一次见面就答应收我为徒了。随着张振之老师的到来,张鸿逵师兄形影不离地追随在老师身边,更加用心的学练犹龙派太极功法。时间不长,张鸿逵师兄功夫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他与李旭洲的往来一如既往,常常把心得功法说与李旭洲听,并在李的身上加以验证。而李挨打也学功夫,获益匪浅。李旭洲在天津也是形意拳名拳师,所以武林界常有来访他较技的人,往往此时他就招呼张师兄到他家介绍给来人先行山张鸿逵与来人试手,洪逵师兄听说与人较技,比小孩子过新年还高兴,凡来者不拒,所以久而久之也抬高了李旭洲的知名度,真是既学功夫又出名,无形中好事尽落在了李的身上。在这种交往过程中,张鸿逵先尘并未意识到山此将会发生意料不到的严重后果。
    “李旭洲先生确实很羡慕犹龙派太极拳,他又不便向张振之老师求教,而是从张鸿逵先生那里暗学到不少零散而不完整的功法招式。他把学到的教给他的徒弟,其大弟子外号叫“孟大胡子”的学走犹龙派太极功“猫行步”惟妙惟肖,常在马路或公园里招摇过市,而且还公开地在大庭广众面前打起了所谓的龙形太极拳,当别人问起孟是向谁学的太极拳时,孟则答是他李师父与张振之先生换了拳艺。孟大胡子公开演练龙形太极拳和换艺之说,1957年左右就被张振之老师察觉,他看在眼里,听在耳中,再仔细一了解,发现是自己的得意弟子张鸿逵背着他与李旭洲交往中将本门犹龙派太极拳和李旭洲的形意拳掺和在一起,这种违反本门戒规的行为,大大地激怒了张振之老师。张老师多次找李旭洲想问个究竟,李远远避开不敢见面。张老师随即迁怒于张鸿逵师兄,责问他不该将本门拳法与李的形意拳掺和在一起,将秘而不传的功法泄露给李旭洲,还引起降低张老师身份的谣传。张鸿逵至此才‘意识到自己与李旭洲交往是犯了很大的错误,但是后悔已来不及挽回这个过失。虽然一再向自己的老师表示认错,但张老师坚决拒绝接受,并当面宣称不再授艺于他,断绝了师徒往来。张鸿逵在本派师兄弟中为人坦诚、仁义、厚道、热心,他尊师重道,从不藏奸耍滑,大家都愿意亲近他。而且他所犯的错误并非有意的,自他与张老师发生这件不愉快的事情后,以周文清为首的众师兄弟们到张老师面前跪地为张鸿逵求情,无奈张老师态度坚决,拒不收回成命。此后,张鸿逵先生即不再同老师往来。”
    这段故事鹰熊摘自网上,也没有求证过,但我觉得有一定的可信度。当然,犹龙太极门内的冲突,真的是有些遗憾。为什么说可信呢,因为卢老讲过,李旭洲先生收卢老为徒后,也和卢老学习萧氏八卦,而且也不限制卢老和其他门派武林人士交往,而且弟子在看到其他门派的好功夫不明白的时候,他还一起琢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谁架得住他们师徒这种学习态度?李旭洲先生连徒弟的功夫都学,你说是不是孔子讲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先讲到这,下篇讲杨月波先生的学习故事。

10
发表于 2009-10-16 18:00:50 | 只看该作者

武道养生,文道修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